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金融公众号的朋友,是不是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辛辛苦苦写的分析文章,阅读量寥寥无几;好不容易有人留言,问的都是 “你这信息靠谱吗”;想推个理财产品,响应者更是少得可怜。其实啊,这背后多半是账号公信力没做起来。在金融领域,大家对 “信任” 这两个字看得比什么都重。没有公信力,品牌化运营就是空谈。今天就来聊聊,怎么一步步把金融公众号的公信力提上去。
📊 内容:公信力的基石,容不得半点马虎
内容是公众号的灵魂,尤其是金融领域,差一个数字、错一个政策解读,都可能让用户对你彻底失去信任。
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是第一位的。写文章前,所有的数据、案例、政策条文,都得追根溯源。比如引用 GDP 数据,最好直接用国家统计局的官网信息;讲金融政策,就得去央行、银保监会的网站找原文。别图省事用二手信息,万一源头错了,你跟着错,公信力瞬间崩塌。之前有个理财公众号,转发一篇关于银行存款利率调整的文章,没核对原文,把 “年化利率” 写成 “月利率”,结果被用户发现,评论区炸了锅,后来花了好几个月才慢慢挽回影响。
内容还得有深度,不能只做信息的搬运工。用户关注金融公众号,是想获得有价值的分析和判断。比如股市波动,光说 “今天大盘跌了” 没用,得分析跌的原因,是政策影响、资金流动还是行业变动?对普通投资者有什么启示?能不能给出一些合理的应对建议?当然,这建议不能是绝对的 “买” 或 “卖”,而是提供分析框架。比如 “从目前的情况看,保守型投资者可以考虑…… 激进型投资者可以关注……” 这样既体现专业性,又不会因为预测失误砸了招牌。
客观性也很重要。金融市场本身就复杂,多空观点都存在。写文章时别带太多个人情绪,更不能为了迎合某类用户故意偏袒一方。有个基金评测公众号就做得不错,分析一只基金时,既说它的优势,比如过往业绩稳定、基金经理经验丰富;也说它的风险,比如持仓过于集中在某个行业。用户觉得它客观中立,慢慢就成了忠实粉丝。
🔍 账号认证:给用户一个 “看得见” 的信任信号
你有没有发现,同样是金融公众号,带 “蓝 V” 认证的就是比没认证的让人觉得靠谱?这就是认证的作用 —— 给用户一个直观的信任背书。
微信公众号的认证得做全。企业类的金融公众号,赶紧把微信认证办了,把营业执照、相关金融资质证明都上传上去。比如你是做小额贷款的,就得有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许可证;做基金销售的,基金销售业务资格证书不能少。这些信息在公众号简介里亮出来,用户一看就知道 “这家是正规军”。个人号虽然不能办企业认证,但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增强可信度,比如在简介里说明自己的金融从业经历,有 CFA、FRM 这些证书的,一定要写上。
除了微信官方认证,行业资质认证也不能忽略。加入一些正规的金融行业协会,比如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为会员后可以在公众号上展示会员标识。这些协会本身就有一定的权威性,能给你的公众号加分不少。还有一些第三方评级机构,他们会对金融类公众号进行评级,要是能拿到个 A 级、AA 级,那公信力又上一个台阶。
👨💼 专家背书:借专业力量为账号 “撑腰”
自己说自己专业,用户可能不信。但要是有行业大咖为你站台,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可以邀请金融领域的专家来写专栏。比如找银行的理财师、证券公司的分析师、高校的金融教授,让他们定期供稿。这些专家本身就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力,他们的文章能给公众号带来 “专业光环”。记得在文章开头或结尾,简要介绍专家的背景,比如 “某某银行资深理财师,拥有 10 年从业经验”,这样更有说服力。
还可以搞专家直播或问答活动。定期邀请专家在公众号上做直播,讲解当前的金融热点,解答用户的疑问。直播的时候,让专家多分享一些实战经验和独到见解,用户能直观感受到专家的专业度,进而对公众号产生信任。有个保险公众号,每个月请一位保险行业的精算师做直播,教用户怎么选保险,慢慢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粉丝,账号的公信力也越来越高。
🤝 用户互动:用真诚换信任
别把公众号当成一个单向输出信息的平台,要多和用户互动,让用户感受到你的真诚。
及时回复用户的留言和咨询很关键。用户在后台留言,不管是问问题还是提建议,都要尽快回复。就算是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也不能回避,得耐心解释。比如有用户问 “你推荐的这个基金最近跌了很多,是不是有问题”,你不能说 “不知道”,可以解释一下市场整体环境,分析基金的长期表现,给用户一些合理的建议。用户觉得你重视他,自然会对你多一份信任。
可以搞一些用户调研活动。定期在公众号上发一些调研问卷,问问用户对公众号的内容、服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根据用户的反馈,调整公众号的内容和运营策略。比如用户普遍反映希望多一些关于家庭理财的内容,那就可以多写一些这方面的文章。让用户觉得你是在为他们着想,账号的公信力也会随之提升。
📜 合规经营:守住底线才能走得远
金融领域监管严格,公众号运营必须守规矩,一旦触碰红线,之前积累的公信力就会毁于一旦。
不发布虚假信息和误导性内容是底线。不能为了吸引眼球,编造虚假的金融新闻,或者夸大理财产品的收益。比如不能说 “买了这个基金,一年稳赚 50%”,这种话一看就不靠谱,还可能违反相关规定。要客观介绍产品的收益和风险,让用户自己做判断。
遵守金融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比如不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不能违规推荐理财产品,不能发布未经批准的金融广告等。在发布涉及金融产品的内容时,要仔细核对相关规定,确保合规。如果不确定某些内容是否合规,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或相关监管部门。
提升金融领域公众号的公信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从内容、认证、专家背书、用户互动、合规经营等多个方面慢慢积累。但只要坚持做下去,账号的公信力一定会越来越高,品牌化运营也会水到渠成。记住,在金融领域,信任比什么都值钱。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