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打开 B 站,首页推送的热门视频总能抓住眼球。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动辄几十万、上百万播放量的内容,其实藏着公众号选题的密码?别觉得 B 站和公众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平台,玩不到一块儿去。实际上,
热门内容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 —— 一个靠视频,一个靠文字。今天就手把手教你,怎么把 B 站热门视频拆解开,变成公众号的爆款选题。📊 先搞懂 B 站热门视频的「流量密码」
打开 B 站首页的「热门」榜单,或者看「每周必看」合集,你会发现能火的视频,大多逃不开这几种类型。不是说只有这几种能火,而是这些类型更容易戳中用户的点,值得公众号运营者重点关注。
知识科普类一直是 B 站的强项。不管是讲量子力学的通俗解读,还是分析《甄嬛传》里的职场哲学,只要把复杂的东西讲得简单有趣,就容易出圈。这类视频的核心是「信息差」—— 用户不知道,但想知道。公众号完全可以把这种「信息差」转化成图文内容。比如 B 站上有个讲「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容易焦虑」的科普视频火了,公众号就可以写成「3 个你不知道的焦虑根源,看完少 emo 一半」,换种形式,把干货拆解开讲。
生活方式类视频也很吃香。可能是一个 95 后女生的极简生活 vlog,也可能是打工人的 10 分钟快手早餐教程。这类内容的关键是「代入感」,让用户觉得「这就是我想过的生活」或者「这个我也能做到」。公众号如果做生活类内容,完全可以从这些视频里找灵感。比如看到一个「租房党改造 10 平米小窝」的热门视频,就可以提炼出「月薪 5000,如何用 2000 块把出租屋变成家?」这样的选题,比自己瞎琢磨靠谱多了。
还有一种是「情绪共鸣类」。可能是吐槽职场内卷的,也可能是回忆童年的。B 站用户年轻人多,对情绪价值的需求特别高。这类视频的选题往往很「戳痛点」,比如「为什么我宁愿躺平,也不想努力了?」「小时候最讨厌的事,现在却怀念得要命」。公众号想写情感类内容,完全可以把这些痛点拿过来,用文字再深化一下。文字在表达细腻情绪上,有时候比视频更有优势。
🔍 拆解视频「骨架」,找到选题的「内核」
光看视频内容还不够,得学会拆。就像拆机器一样,把外壳去掉,看里面的零件是怎么组合的。一个热门视频,值得拆的地方有三个:选题角度、用户痛点、表达形式。
先看选题角度。同样一个话题,不同的角度能写出完全不同的内容。比如「减肥」这个话题,B 站上可能有个视频火了,讲的是「我试过 100 种减肥方法,最后发现最简单的才有用」。它的角度不是教你具体怎么减,而是分享踩坑经验。公众号就可以借鉴这个角度,写成「别再跟风减肥了!这 3 个坑我替你踩过了」。换个平台,角度不变,照样能打。
再看用户痛点。视频里反复提到的问题,就是用户最关心的。比如一个讲「应届生找工作」的热门视频,里面反复说「投了 100 份简历没回应」「面试时被问薪资要求很尴尬」。这些就是痛点。公众号就可以围绕这些痛点做选题,比如「应届生投简历总石沉大海?HR 偷偷告诉你 3 个小技巧」「面试被问期望薪资,这么说既不亏也不得罪人」。直接解决用户的问题,内容就有价值。
还要看看视频的表达形式。有的视频是纯干货讲解,有的是故事分享,有的是吐槽加段子。公众号虽然是文字,但也可以借鉴这种形式。比如 B 站上一个用「反讽」手法吐槽网红产品的视频火了,公众号就可以写成「那些吹上天的网红产品,我替你们试过了,结果……」,用幽默的语气去吐槽,效果可能比正经分析还好。
🎯 匹配公众号定位,做好「本土化」改造
拆完 B 站视频,不是直接照搬过来就行。B 站和公众号的用户习惯、内容风格都不一样,得做「本土化」改造,让选题更适合公众号。
首先看用户群体是否匹配。B 站年轻人多,学生和刚入职场的人居多;公众号的用户可能更广泛,年龄层、职业分布可能不一样。如果你的公众号主要面向宝妈,那 B 站上那些校园恋爱的热门视频就不太适合。但如果是讲「如何平衡工作和带娃」的视频,哪怕是 B 站火的,也可以借鉴。关键是找到和自己公众号用户重合的需求点。
然后是内容深度的调整。B 站视频为了吸引眼球,可能节奏很快,知识点点到为止;公众号的文字内容,可以更深入一些。比如 B 站上一个讲「碎片化学习有用吗」的视频,可能只讲了 3 个观点。公众号就可以把这 3 个观点展开,每个观点举更多例子,加一些数据支撑,写成「每天刷手机学知识?别傻了,碎片化学习的坑你可能正在踩」,内容更扎实,用户也愿意看。
还要注意表达方式的转换。视频靠画面、声音、剪辑吸引人;文字靠逻辑、细节、情绪打动人。比如 B 站上一个「农村生活」的 vlog 火了,画面里是稻田、炊烟、家人聊天的场景。公众号就不能只描述这些画面,而是要提炼出背后的情感,比如「回农村住了 3 个月,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城里人都想逃」,用文字勾起用户的向往或回忆。
💡 从热门评论里,挖「隐藏选题」
很多人看视频只看内容,忽略了评论区。其实评论区才是「金矿」,里面藏着用户最真实的想法和需求,能给你更多选题灵感。
看看评论区里大家都在讨论什么。比如一个讲「职场加班」的视频火了,评论区里可能有人说「加班就算了,还没加班费更气人」「老板总说年轻人要多吃苦,这是 PUA 吧」。这些评论里的抱怨、疑问,都是很好的选题。公众号可以写成「加班没有加班费,合法吗?律师教你这样维权」「老板说‘年轻人要多吃苦’,听听过来人的真心话」。直接回应评论区的疑问,内容就有针对性。
还有些评论会提出新的问题。比如一个讲「副业赚钱」的视频,评论区可能有人问「适合上班族的副业有哪些?」「没技能能做什么副业?」。这些问题就是现成的选题。公众号可以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给出具体的答案。用户主动问的,就是他们真正关心的,写出来的内容肯定有人看。
评论区里的「反对声」也很有价值。如果一个视频观点比较极端,评论区里可能会有不同意见。比如一个主张「年轻人就该躺平」的视频,评论区里有人说「躺平是因为没机会,有机会谁不想拼」。这种不同的观点,就可以做成公众号选题,比如「年轻人到底该躺平还是该奋斗?听听不同的声音」,引发用户讨论,增加互动。
📈 跟踪热点变化,建立「选题库」
B 站的热门视频更新很快,今天火的可能明天就没人看了。想持续找到好选题,得学会跟踪热点变化,建立自己的「选题库」。
可以每天花 10 分钟,看看 B 站的热门榜单,把感兴趣的视频标题、核心观点记下来。不用太复杂,简单写几句就行。比如「B 站热门:90 后女生裸辞开民宿,一年亏了 10 万」,可以记成「裸辞开民宿的真实经历,适合公众号职场 / 生活类选题」。积累得多了,就有很多备选选题。
还要定期复盘。每周花点时间,看看自己记录的选题里,哪些类型的视频持续热门,哪些话题反复出现。比如发现近一个月,关于「搞钱」的视频总是火,那公众号就可以多准备一些理财、副业相关的选题。热点有周期性,抓住这种周期,选题就不会过时。
最后想说,找选题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盲目跟风。B 站热门视频只是一个引子,关键是学会拆解背后的逻辑,再结合自己公众号的定位,做出有特色的内容。试着从今天开始,打开 B 站,选一个热门视频拆拆看,说不定下一个爆款选题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