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做公众号的朋友都在愁,自己的文章在 “看一看” 里总是没什么水花。其实啊,想让这里的流量涨起来,真不是靠瞎猜或者碰运气,得有一套正经的数据分析和优化流程。这就跟咱们做产品运营一样,没有数据支撑的优化,都是白忙活。今天就跟大伙儿好好聊聊,怎么通过数据分析找到问题,再一步步优化,让 “看一看” 的流量往上冲。
📊 先搞懂 “看一看” 流量的核心数据分析维度
要做分析,先得知道看什么数据。“看一看” 里的数据不少,但真正有用的就那么几个核心维度,得拎清楚。
曝光量是第一个要盯的。它指的是你的文章在 “看一看” 里被用户看到的次数。这个数要是上不去,后面啥都白搭。比如同样是情感类文章,别人的曝光量能到几万,你的才几千,那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可能是文章的标签打得不对,也可能是内容跟 “看一看” 的用户兴趣匹配度太低。
然后是点击量。曝光了没人点,说明标题和封面没吸引力。有次我朋友的文章,曝光量还行,但点击量惨不忍睹,后来发现是封面太模糊,标题也没啥亮点,改了之后点击量立马上去了。点击量和曝光量的比值,也就是点击率,这个数据很关键,能直接反映标题和封面的 “战斗力”。
还有分享量和在看数。这俩数据跟内容质量、用户共鸣度关系很大。用户觉得文章好,才会愿意分享到 “看一看”,或者点个 “在看”。要是这两个数据低,就得反思内容是不是没戳中用户的痛点,或者有没有引导用户互动的环节。
停留时长也不能忽略。用户点进来了,看了两秒就走,说明内容开头没抓住人,或者内容太水。有次我分析一篇文章,点击率不错,但停留时长特别短,后来发现开头太啰嗦,把重点都藏在后面了,改了开头之后,停留时长明显变长。
🔍 这些地方能拿到 “看一看” 的关键数据
知道要看什么数据了,那从哪儿拿呢?别愁,渠道还是有的。
微信公众平台后台肯定是主力。在 “图文分析” 里,能看到每篇文章的 “看一看” 来源的阅读量、在看数、分享数这些基础数据。不过这里的数据比较基础,想挖得深一点,还得结合别的工具。
第三方数据分析工具也很有用,比如新榜、微小宝这些。它们能把 “看一看” 的数据和其他来源的数据做对比,还能分析文章的关键词热度、用户画像这些。有次我用新榜分析竞争对手的文章,发现他们在 “看一看” 表现好的文章,都包含某个热门关键词,后来我们也调整了内容方向,效果还不错。
还有就是用户反馈。在文章的评论区,用户会说自己是从 “看一看” 过来的,还会提一些对文章的看法。这些都是很宝贵的信息,能帮你知道用户在 “看一看” 里更关注什么。我之前有篇文章,评论里好多人说标题误导了他们,后来就特意优化了标题的准确性,在 “看一看” 的点击率也提高了。
另外,多观察 “看一看” 的推荐页面。看看那些排在前面的文章,标题、封面、内容是什么样的,分析它们的共同点。这虽然不是直接的数据,但能帮你把握 “看一看” 的推荐偏好,相当于一种 “间接数据”。
✍️ 标题这么优化,“看一看” 点击量能翻倍
标题是文章的脸面,在 “看一看” 里,用户刷得很快,标题没吸引力,直接就划过去了。
标题里得有关键词。“看一看” 的推荐机制会根据关键词匹配用户兴趣。比如你写职场类文章,标题里有 “职场沟通”“升职加薪” 这些关键词,就更容易被推荐给关注职场的用户。但别堆砌关键词,自然一点才好。
可以试试用疑问句或者悬念。比如 “每天加班的人,真的能升职吗?”“这个省钱技巧,90% 的人都不知道”,这样的标题能勾起用户的好奇心,忍不住点进去看看。我之前有篇文章,标题是 “做好这 3 点,公众号粉丝涨不停”,在 “看一看” 的点击量一般,后来改成 “公众号粉丝总涨不上去?做好这 3 点就够了”,点击量立马涨了不少。
标题要和内容匹配。别为了吸引点击搞标题党,用户点进来发现内容不符,会立马退出,还会影响后续的推荐。有次我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 “月入过万的秘密”,点进去全是广告,评论里骂声一片,估计在 “看一看” 里也不会有好的推荐。
还可以结合热点。热点事件大家都关注,标题里带上热点词,更容易被 “看一看” 推荐。但得注意,热点和文章内容得有关系,不能硬蹭。比如前段时间 “淄博烧烤” 火的时候,有个美食公众号写了篇 “淄博烧烤背后的经营之道,值得餐饮人学”,在 “看一看” 里就很受欢迎。
🖼️ 封面优化没那么难,这几点做好就行
封面和标题是黄金搭档,光标题好不行,封面也得给力。
封面要清晰、亮眼。“看一看” 里文章列表排得比较密,模糊的封面根本看不清,用户肯定不会点。建议用高清图片,色彩对比鲜明一点。比如科技类文章,用蓝色、黑色为主的封面,显得专业;情感类文章,用暖色调的封面,更容易引起共鸣。
封面内容要和文章主题相关。用户看封面就知道文章大概讲什么,才会有点击的欲望。写旅行攻略的文章,封面放一张漂亮的风景照;写美食教程的,封面放做好的美食图片,这样就很直观。
可以在封面上加简单的文字,但别太多,一两句话点明重点就行。比如封面是一张健身的图片,上面加 “30 天瘦 10 斤”,用户一眼就知道这是讲健身减肥的。不过文字要清晰,字体别太小,不然看不清。
封面尺寸要合适。公众号封面有首图和次图,首图建议用 900×500 像素的,在 “看一看” 里显示效果最好。尺寸不对的话,可能会被压缩变形,影响观感。
📝 内容才是根本,这样优化能让用户主动分享
标题和封面是敲门砖,内容才是留住用户、让他们愿意分享的关键。
开头就得抓住人。在 “看一看” 里,用户没耐心慢慢看,开头要是没意思,直接就退出去了。可以用一个小故事、一个问题或者一个惊人的数据开头。比如写理财文章,开头可以说 “小王每个月工资 5000,一年攒下了 3 万,他是怎么做到的?”,一下子就能吸引想理财的用户。
内容要有价值。用户看文章是想获得信息、解决问题或者得到情感安慰。所以文章里得有干货,比如实用的技巧、独到的见解。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 “怎么快速写好公众号文章” 的文章,里面列了 5 个具体的方法,还附了例子,在 “看一看” 里分享量特别高。
结构要清晰。多用小标题、 bullet 点,让用户能快速抓住重点。长篇大论没人看,把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讲一个要点,用户看起来轻松,也容易记住。
多和用户互动。在文章里可以提一些问题,引导用户在评论区留言,或者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用户互动多了,“看一看” 可能会认为这篇文章受欢迎,给更多的曝光。比如写育儿文章,可以问 “你家孩子有这种情况吗?来评论区聊聊”。
⏰ 选对发布时间,“看一看” 曝光翻一番
同样的文章,发布时间不对,在 “看一看” 的效果可能差很多。
得摸清目标用户的活跃时间。如果你的公众号目标用户是上班族,那早上 7 - 9 点(通勤时间)、中午 12 - 13 点(午休时间)、晚上 20 - 22 点(下班后)这几个时间段,他们可能会刷 “看一看”。学生党的话,可能周末和晚上活跃的时间更多。
可以多测试不同的发布时间。比如这周在早上 8 点发,下周在中午 12 点发,记录文章在 “看一看” 的表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时间。我有个朋友做母婴公众号,一开始在早上发,“看一看” 流量一般,后来改成晚上 8 点发,正好是宝妈们哄完孩子有空的时候,流量涨了不少。
还要避开高峰期的激烈竞争。比如大家都爱在晚上 8 点发,你可以稍微提前一点,7 点半发,或者推迟一点,9 点发,可能能获得更多的推荐机会。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还是得结合自己的用户情况。
另外,节假日要调整发布时间。比如周末,用户可能起得晚,早上的活跃时间会推迟;节假日期间,整体活跃时间可能会更分散,得多观察数据变化。
按照这套流程来,先分析数据找到问题,再针对性地优化标题、封面、内容和发布时间,公众号在 “看一看” 的流量肯定能慢慢涨起来。别着急,一步一步来,数据不会骗人,优化的效果总会显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