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东西的人,估计都遇到过这种情况:熬了好几个晚上写出的文章,自己看着挺满意,结果发出去没几个人看。评论区冷冷清清,更别说什么转发收藏了。这就是典型的 “自嗨式” 创作,只顾着自己写得爽,完全没考虑读者到底想看啥。
想摆脱这种困境,其实有个简单直接的办法 ——拆解爆文。那些能火起来的文章,肯定踩中了用户的某个点。把这些点找出来,照着路子走,至少能保证你的内容不会偏离用户需求太远。
📌 先搞懂 “自嗨式” 创作错在哪
很多人写东西,一开始就陷入了自己的小世界。比如做职场号的,天天写 “如何提升格局”“老板最喜欢的员工类型”,却没发现粉丝群体大多是刚入职的新人,他们更关心 “怎么和难缠的同事打交道”“试用期怎么顺利通过”。
这种脱节的根源,就是忽视了用户的真实需求。自嗨型创作者总觉得 “我觉得好的,大家肯定也觉得好”,但事实是,用户打开一篇文章,首先想的是 “这对我有啥用”。没用的内容,哪怕文笔再好,结构再精妙,也很难让人看下去。
还有个误区是过度追求 “独特性”。总想着写点别人没写过的,结果脱离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就像大家都在讨论怎么应对职场内卷,你非要去聊 “古代文人的职场智慧”,不是说不能写,但这种选题很难引起多数人的共鸣,自然成不了爆款。
🔍 爆文里藏着用户需求的密码
为啥爆文能火?核心就是精准戳中了用户的痛点、痒点或者爽点。拆解爆文,其实就是在解码用户到底需要什么。
先看痛点型爆文。比如 “月入 3000 怎么存钱”“租房遇到黑中介怎么办”,这类文章能火,是因为太多人有类似的困扰。拆解的时候,要注意文章解决的具体问题是什么,目标人群是哪些人,他们的困境有多普遍。从这些信息里,就能找到一批类似的选题。
再看痒点型爆文。像 “周末逃离城市的 5 个小众去处”“30 元就能搞定的下午茶搭配”,满足的是用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不会让人觉得遥不可及。拆解这类文章,要关注用户的潜在欲望,那些他们心里想但没说出来的小期待,往往是好选题的来源。
爽点型爆文也很常见。比如 “狠狠打脸那些看不起我的人”“从负债 10 万到买车买房,我做对了这 3 件事”,这类文章能让用户产生情绪共鸣,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拆解时要分析文章传递的情绪是什么,是逆袭的快感,还是被理解的温暖,顺着这些情绪去挖掘选题,更容易打动用户。
📝 拆解爆文的 3 个核心维度
维度一:标题和开头。爆文的标题大多有个共同点,就是能在 3 秒内抓住人的眼球。有的用数字,比如 “5 个技巧,让你快速瘦 10 斤”;有的用疑问,比如 “为什么你那么努力,还是没升职?”;还有的戳中身份,比如 “宝妈们,这个带娃神器一定要入手”。
开头也很关键。要么直接抛出问题,让有类似经历的人产生 “对对对,我也是这样” 的感觉;要么讲个小故事,快速拉近和读者的距离。拆解的时候,把这些标题和开头的套路记下来,下次自己写的时候,就能举一反三。
维度二:内容结构。爆文的结构通常很清晰,让读者能轻松 get 到重点。有的是 “问题 + 原因 + 解决方案”,比如分析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先讲现象,再找原因,最后给方法;有的是 “案例 + 总结”,用几个真实的例子来说明一个道理,更容易让人信服。
观察内容里的论据也很重要。是用了数据、专家观点,还是用户故事?这些论据怎么支撑论点的?搞清楚这些,自己写的时候,就能知道该往选题里填充哪些内容,让文章更有说服力。
维度三:评论区和互动数据。评论区是了解用户真实想法的宝藏地。看看大家在讨论什么,有哪些疑问没被解答,哪些观点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比如一篇讲 “考研要不要报班” 的爆文,评论区很多人在问 “自学怎么制定计划”,这就是个很好的选题方向。
互动数据也能说明问题。点赞高的段落,往往是用户最认可的观点;转发多的文章,大多是能让用户觉得 “有面子” 或者 “对别人有用” 的内容。从这些数据里,能看出用户的偏好,帮你筛选出更有潜力的选题。
✅ 从拆解到选题,还差这一步验证
拆解完爆文,脑子里可能会有一堆选题,但不能直接拿来就用,得验证一下是不是真的符合用户需求。
最简单的方法是小范围测试。比如在自己的粉丝群里发几个选题,看看大家的反应。哪个选题讨论度高,点赞多,说明更受关注。也可以做个简单的投票,让用户自己选想看的内容。
还可以去搜索平台看看热度。在百度、知乎、小红书上搜一下相关的关键词,看看搜索量怎么样,有没有很多人在提问。搜索量高、提问多的选题,说明需求是真实存在的。比如搜 “新手做自媒体怎么开始”,如果有几十万的搜索量,那这个选题就值得写。
另外,要结合自己的定位和优势。就算某个选题很火,但如果和你的账号定位不符,或者你不擅长写,也别硬写。比如你是做美食号的,非要去写职场干货,粉丝可能会不买账。只有和自己定位匹配的选题,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 避开拆解爆文的那些坑
拆解爆文不是抄爆文,这一点一定要记住。如果直接把别人的内容换几个词,或者稍微改改结构,很容易被读者发现,不仅涨不了粉,还会掉好感。要学的是爆文背后的逻辑,而不是表面的内容。
也别只盯着一个平台的爆文。不同平台的用户喜好不一样,比如抖音上的爆文可能更偏向短平快的视频脚本,而公众号的爆文可能更注重深度和逻辑性。多平台拆解,能让你的选题更全面,适应不同的发布渠道。
还有,别被爆款数据绑架。有些爆文可能是因为偶然因素火起来的,比如刚好赶上了某个热点事件,或者被大 V 转发了。这种情况下,盲目跟风写类似的选题,很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要学会区分哪些是可持续的需求,哪些是昙花一现的热点。
拆解爆文找选题,本质上是一种 “换位思考” 的能力。让你从 “我想写什么” 转变为 “用户想看什么”。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难,但多练几次,慢慢就会摸透用户的心思。
记住,好的选题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从用户的需求里挖出来的。多拆解,多验证,少自嗨,你的内容自然会被更多人看到和喜欢。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