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公众号后台,看着空白的编辑框,是不是总觉得无从下手?明明内容写得不错,排出来却像流水账,读者划两下就退出了。其实微信图文排版没那么复杂,掌握三个核心原则,就算是新手也能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内容。
📌 原则一:视觉层次要像 “路标”,让读者一眼看透逻辑
读者打开文章的前 3 秒,决定了他们会不会继续读下去。视觉层次就是给内容 “画路线”,让眼睛能顺着清晰的指引走,不迷路。
标题是最先被看到的,必须有 “存在感”。主标题用 18-24 号字比较合适,太大像吆喝,太小看不清。副标题可以比主标题小 2-4 号,用浅一点的颜色,比如灰色系,既能区分又不抢戏。比如写一篇旅行攻略,主标题 “3 天玩转厦门鼓浪屿” 用 22 号黑体,副标题 “避开人流 + 美食清单全攻略” 就用 18 号浅灰色宋体,一眼就知道核心信息是什么。
正文排版更有讲究。很多人喜欢把正文堆成一块,密密麻麻的看着就累。正确的做法是把内容拆成 “小模块”。每段话不要超过 3 行,超过了就换行。重点内容用加粗或者浅色底纹标出来,比如 “这家长沙米粉店每天限量 100 碗,建议早上 9 点前到”,加粗的部分能让读者快速抓住关键信息。
小标题是划分层次的 “关键节点”。每部分内容加个小标题,字号比正文大 1-2 号,比如正文用 14 号,小标题就用 16 号。可以在小标题前面加个小符号,比如 ▶️ 或者 ●,不用太花哨,起到提示作用就行。比如写护肤教程,“清洁步骤”“保湿技巧”“防晒要点” 这三个小标题,能让读者清楚知道每个部分讲什么,想跳着看也方便。
段落之间的间距也得注意。段前段后留 1-2 个字符的间距,比紧挨着排要舒服得多。就像说话要换气,排版也要给眼睛 “喘气” 的空间。
🧊 原则二:留白不是 “浪费”,是给内容 “呼吸感”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看起来高级的设计,都特别 “敢留白”。微信图文排版也是一个道理,不是把页面塞满才叫充实,适当的空白反而能突出重点。
页边距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留白。默认的页边距太窄,文字贴着屏幕边缘,看着压抑。在编辑器里把左右边距调到 20-30 像素,手机上看会舒服很多。就像给照片加个边框,瞬间有了精致感。
段落内部的行距也很关键。正文行距设置成 1.5 倍或者 1.75 倍,比单倍行距看着疏朗。别担心占篇幅,读者滑动屏幕的速度比你想的快,看得舒服才会愿意往下滑。
图片周围一定要留白。很多人插入图片后,文字紧挨着图片边缘,看着别扭。给图片上下各留一行空白,左右也稍微隔开一点,图片就像 “浮” 在文字里,不突兀。如果是组图,图片之间留 5-10 像素间距,比挤在一起好看十倍。
🎨 原则三:色彩不超过 3 种,多了就是 “调色盘”
打开一篇文章,满眼都是红的、绿的、蓝的,是不是瞬间头大?微信图文排版,色彩越克制越高级。
主色调选一个就行。根据文章主题定,比如美食文用暖黄色,科技文用深蓝色。标题和重点内容用主色调,正文用深灰色 —— 别用纯黑色,屏幕上看太刺眼。
辅助色最多加一个。用来标注次要信息,比如小标题、分割线。辅助色要和主色调搭配,比如主色是蓝色,辅助色用浅橙色;主色是绿色,辅助色用浅棕色。别用对比太强的颜色,红配绿除非是特定节日,否则真的很违和。
背景色尽量用白色。偶尔可以用浅灰色做区块背景,但别大面积用花纹或者渐变色。读者的注意力应该在内容上,不是在背景上。
除了这三个原则,还有些细节能加分。比如字体,标题用黑体,正文用宋体或者微软雅黑,别用超过两种字体。分割线选细一点的,虚线或者浅色实线就行,别用带花纹的。表情包和图标适量用,一篇文章里别超过 5 个,多了会显得不专业。
其实排版就像穿衣服,不是越花哨越好,合身、整洁、有自己的风格才最重要。多看看那些做得好的公众号,比如 “视觉志” 的排版大气,“深夜发媸” 的排版活泼,模仿着试试,慢慢就找到感觉了。
记住,读者打开你的文章,是为了看内容,排版是帮他们更好地理解内容,而不是抢风头。做到视觉层次清晰、留白恰当、色彩克制,你的微信图文就能甩开 80% 的同行。下次编辑的时候,不妨试试这三个原则,说不定会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