运营一个公众号,就像呵护一个慢慢成长的孩子。可要是这孩子不小心 “闯了祸” 被平台封了,之前所有的心血 —— 积累的粉丝、打造的品牌影响力、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用户信任,可能一夜之间就化为乌有。所以,培养团队的公众号防封意识,让每个人都成为安全防线的一环,真的太重要了。
📌 认清公众号被封的惨痛代价,敲响防封警钟
不少人觉得公众号被封是小概率事件,抱着侥幸心理做事,这可不行。你去看看那些被封的公众号案例,就知道后果有多严重。有个本地生活类的公众号,因为发布了未经证实的商家负面信息,还带有侮辱性词汇,被商家举报后直接永久封禁。他们团队花了三年时间,积累了五万多本地粉丝,本来正打算通过广告变现,这一下全泡汤了,团队几个人的收入来源都断了。
还有些公众号是因为多次轻微违规,没当回事,最后被累计处罚封禁的。比如有个情感类公众号,偶尔会发一些擦边球的标题吸引点击,一开始只是被警告,后来平台加大监管力度,直接封了半个月。等解封的时候,粉丝已经流失了近三成,之前好不容易做起来的阅读量也再也回不去了。
公众号被封带来的不仅是短期损失,更可能影响长期发展。品牌形象受损后,用户很难再信任你;重新申请公众号从零开始,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新号的权重、流量扶持都比不上老号。所以,团队里每个人都得清楚,防封不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和整个团队的利益息息相关。
🔍 明确团队各成员的防封责任,让每个人都有使命感
要建立全员参与的安全防线,就得让团队里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防封这件事上该做什么。不能觉得只有内容编辑才需要注意,其实从选题、写作、审核到运营推广,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
内容编辑是第一道关,对内容的合规性负主要责任。写文章的时候,得时刻绷紧一根弦,哪些话题碰不得,哪些词汇有风险,心里得有本账。比如涉及国家政策、领导人的内容,必须准确无误,引用官方发布的信息;写社会热点事件,要保持客观中立,不能添油加醋、传播谣言。
运营人员也不能掉以轻心。做活动推广的时候,像抽奖、裂变这些玩法,必须符合平台规则。之前有个公众号搞裂变活动,要求用户分享到朋友圈才能参与,还承诺高额奖品,结果被判定为恶意营销,直接限制了部分功能,活动也被迫中止。所以运营人员在策划活动前,一定要仔细研究平台的最新规则,别踩红线。
排版人员同样有责任。排版时用的图片、字体都可能出问题。比如用了有版权纠纷的图片,被版权方投诉,公众号可能会被处罚;用了不符合规范的特殊字体,也可能被平台判定为违规。所以排版人员得确认所有素材都是合规可用的。
📚 开展系统的防封培训,提升全员专业素养
只知道责任还不够,得让团队成员具备识别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这就需要开展系统的防封培训。培训不能搞形式主义,得有实实在在的内容,让大家真能学到东西。
培训内容首先得包括平台规则解读。微信公众号的规则一直在更新,得把最新的《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拉出来,一条一条给大家讲清楚。比如哪些内容属于 “时政有害信息”,哪些营销行为是被禁止的,违规后会受到什么处罚,这些都得让每个人烂熟于心。可以把规则里的重点内容整理成手册,发给团队成员随时翻看。
然后是大量的违规案例分析。光看规则可能有点抽象,结合案例来讲就好理解多了。找一些和自己公众号类型相似的被封案例,分析它们到底错在哪,是内容违规还是操作违规,从中总结出教训。比如有个职场类公众号,因为发布了一篇煽动职场对立的文章,被用户举报后封禁,这个案例就能提醒我们在写职场内容时要注意导向。
还可以搞一些模拟演练。比如给出一些有风险的选题或内容片段,让团队成员判断是否违规,该怎么修改。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大家更敏锐地发现问题。培训完了还要有考核,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没通过的得重新学,直到掌握为止。
📝 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流程,从源头把控安全
就算每个人都有防封意识,也难免会有疏忽的时候,所以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流程很有必要,相当于多了几道保险。
内容发布前,至少要经过三道审核。第一道是作者自审,写完后自己通读几遍,对照平台规则检查有没有问题,自己能发现的问题先改过来。第二道是同组互审,让组里其他成员帮忙看,毕竟自己写的东西可能有盲区,别人更容易发现问题。第三道是专人审核,团队里可以指定一个对平台规则特别熟悉、责任心强的人来做专职审核员,对内容进行全面把关。
审核的时候有几个重点得盯住。标题和封面图是重灾区,很多公众号为了博眼球,用夸张、低俗的标题,或者用容易引起误解的封面图,很容易违规。审核时要看看标题有没有夸大其词,有没有使用 “最”“绝对” 等极限词,封面图有没有低俗、血腥的元素。
正文内容审核更要细致。检查有没有政治敏感内容,有没有虚假信息,有没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表述。涉及数据、案例的,要确认来源可靠,能找到依据。如果引用了别人的文章,要注明出处,不能侵权。审核员发现问题后,要及时和作者沟通修改,修改后再重新审核,直到完全没问题才能通过。
🔄 做好日常监督与反馈,及时修正问题
防封意识的培养不是一劳永逸的,得在日常运营中不断强化,做好监督和反馈。
可以安排专人每天检查公众号的运营数据和后台消息,看看有没有收到用户举报、平台警告。一旦收到警告,要马上分析原因,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及时整改。比如收到 “内容含有不实信息” 的警告,就得赶紧把相关文章删了,重新核实信息后再发布正确的内容。
定期开防封复盘会也很重要。每周或每月总结一次公众号的运营情况,看看有没有出现违规苗头,团队成员在防封方面做得怎么样,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比如发现最近有几篇文章的标题有点擦边球,就要提醒编辑注意标题规范。
还要建立一个问题反馈渠道,让团队成员在运营过程中遇到不确定的问题时,能及时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比如编辑不确定某个话题能不能写,就可以在团队群里提问,大家一起分析风险,避免因为个人判断失误导致违规。
培养团队的公众号防封意识,建立全员参与的安全防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每个人都上心。只有把防封意识刻在骨子里,落实到每一个操作环节中,才能让公众号走得更稳、更远。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