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在头条号后台看到同行讨论,AI 写手和人类写手到底谁更吃香。作为在头条摸爬滚打了 5 年的老运营,我得说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但真要掰开揉碎了看,差异其实特别明显。
📝 先看内容原创性 —— 头条算法的 “生死线”
头条号对 “原创” 的重视不用多说,平台算法一眼就能识破洗稿、拼凑的内容。AI 写手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看似生成的内容新鲜,其实内核还是 “缝合” 全网已有信息。比如写 “夏日减肥食谱”,AI 能在 3 分钟内整出 10 条菜谱,但仔细看会发现,食材搭配、烹饪步骤全是网上常见内容的重组,连 “少油少盐” 这种提醒都千篇一律。
人类写手就不一样了。我认识个美食博主,她写减肥食谱会加自己的试错经历 ——“上周试了西蓝花炒虾仁,放了半勺蚝油居然更饿,后来换成柠檬汁调味才扛到下午”。这种带个人体验的细节,AI 根本编不出来。头条的原创识别机制对这种 “独家体验” 特别敏感,同类内容里,人类写手的原创稿推荐量至少比 AI 稿高 30%。
而且头条现在打击 “AI 生成痕迹” 越来越严。前阵子有个账号用 AI 批量写历史科普,虽然语句通顺,但被系统判定为 “非原创”,直接限流。原因很简单 ——AI 写的 “朱元璋生平”,和百科词条、其他平台文章重合度太高,缺乏人类写手那种 “从民间传说切入讲历史” 的独特视角。
❤️ 情感共鸣能力 —— 用户停留时长的关键
头条用户刷内容,图的是 “看得进去”。AI 写手能写出工整的文字,却抓不住人类的情绪点。比如写 “职场妈妈的一天”,AI 会罗列 “7 点送孩子、9 点上班、22 点辅导作业”,信息是全的,但读起来像流水账。
人类写手怎么写?我关注的一个母婴博主是这么说的:“早上给孩子扎辫子,她突然说‘妈妈今天别迟到’,手一下子就抖了 —— 上周答应参加她的家长会,结果被临时会议绊住了。” 这种带情绪的细节,能让同类身份的读者瞬间 “代入”。数据不会骗人,这类人类写的文章,用户平均停留时长能到 2 分 10 秒,AI 写的同类内容大多在 40 秒以内。
还有情感类内容,AI 更是短板。写 “退休老人的孤独”,AI 会说 “子女不在身边,生活缺乏陪伴”;人类写手却能写出 “客厅的沙发总空着一半,那是老伴生前常坐的位置,现在连遥控器都还放在原来的地方”。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头条的中老年用户特别买账,评论区经常能看到 “看哭了”“想起我爸妈” 的留言,而 AI 稿的评论区大多是 “内容一般”。
⏰ 时效性内容 ——AI 占优但容易 “翻车”
遇到突发新闻,AI 写手的速度确实碾压人类。比如某地突降暴雨,AI 能在 10 分钟内整合天气预警、交通管制、避险提醒,快速生成一条资讯。这种内容在头条的 “热点榜” 上很容易冲量,毕竟用户对即时信息的需求很迫切。
但问题在于,AI 处理复杂突发情况时容易出错。上个月有个城市发生小范围地震,AI 抓取到 “某小区墙体开裂” 的信息,没核实就写成 “多处建筑坍塌”,结果被官方通报纠错。这种 “信息失真” 的内容,一旦被举报,账号信用分直接扣 10 分,后续推荐量会暴跌。
人类写手虽然出稿慢,但会 “过滤信息”。同样是地震新闻,人类会先查官方通报,再采访当地居民,写出 “某某小区有裂缝但无人员受伤,社区已安排排查”,既保证时效又不出错。头条对 “信息准确” 的权重很高,这类内容即使发布晚半小时,后续推荐也能反超 AI 的错误稿。
💬 用户互动率 —— 人类写手的 “天然优势”
头条的推荐算法里,“评论、点赞、转发” 占很大权重。AI 写的内容,用户看完就划走,很少愿意互动。我做过测试,用 AI 写了篇 “如何挑选空调”,数据详实但太生硬,发出去后只有 2 个评论,还是问 “价格区间没说啊”。
换人类写手来写,会加一句 “去年帮爸妈选空调,贪便宜买了 1.5 匹的,结果客厅 30 平根本不够用,后来加钱换了 2 匹才舒服”。评论区立刻热闹起来 ——“我家也是!1.5 匹在西晒房里跟没开一样”“2 匹会不会太费电?” 作者还能回复 “我家 2 匹开 26 度,一晚大概 3 度电”,一来二去,互动数据直接拉满。
更关键的是,人类写手能 “接得住用户的情绪”。有个教育博主写 “陪孩子写作业崩溃瞬间”,结尾说 “昨天忍不住吼了他,现在看着他作业本上的小哭脸贴纸,心里特难受”。评论区全是共情的家长,有人分享自己的经历,有人给建议,甚至有用户因为 “同频” 直接关注。这种互动带来的 “粉丝粘性”,AI 再智能也学不会。
💰 长期变现 —— 人类写手能走得更远
头条号想变现,要么靠流量分成,要么接商单。AI 写手确实能靠 “高产量” 赚分成,但单价越来越低。现在头条的流量分成看 “内容质量分”,AI 稿的质量分普遍在 60 分左右,1 万阅读量能赚 8 块就不错了。人类写手的原创稿质量分能到 80 分以上,同样 1 万阅读,分成能到 15-20 块。
商单就更明显了。品牌找头条号推广,最看重 “信任度”。有个美妆品牌找我推荐博主,明确说 “不要 AI 写的”—— 他们试过让 AI 写口红测评,内容全是 “质地顺滑、显色度高”,用户一看就知道是广告,转化率低得离谱。后来换了个人类博主,写 “我黄黑皮,涂这支在自然光下居然不显黑,但喝水会沾杯,建议搭配唇线笔”,真实到像朋友分享,转化率直接翻了 3 倍。
长期做账号的都知道,头条现在更扶持 “有个人 IP” 的账号。AI 写手永远是 “工具感”,人类写手却能靠独特风格圈粉 —— 比如那个总说 “东北话版育儿经验” 的博主,粉丝认准了 “她说话实在”,哪怕更新慢,每次发内容都有稳定流量。这种 “不可替代性”,才是账号值钱的核心。
说到底,AI 写手在头条号能赢一时 —— 比如写快讯、整理数据类内容。但想长期受欢迎,还得看人类写手。毕竟头条用户刷的不是 “信息”,是 “有温度、有态度、有独特体验” 的内容。AI 能模仿文字,却模仿不了人类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感知。要是你想做个能赚钱、能积累粉丝的头条号,别指望 AI 能帮你走到底,沉下心写自己的东西,才是最靠谱的路。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