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媒体的新手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想写点东西,脑子却空空如也;好不容易有了灵感,写几句就卡壳;就算写完了,质量也参差不齐。这种时候,AI 写作软件就能派上大用场。但别以为 AI 能包办一切,用得好是助力,用不好反而会弄巧成拙。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新人该怎么用 AI 写作软件快速上手,还能一直有东西输出。
📌 先搞懂:AI 写作软件到底是个啥?
很多新人一听到 AI 写作,就觉得是输入个标题,机器直接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其实不是这样的。现在的 AI 写作软件更像个 “高级助理”,它能帮你处理重复性工作,但核心创意和方向还得靠你自己把握。
市面上的 AI 写作工具大致分两类。一类是通用型,比如朱雀、文心一言这些,啥类型的内容都能写,从公众号文章到短视频脚本都行。另一类是垂直领域工具,像专门写小红书文案的、写电商产品描述的,针对性更强。新手刚开始不用贪多,先选一个通用型的练手就行。
为啥说 AI 适合新人?因为它能帮你解决 “从 0 到 1” 的难题。比如你想写一篇关于 “夏季防晒技巧” 的文章,不知道开头咋写,输入关键词让 AI 给几个版本,总有一个能给你启发。但要记住,AI 写的东西只是 “初稿”,里面可能有错误信息,也可能缺乏个性,必须经过你自己的修改才行。
🛠️ 选对工具:这 3 个标准帮你避开坑
选 AI 写作软件的时候,新人很容易被五花八门的功能晃花眼。其实抓住几个核心点就行,不用追求功能最全的。
看是否支持 “指令细化”。好的 AI 工具能接住你越来越具体的要求。比如你先让它写一篇 “减脂餐做法”,觉得太笼统,再让它 “针对上班族,写 5 分钟能做好的减脂早餐”,它能精准调整。如果工具只能执行简单指令,用不了多久你就会觉得不够用。
看是否有 “风格模仿” 功能。每个自媒体都需要有自己的风格,有的喜欢活泼口语化,有的偏爱专业严谨。如果工具能模仿你提供的范文风格,写出的内容就不用大改。比如你把自己满意的一篇文章导入,让它 “按这个语气写一篇同类主题”,能省很多时间。
别忽视 “数据安全性”。很多新人没意识到,你输入的选题、素材,可能会被工具收集。尤其是如果你写的是有独家信息的内容,一定要选明确承诺 “不存储用户数据” 的工具。不然辛辛苦苦想的选题,可能转眼就被别人用了。
✍️ 实操流程:用 AI 写一篇文章的 6 个步骤
拿写一篇公众号文章举例,一步一步教你怎么用 AI 完成,新手跟着做就能上手。
先确定选题和核心观点。这一步 AI 帮不了太多,得你自己想清楚。比如你想写 “新手做自媒体必踩的 3 个坑”,先把这 3 个坑列出来:内容太杂、不看数据、急着变现。把这些关键点输入给 AI,告诉它 “围绕这 3 个点,写一篇给自媒体新手的避坑指南,语气亲切点”。
让 AI 出初稿。等 AI 写完,你会发现它把每个点都展开了,但可能有点啰嗦,或者例子不够具体。这时候别着急改,先整体看一遍逻辑通不通。比如它写 “内容太杂”,可能只说了 “不好”,没说 “为什么不好”,这就是需要你补充的地方。
接着是 “拆改”。把 AI 写的内容分段拆开,逐段修改。比如某一段讲 “不看数据的坏处”,AI 写得太笼统,你可以加一个自己的经历:“我之前写了篇文章,觉得标题挺好,结果阅读量很低,后来看数据发现打开率只有 3%,才知道标题其实不吸引人”。加了具体案例,内容就鲜活多了。
然后是调整风格。如果 AI 写的太书面化,你就把长句改成短句,加一些口语化的词。比如 “因此,我们在创作时应注重内容的垂直度”,改成 “所以啊,写东西别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盯着一个方向写更好”。
检查事实性错误。AI 经常会编造数据或者案例,这一步必须仔细。比如它说 “某平台月活用户 10 亿”,你得去查一下最新数据,不对的话就改掉。尤其是涉及时间、数字、人名的地方,一定要核实。
最后加 “个人印记”。在文章开头或结尾,加一段自己的真实感受。比如 “其实我刚开始做的时候,这 3 个坑全踩过,花了半年才缓过来。希望你们看完能少走点弯路”。读者更喜欢有温度的内容,而不是冷冰冰的 “教程”。
📈 提升技巧:让 AI 写的内容更有 “人味儿”
用 AI 写东西,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内容像 “机器翻译”,干巴巴的。分享几个小技巧,能让你的内容更像 “人写的”。
给 AI “喂” 你的专属素材。平时看到好的句子、案例、金句,存到一个文档里。写相关主题时,挑几条输入给 AI,让它 “把这些内容自然地融入文章里”。比如你存了一句 “做自媒体就像种果树,前半年可能只长叶子,看不到果子”,写 “坚持的重要性” 时让 AI 用上,内容就有了你的特色。
多轮对话调整。别指望一次就让 AI 写到位,多跟它 “聊” 几次。比如第一次写出来觉得例子太少,就说 “再加 2 个真实案例,最好是普通人的经历”;觉得某部分太啰嗦,就说 “把这段压缩到原来的一半长度,保留核心信息”。每多一轮对话,内容就更贴近你的要求。
手动加 “小瑕疵”。AI 写的内容往往太 “完美”,反而不像真人写的。你可以故意加一两个口语化的词,比如在段落中间加 “嗯”“对吧”,或者有错别字后修改的痕迹(当然别太明显)。比如 “这个方法我试了 3 次 —— 哦不对,应该是 4 次,第三次没成功”,这样显得更真实。
🚀 持续产出:建立自己的 “内容生产线”
只靠一篇两篇文章做不起来自媒体,得有持续产出的能力。用 AI 工具建立一套流程,能让你轻松不少。
先建一个 “选题库”。每天花 10 分钟,用 AI 工具的 “热点联想” 功能,输入你所在领域的关键词,让它生成一批选题。比如你做美食领域,输入 “夏季 美食”,AI 可能会给出 “夏天没胃口?3 道开胃凉菜做法”“冰镇甜品在家做,比外面健康” 等选题。把这些选题存起来,每天挑一个写就行。
再做 “模板化创作”。比如你经常写教程类文章,就固定一个结构:开头引入问题 + 3 个步骤 + 结尾总结。让 AI 按这个结构写,你只需要填充具体细节。比如写 “家常菜教程”,结构固定后,每次只要告诉 AI“今天写可乐鸡翅,按之前的模板来”,效率会高很多。
每周留半天 “内容优化”。把这周用 AI 写的文章汇总,看看哪些地方 AI 写得不好,下次给指令时就更明确。比如发现 AI 写的结尾总是很生硬,下次就加上 “结尾要带点互动,比如问读者‘你们试过这种方法吗?’”。慢慢的,AI 越来越懂你的需求,写出的内容需要修改的地方就越来越少。
⚠️ 这些坑千万别踩!新人用 AI 写作最容易犯的错
用 AI 工具能提高效率,但如果用不好,反而会让你的内容越来越差。这几个错误,新手一定要避开。
别让 AI 替你想选题。很多人图省事,直接让 AI “给我 10 个自媒体选题”,然后随便挑一个写。但 AI 给的选题往往比较泛,不够精准。正确的做法是,你先根据自己的定位和读者需求,确定大方向,再让 AI 在这个方向上细化。比如你做职场领域,先确定 “新人职场沟通” 这个方向,再让 AI 出具体选题,这样才有用。
别直接用 AI 写的数据和案例。AI 很容易编造 “某研究显示”“有用户反馈” 这类内容,如果你不核实就用,很容易出错。比如 AI 写 “有调查显示,70% 的人做自媒体 3 个月就放弃了”,你最好去查一下这个数据的来源,或者改成 “我身边做自媒体的朋友里,大概有一半人不到 3 个月就停更了”,用自己的观察代替不确定的数据。
别过度依赖,忘了自己的 “独特性”。AI 写的内容是基于已有信息生成的,很难有新鲜感。想让你的内容脱颖而出,必须加入自己的经历、观点。比如同样写 “做自媒体要坚持”,别人都在说大道理,你可以加上自己 “写了 2 个月没起色,差点放弃,第 3 个月突然有一篇爆了” 的经历,这才是别人抄不走的东西。
用 AI 写作软件做自媒体,就像给你一把好工具。能不能做出好内容,关键还在你怎么用。别指望它能让你一步登天,但用好了,确实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刚开始可能觉得麻烦,练上一两周,你会发现自己的产出速度和质量都能提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