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的都清楚,打开率就像悬在头顶的一把剑。内容写得再精彩,标题不行,读者连点进来的欲望都没有。我之前运营的号,打开率长期在 2% 左右晃悠,数据惨到开会都不敢抬头。后来死磕标题三个月,硬生生把这个数字拉到了 15%。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跟大家说说这里面的门道。
📌 先搞懂:读者为什么会点开你的标题?
很多人写标题就像自说自话,觉得 “我觉得好” 就行。但实际上,读者的注意力就那么几秒钟,标题没戳中他们,手指根本不会动。
你得想明白,用户刷朋友圈或者订阅号列表时,心里在想什么?可能是想找点乐子放松下,可能是想解决当下的某个难题,也可能就是单纯想获取点有用的信息。你的标题必须在这一瞬间告诉他们:“点我,你能得到你想要的”。
我之前踩过一个大坑,写一篇关于公众号排版的文章,标题用了 “公众号排版技巧大全”。结果打开率低得可怜。后来才反应过来,这个标题太泛了,读者根本不知道里面有没有自己需要的内容。改成 “新手必看:3 步搞定公众号排版,比别人快 10 倍” 后,打开率直接翻了一倍。因为它明确告诉了 “新手” 这个群体,能获得 “快 10 倍” 的具体好处。
还有一点很重要,标题要和读者有关系。比如写职场干货,标题里带上 “上班族”“打工人”,比单纯说 “职场技巧” 效果好得多。人都是自私的,只关心和自己相关的东西,这是人性,没办法。
🎯 悬念式标题:勾着读者非要点进来
悬念这东西,用好了就是打开率的助推器。但很多人用不好,要么悬念太假,要么悬念太偏,读者根本不感冒。
我有个屡试不爽的公式:反常现象 + 留白。比如 “他写公众号从不追热点,却做到了日更 10 万 + 阅读”。“不追热点” 和 “10 万 +” 就是反常的,后面没说原因,读者就会忍不住想知道 “为什么”。
但要注意,悬念不能是瞎编的。你说 “我靠这招月入 10 万”,结果文章里写的是无关痛痒的小技巧,读者进来发现被骗,不仅会取关,还会觉得你不靠谱。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涨粉的文章,标题是 “我用一个旧手机,一周涨了 5000 粉”。这里的悬念是 “旧手机怎么涨粉”,文章里就详细说了如何利用旧手机做社群运营,读者看完觉得 “哦,原来是这样,真能行”,反而会觉得你实在。
还有一种悬念是 “半遮半掩”。比如 “领导突然让我接手百万粉丝号,我只做了这 3 件事”。不说哪 3 件事,只说 “这 3 件事”,读者就会好奇到底是什么。但这种标题要控制频率,用多了读者会疲劳。
💰 利益点标题:把好处直接砸到读者脸上
读者刷手机的时候,脑子是很懒的。你别指望他们去猜 “这篇文章对我有啥用”,你得直接告诉他们。
利益点要具体,不能含糊。“能赚钱” 就不如 “每天花 1 小时,月赚 2000 块”;“能省钱” 就不如 “买东西前看一眼,一年能省 3000 块”。数字越具体,读者越容易相信,也越容易被打动。
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副业的文章,标题初稿是 “几个不错的副业推荐”,打开率 3% 都不到。后来改成 “下班后做这 3 个副业,每月多赚 5000+,亲测有效”,打开率直接冲到 12%。就因为 “3 个”“5000+”“亲测有效” 这几个词,让读者觉得真实可及。
还要注意,利益点要和内容匹配。你标题说 “教你月入过万”,结果文章里全是心灵鸡汤,那就是耍流氓。我有个朋友就因为这事儿,一周掉了 2000 粉,得不偿失。
另外,可以适当加入 “紧迫感”。比如 “今晚 24 点截止,这个涨粉工具再不领就没了”,但这种标题不能常用,用多了读者会觉得你在制造焦虑,反而反感。
🎭 情绪共鸣标题:让读者觉得 “你懂我”
人都是情绪化的动物。标题能戳中读者的情绪,打开率肯定低不了。
常见的情绪有哪些?焦虑、愤怒、感动、好奇…… 我用得最多的是 “焦虑”,因为做公众号的人,焦虑实在太多了。“写了 3 个月公众号,粉丝还没破百,我快撑不下去了”,这种标题一出来,那些同样在起步阶段挣扎的人,一眼就会被吸引,因为他们觉得 “这不就是在说我吗”。
但要注意,不能贩卖焦虑,而是要给出解决方向。上面那个标题,文章里我就分享了自己刚做号时的低谷,以及如何一步步调整过来的。读者进来不是看你诉苦的,是想找到 “我该怎么办” 的答案。
还有一种是 “认同式” 情绪。比如 “谁说做公众号一定要日更?我一周更 2 篇,打开率照样 10%+”。对于那些做不到日更又很焦虑的人来说,这种标题会让他们觉得 “原来不日更也可以”,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我试过把一篇普通标题的文章,改成情绪共鸣型标题,打开率提升了近 3 倍。那篇文章原本叫 “公众号涨粉难的解决办法”,太干了。改成 “涨粉难到想放弃?我试过 10 种方法,这 3 个真的有用”,一下子就有了温度。
🚫 这些标题陷阱,我踩过你就别再踩了
踩坑不可怕,可怕的是反复踩。我总结了几个自己掉进去过的坑,大家避开能少走很多弯路。
第一个是 “标题党”。不是说不能用技巧,而是不能脱离内容瞎吹。比如 “我靠这个方法,一年赚了 100 万”,点进去发现是让你买他的课程,这种就是纯骗点击。我之前跟风写过一个标题 “震惊!这个公众号一天涨粉 10 万,背后原因竟然是……”,结果文章内容和标题严重不符,打开率是高了,但留言区全是骂声,得不偿失。
第二个是 “太抽象”。“论公众号运营的底层逻辑”,这种标题谁看啊?除非是专门研究这个的,普通人看到就划走了。改成 “做好公众号的 3 个核心,知道一个就能少走半年弯路”,是不是具体多了?
第三个是 “关键词堆砌”。“公众号涨粉技巧引流方法运营策略爆款打造”,这种标题看着就像机器人写的,读者根本记不住,搜索引擎也不喜欢。关键词要自然融入,比如 “想让公众号涨粉快?这 2 个引流方法亲测有效”,既有关键词,又不生硬。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就是 “太长”。标题超过 20 个字,在手机上就会被截断,读者根本看不全。我做过测试,15-18 个字的标题,打开率比 25 个字以上的高出 40%。
📊 标题也需要 “测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别指望一次就能写出完美的标题。我现在每篇文章至少会写 5 个标题,然后用小号测试,选出最好的那个。
怎么测试?可以找 10 个目标读者,让他们看不同的标题,问他们 “哪个你最想点进去”。也可以用同一个内容,不同时间发不同的标题,看数据反馈。
我有次写一篇关于公众号变现的文章,准备了 5 个标题。其中 “公众号变现的 5 种方法” 和 “靠公众号月入过万,我只用了这 2 招”,测试下来后者打开率高出前者近 5 倍。这说明读者更关注 “具体的、能快速见效的” 方法。
还要注意,标题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个内容,不同时间段发,标题可能需要调整。比如节假日前后,大家更关注轻松、娱乐的内容,标题可以活泼点;工作日,大家更想获取干货,标题就要直接点。
另外,多分析同行的高打开率标题。不是让你抄,是看他们用了什么技巧,哪些词能戳中读者。我有个文件夹,专门收集各种高打开率标题,没事就翻一翻,灵感自然就来了。
其实标题优化没有什么捷径,就是多看、多写、多测。从 2% 到 15%,我花了三个月,每天研究标题到半夜。但当看到数据一点点涨起来,那种成就感,只有做过公众号的人才懂。
记住,标题是内容的脸面。脸面好看了,别人才愿意了解你的内在。但也别只顾着脸面,内在的内容才是留住读者的根本。两者结合,打开率才能稳得住、涨得快。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