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公众号后台,看着空白的编辑框,是不是总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排版?那些阅读量 10 万 + 的大号,图文排版看着舒服又专业,其实不是靠天赋,而是有一套可复制的排版心法。今天就把这些实战经验拆解给你,照着做,你的图文也能让人眼前一亮。
🖋️ 基础要素:让文字自己会说话
文字是图文的核心,排版的第一步不是加特效,而是把文字本身打理清楚。
那些大号的文章,你很少会看到字体乱换的情况。正文用一种字体,标题用一种字体,最多再加一种强调用的字体,这是铁律。比如「人民日报」的图文,正文几乎全是微软雅黑,标题用黑体,几十年不变的规矩,读者看着就踏实。别觉得字体越多越花哨,读者的眼睛其实很懒,识别不同字体需要额外消耗精力,看不了几行就会累。
字号的选择藏着大学问。正文用 14-16 号字最合适,这个区间在手机屏幕上,不管是 5.5 英寸还是 6.7 英寸,看着都不费力。标题可以比正文大 2-4 号,小标题比正文大 1 号就行,形成清晰的层级。你去看「36 氪」的文章,标题永远比正文突出一点,但又不会大到刺眼,就是这个道理。还有行间距,别用默认的 1 倍,调到 1.5-1.75 倍,文字之间的呼吸感马上就出来了,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的文字,谁看了都想关掉。
颜色搭配别超过 3 种主色。标题用深色,比如 #333333,正文用 #555555,强调内容用品牌主色,这是最安全的组合。「丁香医生」的文章里,重要的健康提示会用他们的品牌蓝,其他文字都是黑白灰,既突出了重点,又不会让读者分心。千万别说 “我觉得这个颜色好看就加上”,颜色太多会像打翻了调色盘,读者根本不知道该看哪里。
📏 结构布局:让读者顺着你的思路走
好的排版就像一条清晰的路,读者跟着走就行,不会迷路。
开头 3 秒决定读者留不留得住。大号的文章开头很少长篇大论,要么用一句戳中痛点的话,要么放一个颠覆认知的观点。「十点读书」经常在开头用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这样的句子,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开头段落别太长,3 行以内最好,超过 5 行,读者的手指可能就已经划走了。
段落长度是排版的隐形杀手。每段话控制在 3-4 行,最多不超过 6 行,这是大号编辑器里默认的 “安全线”。你去翻「视觉志」的文章,很少有超长段落,哪怕是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他们也会拆成好几段。手机屏幕就那么大,一屏最多显示 10 行字,太长的段落会让读者产生压迫感,就像面对一堵墙,根本没有翻越的欲望。
小标题是文章的 “路标”。每个小标题都要像一个钩子,既能概括段落内容,又能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咪蒙」(虽然现在不更新了,但排版值得借鉴)的小标题经常用疑问句,比如 “为什么你那么努力,还是赚不到钱?”,读者看到就想点进去看答案。小标题之间最好空一行,和正文也要有明显的区分,要么加粗,要么换个颜色,让读者一眼就能找到段落的开头。
✂️ 装饰元素:少即是多的秘诀
很多人排版喜欢加各种边框、花纹,结果反而弄巧成拙。其实装饰元素就像做菜的调料,少了没味道,多了就没法吃。
分割线是最常用的装饰,但不是越多越好。「一条」的文章里,分割线只用在大章节切换的时候,而且样式特别简单,要么是一条细直线,要么是三个点,从来不会用那些带花纹的。分割线的颜色要和正文接近,比如 #EEEEEE,淡淡的几乎看不见,但又能起到分隔的作用。记住,分割线是 “隐形的助手”,不是 “舞台上的主角”。
留白比填满更重要。文字左右两边留 20-30 像素的边距,段落之间空出一行,这些留白能让文章看起来更透气。「LinkedIn 领英」的文章留白特别讲究,哪怕内容再长,也不会把屏幕塞得满满当当,反而让人有耐心读下去。你可以试试,同样的内容,留足空白和挤在一起,阅读体验完全是两回事。
强调元素要用在刀刃上。加粗是最有效的强调方式,比变色、斜体都好用。但一篇文章里,加粗的内容不能超过 10%,不然就等于没强调。「虎嗅网」的文章里,重要的数据、核心观点会加粗,其他内容都是正常字体,读者扫一眼就能抓住重点。还有引用框,只用来放名言或者关键证词,别什么话都往里面塞,用多了就失去了严肃性。
🖼️ 配图技巧:图片和文字要 “谈恋爱”
图文排版,图和文不是各自为政,而是要像情侣一样相互配合。
图片的尺寸首先要统一。要么都用正方形,要么都用 16:9 的长方形,别一会儿横图一会儿竖图,看着就乱。「故宫博物院」的公众号,图片尺寸永远整整齐齐,即使是不同朝代的文物,也会处理成统一比例,视觉上特别和谐。还有图片的宽度,最好设置成 900 像素,这个尺寸在所有手机上显示都不会变形,加载速度也快。
图片和文字的间距要 “恰到好处”。图片上面空一行,下面空一行,文字和图片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就像两个人站着说话,不能贴太近,也不能离太远。「中国国家地理」的文章里,图片和文字的间距几乎是固定的,看起来特别舒服。别为了省空间把图片和文字挤在一起,那样会显得很局促。
配图要懂 “断舍离”。不是每张图片都有必要放,只有那些能说明问题、增强感染力的图片才值得留下。「深夜食堂」的公众号,一张图片能表达的内容,绝不会用两段文字来说。比如描述一道菜,他们会放一张特写图,文字只简单介绍做法,读者看着图片就有食欲,比堆砌形容词管用多了。记住,好的配图是给文字做减法,不是做加法。
🎨 风格统一:打造你的 “排版名片”
读者记住一个公众号,往往是从记住它的排版风格开始的。
建立自己的 “排版模板”。把字体、字号、颜色、配图风格都固定下来,每次发文都用同样的设置。「毒舌电影」的排版风格就特别鲜明,标题加粗加红,正文用灰色字体,配图都是电影截图,哪怕遮住公众号名字,老读者也能认出来。模板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核心元素要保持稳定,就像人的穿衣风格,今天穿休闲装,明天穿正装,但气质不会变。
品牌色要像 “背景音乐” 一样贯穿全文。标题用品牌色,分割线用品牌色的浅色调,强调文字也用品牌色,这样整篇文章就有了灵魂。「喜茶」的公众号里,不管内容是新品上市还是活动宣传,都会用到他们的品牌绿,读者一看就知道是喜茶的文章。品牌色别用太亮的颜色,比如纯红、纯黄,饱和度调低 20%,看起来会更高级。
封面图是 “第一印象”。读者在订阅号列表里刷到你的文章,首先看到的是封面图,只有 0.5 秒的时间让他们决定要不要点开。封面图要包含两个元素:标题和视觉焦点。「GQ 实验室」的封面图做得特别好,大标题加粗放在中间,旁边是一个和内容相关的插画,简单直接,又有记忆点。封面图的尺寸用 900×500 像素,这个比例在列表里显示最完整。
💬 互动设计:让排版 “活” 起来
好的排版不只是让人看的,还要让人愿意动手参与。
留言区要 “敞开大门”。在文章末尾留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比如 “你觉得这个方法有用吗?”“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引导读者留言。「罗辑思维」的文章结尾经常会留一个互动话题,而且小编会认真回复每条留言,读者觉得被重视,就更愿意参与。排版的时候,在问题后面空两行,给读者一种 “邀请” 的感觉,别把文字堆得太满。
引导关注要 “润物细无声”。可以在文章末尾放一个简单的关注提示,但别用大红大绿的按钮,那样太硬了。「书单」的公众号会在结尾说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关注我们,每天推荐一本好书”,文字旁边配一个小小的二维码,不突兀但很有效。记住,引导关注是 “顺便” 做的事,别让读者觉得你在硬推。
排版要考虑 “手机操作习惯”。比如重要的信息别放在屏幕最底部,因为读者可能没耐心划到最后。「支付宝」的公众号在推送活动时,会把活动时间、参与方式放在文章中上部,方便读者快速获取。还有,别用太多需要点击的链接,除非是必须的,频繁跳转很影响阅读体验。
排版没有那么多玄学,就是把这些细节一点点做好。记住,读者喜欢的排版,是让他们能轻松获取信息,而不是为了看排版而看排版。从今天开始,选一个大号作为参考,照着他们的排版样式练三篇,你就会发现其中的规律。排版就像做饭,练得多了,自然就得心应手了。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