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总问,普通人写公众号月入过万到底难不难?说实话,难,但也没难到遥不可及。身边就有几个朋友,从零开始做号,用了一年左右时间稳定在月入一万五以上。他们都不是什么写作天才,也没有特殊资源,靠的就是把三个运营核心能力练到了位。
📝 内容创作能力:不是比文笔,是比 “用户视角”
很多人刚开始写公众号,总觉得自己文笔不行,写出来的东西没人看。其实文笔从来不是核心门槛,真正重要的是能不能用用户的视角想问题。
我认识一个做职场号的姑娘,学历普通,以前是做行政的。她写的文章没什么华丽辞藻,全是自己在职场踩过的坑,比如 “被领导当众批评后怎么圆场”“同事抢功劳该怎么应对”。这些内容看起来琐碎,却精准戳中了刚入职场的年轻人的痛点。她的秘诀就是每天翻几百条职场相关的知乎问答、小红书评论,把大家反复提到的困惑记下来,再用自己的经历拆解成解决方案。
内容要有 “钩子”,这个钩子不是标题党那么简单。比如情感号,光写 “男朋友出轨了怎么办” 不够,得写成 “发现男朋友手机里的暧昧信息后,我用这三步让他主动坦白”。前者是情绪宣泄,后者是解决方案。用户打开公众号,不是来听你讲故事的,是来解决自己的问题的 —— 要么获得情绪安慰,要么学到具体方法,要么满足好奇心。
还有个误区是内容贪多求全。有个做美食号的小伙,一开始今天写川菜,明天写烘焙,后天又讲餐厅测评,粉丝一直涨不起来。后来他专注做 “上班族快手晚餐”,每天教一道 30 分钟能做好的菜,配上采购清单和步骤视频,三个月粉丝就破万了。垂直领域的内容更容易建立信任,也更容易被精准搜索到。
📈 用户增长能力:别只盯着粉丝数,要看 “有效流量”
月入过万的公众号,粉丝数不一定都十万加。我见过一个本地生活号,粉丝才两万多,但每个月广告收入稳定在一万二。关键在于他的粉丝都是本地精准用户,活跃度极高。
怎么获取有效流量?最简单的办法是 “内容分发”。写完一篇文章,别只发在公众号里,同步到小红书、知乎、豆瓣这些平台。但不是直接复制粘贴,得根据不同平台的规则改改格式。比如小红书标题要加很多表情符号,知乎要多放问题引导讨论。
社群运营也很重要。有个母婴号主,每篇文章末尾都会引导读者进群,“加群领取 0-3 岁宝宝辅食食谱”。群里每天分享育儿知识,偶尔搞点秒杀活动,粉丝粘性特别高。这些群成员不仅是读者,还是免费的宣传员,会主动把文章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
互推也是个好办法,但别乱推。找粉丝画像相似、粉丝量差不多的号交换推荐,效果比找大 V 强多了。有个职场号主,每个月和 5 个同量级的号互推,每次互推都能带来 200-300 个新关注,一年下来光靠互推就涨了一万多粉。
💰 商业变现能力:先有价值,再谈赚钱
公众号变现的方式有很多,广告、带货、知识付费…… 但不管哪种,前提是你能给用户提供价值。有个美妆号,一开始总接一些不知名的小牌子广告,粉丝反感,阅读量掉得厉害。后来她专注做产品测评,推荐真正好用的东西,哪怕广告少了,反而有粉丝主动问能不能开个小店,她才慢慢做起了美妆带货,现在每个月带货佣金都能有两万多。
广告变现要注意匹配度。时尚号接护肤品广告很正常,但接农机产品广告就很奇怪。而且别为了赚钱什么广告都接,有些虚假广告不仅会伤害粉丝,还可能违反平台规则。有个情感号主就因为接了一个诈骗理财的广告,被粉丝举报,公众号直接被封了,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了。
知识付费是个长期变现的好路子。如果你的公众号在某个领域有足够的专业度,就可以开发课程、搞社群付费。有个理财号,从免费分享理财基础知识开始,积累了一批忠实粉丝,然后推出了 “小白理财训练营”,定价 99 元,第一期就招了 500 多人,光这一项收入就快五万了。
带货的话,选品很关键。别只看佣金高低,要看产品质量。有个家居号主,带过一款看起来很便宜的收纳盒,结果很多粉丝反映质量差,退货率特别高,不仅没赚到钱,还掉了不少粉。后来她选品前都会自己先买回来试用,确认没问题了才推荐,慢慢又把粉丝信任赢了回来。
其实普通人写公众号月入过万,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难的是一开始没方向,瞎写乱做,走了很多弯路;不难的是只要把内容、流量、变现这三个核心能力练扎实了,坚持下去,赚钱是水到渠成的事。
别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刚开始可能每个月就几百块收入,但只要找对方法,持续优化,半年到一年时间,月入过万真的有可能实现。关键是别放弃,很多人都是在快要看到希望的时候,因为一时的困难就停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