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育儿赛道的法律风险:版权、肖像权与广告法
公众号做育儿内容,法律风险得重视。版权、肖像权、广告法这几个方面,稍有不慎就可能踩坑。下面咱就一个一个来说。
🔍 版权风险:原创内容的 “护城河”
咱先说说版权这事儿。公众号发的文章、用的图片、视频,都可能涉及版权问题。像之前有个公众号,发了篇《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结果被另一个公众号原封不动搬运了,最后法院判搬运的公众号赔偿 2800 元。这说明,就算没申请原创认证,原创内容也受法律保护。
还有啊,洗稿也不行。之前有个小红书账号,把公众号的 37 篇原创文章一字不差搬过去,还说 “文章没独创性”“没盈利”,结果法院还是判赔 7000 元。所以,别想着改改句子结构、换换词就不算侵权,这在法律上还是算抄袭。
那怎么避免版权侵权呢?一是尽量用原创内容,自己写文章、拍视频。二是用别人的内容得先授权,比如转载文章要联系作者,用图片、视频要找正版图库。像光厂、PAKUTASO 这些正版图片库,就挺靠谱,里面的素材都有授权,还能通过 AI 检测风险。三是用改编、翻译的内容,得先取得原作者的授权,不然也可能侵权。
📸 肖像权风险:孩子照片不是想发就能发
再来说说肖像权。公众号经常会发孩子的照片,比如家长分享育儿经验、幼儿园活动照片。但这里面风险可不小。之前有个商家,给顾客安装智能门锁时拍了视频,没经过顾客同意就发抖音宣传,结果被判赔礼道歉还赔偿 1500 元。还有个照相馆,用顾客的证件照发抖音,也被判侵权,赔了 2000 元。
这说明,不管是商业用途还是非商业用途,用别人的肖像都得先同意。特别是孩子,家长分享孩子照片时,要是公众号有商业目的,比如接广告、推广产品,就得取得孩子监护人的书面授权。像五显镇中心幼儿园,就和家长签了《幼儿肖像权使用协议》,明确规定了肖像使用范围,这就挺规范。
那怎么处理用户投稿的照片呢?比如家长给公众号投稿孩子的照片,得让家长写个授权书,说明同意公众号使用照片,并且允许用于商业用途。要是照片里有其他孩子,还得取得其他孩子监护人的授权。另外,发照片前,最好把孩子的面部特征、个人信息模糊处理一下,减少侵权风险。
📢 广告法风险:育儿产品宣传的 “雷区”
最后说说广告法。公众号接育儿产品广告,要是宣传不当,很容易违规。之前有个叶黄素产品,宣传 “可防治近视”,结果被新京报曝光,因为叶黄素根本没这功效,这就属于虚假宣传。还有个婴幼儿配方乳粉,宣传 “提高免疫力”“全面助力宝宝脑部发育”,也被判违规,罚款 5 万元。
那育儿产品广告有哪些雷区呢?一是不能宣传疾病治疗功能,比如 “治疗湿疹”“预防近视” 这些都不行。二是不能使用绝对化用语,像 “最佳”“第一”“唯一” 这些词。三是不能利用医生、专家形象做推荐,除非有授权。四是儿童化妆品不能宣传 “食品级”“可食用”,也不能暗示适合全人群。
那怎么写合规的广告文案呢?一是突出产品的真实功效,比如奶粉可以说 “添加了 DHA,有助于宝宝脑部发育”,但不能说 “让宝宝更聪明”。二是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比如 “经过临床验证,90% 的宝宝喝了这款奶粉消化更好”。三是避免使用夸大、误导性的词汇,像 “神奇”“立刻见效” 这些词就别用。
💡 总结:合规运营才能走得长远
公众号做育儿内容,法律风险得时刻注意。版权方面,坚持原创、合法转载;肖像权方面,取得授权、保护隐私;广告法方面,真实宣传、避免违规。只有把这些法律风险都规避了,公众号才能长期稳定地发展。
最后再提醒一句,要是对法律问题拿不准,最好咨询专业律师,别自己瞎琢磨。毕竟,法律这事儿,一不小心就可能栽跟头。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