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同质化:你写的食谱,别人早就发烂了打开很多新手的美食公众号,翻来覆去都是那几道家常菜 —— 番茄炒蛋的 10 种做法、红烧肉怎么炖不柴、凉拌黄瓜的秘诀…… 这些内容在小红书、抖音、其他公众号里一搜一大把,读者凭什么要关注你?
问题出在起步阶段的「偷懒心态」。不少人觉得刚做号,先模仿大 V 准没错,于是把别人的食谱换几个形容词就发出来。但用户刷到类似内容的概率太高了,刷到第三次就会划走,更别说点关注。
解决这事儿得抓「差异化」。不是说不能做家常菜,而是要给家常菜加「料」。比如你在四川,就写「四川人家里的番茄炒蛋要放花椒」;你是上班族,就做「30 分钟快手版红烧肉」;你擅长摆盘,就拍「颜值高到舍不得吃的凉拌黄瓜」。把自己的生活场景、地域特色、个人技能揉进去,内容就有了别人抄不走的标签。
还有个小技巧,多逛菜市场。当季新上市的野菜、本地特有的酱料、摊主透露的挑选秘诀,这些都是现成的独家素材。读者看惯了千篇一律的食谱,反而会被这种带着烟火气的「新鲜事」吸引。
📸
图片拍得像灾难现场:食欲全靠想象见过最离谱的美食图,一盘油焖大虾拍成黑乎乎的一坨,配文写「色泽红亮」;蒸螃蟹的照片里,蟹腿歪歪扭扭躺在掉了漆的盘子里,还带着水珠反光。这种图别说让人有食欲,能看下去就不错了。
新手总觉得「内容为王,图片随便拍拍就行」,但美食号的核心是「馋人」,图片是第一关。手机拍照其实够用,关键是没掌握几个基础技巧。
光线别用顶光,中午在厨房拍最容易踩雷,阴影重得像打了马赛克。试试靠近窗户的自然光,把菜放在窗台上,人站在侧面拍,光线柔和还不刺眼。盘子别用花里胡哨的,白瓷盘、木质托盘最百搭,实在没有,干净的餐纸铺在桌上当背景也比杂乱的桌面强。
拍的时候多换角度。拍汤面就俯拍,展示面条的纹理和汤汁的油花;拍汉堡就侧拍,让肉饼、生菜、酱料的层次感露出来;拍小蛋糕可以拿在手里,从 45 度角拍,显得更有生活感。拍完用手机自带的编辑功能调调亮度和对比度,不用追求滤镜,真实的食物颜色最能打动人。
💬
互动像单机游戏:发完内容就等掉粉有个新手跟我吐槽,说自己每周发 3 篇原创,内容质量不差,可粉丝就是不留言,更别说转发。点开他的公众号看,每篇文末都是「喜欢就点赞关注哦」,评论区偶尔有粉丝提问,他隔两三天才回复一句。
美食公众号的粉丝很特殊,他们不仅想获取菜谱,还想交流经验、分享成果。你不搭理他们,就像开餐馆不给客人倒水,谁还愿意来第二次?
每天花 10 分钟看评论区和私信不算多。有人问「没有烤箱能不能做这个蛋糕」,你就告诉他「用蒸锅也可以,时间调整到 30 分钟」;有人晒出自己做的菜,哪怕卖相一般,也要夸一句「第一次做就能成这样,比我当年强多了」。这些回复不用长篇大论,真诚就够。
还可以主动抛话题。比如发完饺子食谱,在文末加一句「你们家包饺子喜欢放什么馅?我妈总爱加粉丝,说能吸汤汁」,引导粉丝留言。每周挑一天做「粉丝作品展示」,把他们发的照片整理成图文,粉丝会觉得「这个号真的在乎我」,粘性自然就上来了。
📈
推广只盯着互推:粉丝来了也留不住新手涨粉急,最容易迷信「互推」。找 10 个差不多量级的号互相推荐,一次能涨几百粉,看起来很划算。但过几天就会发现,这些粉丝掉得比涨得还快。
问题出在「精准度」。你做家常菜,却和一个主打高端西餐的号互推,他的粉丝点进来一看,全是炒青菜、炖排骨,不符合预期,自然会取关。
换个思路找推广渠道。本地生活类的社群是个宝藏,比如小区业主群、宝妈群,在里面分享一道简单的家常菜食谱,结尾提一句「公众号里还有更多适合家庭的做法」,比硬邦邦的广告效果好得多。
小红书和抖音也能引流,但别直接发公众号链接。在小红书发「3 步做好糖醋排骨」,配图详细点,最后说「完整步骤和调料用量在我同名公众号里,回复『排骨』就能看」。抖音可以拍做菜过程的短视频,字幕里藏一句「想知道秘诀就去公众号找答案」。这些平台的用户本来就对美食感兴趣,引流过来的粉丝会更精准。
另外,别忘了利用身边的资源。让家人朋友转发到朋友圈时,加上一句「我朋友做的这个红烧肉食谱,我试了真的好吃」,熟人背书比任何推广都管用。
💸
变现急着接广告:把粉丝当成提款机一个粉丝不到 500 的号主,半年接了 10 个广告,有卖保健品的,有推旅游套餐的,最近一条居然是借贷平台。粉丝留言问「你怎么什么广告都接」,他还回怼「不接广告怎么赚钱」。结果可想而知,粉丝掉了一半,剩下的也基本不看他的内容了。
美食公众号的变现逻辑是「信任」。粉丝相信你的推荐,才会跟着买食材、买厨具。刚起步就接乱七八糟的广告,等于亲手毁掉这份信任。
前期可以从「带货食材和厨具」开始。比如你常用来做面包的面粉,用着不错,就去找品牌方要个优惠链接,在文末说「我一直用这个牌子的面粉,筋度刚好,现在有专属折扣,需要的可以看看」。推荐自己真正用过的东西,粉丝不会反感,还觉得你在帮他们省钱。
等粉丝过了 1000,可以试试「付费食谱」。把几道有难度的特色菜整理成详细教程,比如「3 种口味的小龙虾秘制酱料配方」,定价 9.9 元,愿意花钱买的都是真爱粉,还能筛选出高质量用户。
接广告也行,但得有底线。只接和美食相关的,比如调味料、厨房小家电,而且要自己先试用。发广告时别说「这个产品超好用」,而是「我试了半个月,这个绞肉机打肉馅确实细腻,就是噪音有点大,介意的慎买」。实话实说反而显得真实,粉丝不会觉得你在忽悠他们。
做美食公众号,慢就是快。避开这些坑,把内容做扎实,和粉丝处成朋友,赚钱只是水到渠成的事。别羡慕别人的十万加,先让自己的每一篇都比上一篇进步一点,时间会给你答案。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