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不少朋友聊起 AI 写作,发现大家都有个共同点 —— 明明把需求告诉 AI 了,出来的东西总差那么点意思。其实啊,问题大概率出在 prompt 上,也就是你怎么 “问” AI。今天就把压箱底的 prompt 万能公式和提问技巧掏出来,不管你用 ChatGPT、文心一言还是其他 AI 工具,照着这套方法来,输出质量至少提升 80%。
📌 写好 prompt 的 3 个底层要素,缺一不可
很多人觉得 prompt 就是把需求敲进去就行,其实里面藏着大学问。想让 AI 精准输出,这三个要素必须写清楚,少一个都可能跑偏。
首先是目标定位。你得让 AI 知道 “你到底要什么”。比如说想让 AI 写一篇推广文案,不能只说 “写个推广文案”,得说清楚是推广什么产品、面向哪类人群、想达到什么效果(是提升点击率还是促进下单)。之前有个做美妆的朋友,让 AI 写口红推广文案,只说了 “写得吸引人点”,结果 AI 写了一堆文艺句子,完全没提产品卖点。后来她加上 “针对 20 - 25 岁学生党,突出平价、显白、持久不沾杯”,出来的文案直接能用在短视频脚本里。
然后是背景信息。AI 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你知道的信息它未必清楚。就像让 AI 写一篇行业分析报告,你得告诉它当前行业的基本情况、你关注的细分领域、甚至你手头已有的数据(如果方便的话)。有次帮一个做跨境电商的同事写亚马逊选品分析,我让他提供了最近 3 个月的类目销售数据和竞争对手的价格区间,AI 基于这些信息给出的建议,比之前盲目让 AI 推荐靠谱多了。
最后是输出框架。这一步能帮你省掉大量修改时间。比如让 AI 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说 “按照‘问题现状 - 原因分析 - 解决办法’的结构来写,每部分不超过 300 字”;让 AI 做一个活动策划,你可以要求 “包含活动主题、时间、流程、预算这 4 个部分”。明确的框架能让 AI 的输出更有条理,也更符合你的使用场景。
📝 万能公式拆解:让 AI 秒懂你的核心需求
我总结出一个万能公式,试过的人都说好用:角色设定 + 具体任务 + 详细要求 + 参考示例。咱们一个个拆开来看。
角色设定是让 AI 代入特定身份,输出会更专业。比如你想让 AI 写一篇科技产品测评,就可以说 “你是有 5 年经验的科技博主,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产品优缺点”;想让 AI 写一封商务邮件,就设定 “你是公司商务经理,邮件风格正式且简洁”。之前让 AI 写一篇关于儿童保险的科普文,设定 “你是有 10 年经验的保险经纪人,面向 30 岁左右的新手父母”,出来的内容既专业又好懂,比单纯让 AI “写儿童保险科普” 强太多。
具体任务要尽可能细化。“写一篇文章” 不如 “写一篇关于新手理财的入门文章,重点讲基金和股票的区别”;“做一个方案” 不如 “做一个针对小区业主的生鲜团购活动方案,解决大家买菜不方便的问题”。任务越具体,AI 的输出就越聚焦,不会东拉西扯。
详细要求包括输出形式、字数、风格等。比如 “用 markdown 格式写,重点内容加粗”“字数控制在 800 字左右”“风格活泼,多用网络流行语”。有个朋友做小红书运营,让 AI 写笔记时加上 “标题用 emoji 开头,每段结尾加一个互动问题”,出来的内容直接就能用,省去了不少排版功夫。
参考示例是提升效果的关键,尤其是当你说不清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比如你想让 AI 写一段朋友圈文案推广瑜伽课,你可以附上一句 “类似这种感觉:‘每天 15 分钟,在家也能练出好身材~ 瑜伽小白入门课,今天报名立减 50 元👉’”。AI 会模仿示例的风格和语气,输出更贴近你预期的内容。
🌰 不同场景下的公式应用,照葫芦画瓢也能行
不同的写作场景,公式的侧重点会略有不同。给大家举几个常见场景的例子,照着用就行。
写文案类(朋友圈、短视频脚本、广告语):角色(比如带货主播)+ 推广产品(名称 + 核心卖点)+ 目标人群 + 风格(活泼 / 正式 / 幽默)+ 字数(比如 30 字以内)。比如 “你是抖音带货主播,推广 XX 品牌的低糖酸奶,面向减肥人群,风格活泼有感染力,写 3 句直播间口播话术,每句不超过 20 字”。
写文章类(干货文、故事、影评):角色(比如教育领域作者)+ 主题(比如小学生专注力训练)+ 结构(比如分 3 个方法)+ 受众(比如小学生家长)+ 字数。比如 “你是教育类公众号作者,写一篇关于小学生专注力训练的干货文,按照‘问题表现 - 3 个训练方法 - 注意事项’的结构,面向小学 1 - 3 年级学生家长,字数 800 字左右”。
做方案类(活动策划、工作计划):角色(比如市场专员)+ 任务目标(比如提升产品知名度)+ 包含要素(比如时间安排、执行步骤、预算)+ 适用场景(比如公司季度活动)。比如 “你是公司市场专员,做一个提升新产品知名度的线上活动策划方案,包含活动主题、时间、平台、流程、预算 5 个部分,用于公司下周的部门会议汇报”。
🚫 这些坑别踩,90% 的人都栽过
知道了怎么做,还得知道怎么避免出错。这几个坑是我和身边人总结出来的,一定要避开。
不要太笼统。“写得好一点”“内容丰富点” 这种话等于没说。AI 根本不知道你认为的 “好” 是什么标准。你得换成具体的描述,比如 “语言口语化,像和朋友聊天一样”“多举 3 个生活中的例子”。
别一次性提太多要求。有朋友贪心,让 AI 写文章时又要结构清晰,又要数据支撑,还要有案例,还要幽默风趣,结果 AI 顾此失彼。不如分步骤来,先让 AI 把框架搭好,再让它补充数据和案例,最后调整语言风格。
不要忽略细节。比如让 AI 写一篇关于某地旅游攻略的文章,你得告诉它你计划去几天、喜欢人文还是自然景观、预算大概多少。这些细节会让 AI 的推荐更精准。之前有个朋友去成都旅游,没说预算,AI 推荐了一堆高端酒店和餐厅,后来补充 “预算每天 500 元以内”,推荐的地方就实用多了。
🔍 进阶技巧:让 AI 输出质量再上一个台阶
掌握了基础和公式,再教大家几个进阶技巧,适合想让 AI 输出更出彩的朋友。
多轮追问很重要。第一次输出不满意别着急换 prompt,试试追问。比如 AI 写的文章某个部分太简略,你可以说 “把第二部分的解决办法再展开说说,每个办法举一个具体案例”;觉得语言风格不对,就说 “把文章里的专业术语换成通俗的说法,比如把‘用户画像’换成‘目标人群的特点’”。多轮互动能让 AI 越来越懂你的需求。
善用对比和限制。比如你想让 AI 写两种不同风格的文案,可以说 “写两段推广 XX 洗发水的文案,一段走温情路线,一段走搞笑路线,每段 50 字左右”。有了对比,AI 更清楚不同风格的差异。限制条件也很有用,“不允许出现‘最’‘第一’等极限词”“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能让输出更符合你的规范。
反向提问找灵感。有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写 prompt,可以让 AI 反过来给你建议。比如 “我想写一篇关于职场沟通技巧的文章,面向刚入职的新人,你觉得我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AI 给出的方向,你可以挑选后再细化成具体的 prompt。
🎯 效果验证:这样判断你的 prompt 是否合格
写了 prompt,怎么知道好不好呢?有几个简单的判断标准。
看 AI 的输出是否需要大量修改。如果拿到手稍微改改就能用,说明 prompt 合格;如果大部分内容都得重写,那肯定是 prompt 有问题。
看是否符合你的使用场景。比如你写的 prompt 是为了生成朋友圈文案,结果 AI 输出的像论文,那就是场景没说清楚。
看是否覆盖了核心需求。你最想让 AI 解决的问题,在输出里有没有体现,有没有说清楚。比如你想让 AI 分析某款产品的市场前景,核心是想知道能不能投入研发,结果 AI 只说了产品优点,没提市场竞争和风险,那就是核心需求没传达到。
最后再强调一句,AI 写作的关键不是 AI 有多厉害,而是你怎么引导它。掌握了这些 prompt 技巧,你会发现 AI 真的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刚开始可能会觉得麻烦,多练几次就熟了。试试用我给的公式和技巧,下次用 AI 写作时,说不定会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