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能把粉丝做起来、还能让粉丝掏钱的却没几个。不是内容写得不好,也不是推广不够卖力,问题往往出在策划和运营的逻辑上。今天就跟大家掰扯掰扯,专业的公众号内容策划和代运营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既涨粉又赚钱。
📝 内容策划:别自嗨,先搞懂用户到底要什么
很多公众号写的内容,自己看着挺满意,数据却惨不忍睹。为什么?因为从一开始就搞错了方向 —— 只想着自己要表达什么,没想过用户想看什么。
专业的内容策划,第一步不是列选题,而是做用户画像。你得知道关注你的人是谁,年龄多大,干什么工作,有什么痛点,平时喜欢看什么类型的内容。这些信息不能靠猜,得靠数据说话。可以通过公众号后台的用户分析,也可以做小范围的问卷调查,甚至直接跟几个核心粉丝聊聊天。
比如你做职场类公众号,粉丝大多是刚入职的年轻人,他们可能更关心 “如何跟难缠的领导沟通”“新人如何快速融入团队” 这类具体问题,而不是 “职场发展的十大趋势” 这种宏大叙事。内容只有精准戳中痛点,才有可能被看完、被转发。
内容形式也要跟着用户习惯走。现在的人耐心越来越差,纯文字的长文越来越难有高阅读。可以试试 “短文字 + 信息图” 的组合,或者在文章里插入 1-2 个小视频。但记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为了花哨而忽略了实用性。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内容的 “可传播性”。一篇文章能不能火,除了内容质量,还要看它有没有传播的 “钩子”。可能是一个颠覆常识的观点,可能是一个让人产生共鸣的故事,也可能是一个实用的工具包。比如 “我整理了 30 个免费的设计网站,亲测好用” 这类内容,就比单纯讲 “如何做好设计” 更容易被转发。
📈 粉丝增长:别只盯着涨粉数,留存和活跃度更重要
“我的公众号怎么才能快速涨到 1 万粉?” 这是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但说实话,1 万个僵尸粉,不如 1000 个活跃粉丝有用。专业的涨粉策略,从来不是只看数量,而是看质量。
先说说最基础的:公众号自身的优化。头像、简介、菜单栏,这些都是门面。头像要清晰好记,简介要一句话说清 “我是谁,能给你带来什么”,菜单栏要方便用户找到想要的内容。很多公众号简介写得云里雾里,用户看了半天不知道你是干嘛的,自然不会关注。
内容涨粉依然是最靠谱的方式。一篇爆款文章带来的粉丝,往往比花钱推广来的更精准、更活跃。怎么写出爆款?除了前面说的精准定位,还要把握好发布时间。不同领域的最佳发布时间不一样,职场类可能是工作日的早上 8 点和晚上 8 点,母婴类可能是工作日的下午和周末。多测试几次,找到自己的黄金发布时间。
互推也是个不错的办法,但要选对合作伙伴。不是粉丝越多越好,而是粉丝画像越匹配越好。比如你做健身类公众号,跟瑜伽类、营养类公众号互推,效果肯定比跟科技类公众号互推好。互推的形式也很重要,单纯的 “推荐一个好号” 效果一般,不如做个联合活动,比如一起搞个抽奖,或者联合推出一个免费课程。
现在很多人忽略了 “私域引流”。其实把公众号粉丝导入微信个人号或社群,能大大提高用户粘性。可以在文章末尾引导 “添加小编微信,领取独家资料”,或者在菜单栏设置 “加入社群” 的入口。但要注意,不要一上来就发广告,先提供价值,建立信任。
还有个小技巧:利用好 “在看” 和 “分享” 功能。可以在文章末尾引导用户 “觉得有用,就点个在看”,或者 “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别小看这两个动作,积累起来对文章的传播量影响很大。
💹 高转化率:别硬广刷屏,要让用户心甘情愿掏钱
涨粉只是第一步,能让粉丝掏钱才是真本事。但很多公众号的转化方式太简单粗暴,要么是文章里突然插个硬广,要么是每天发好几条广告推送,结果粉丝越掉越多。
专业的转化,是 “润物细无声” 的。首先要明确你的变现方式是什么,是卖产品、卖服务,还是接广告。不同的变现方式,转化策略也不一样。
如果是卖产品,那就要在内容里自然地植入产品的使用场景。比如你卖护肤品,不要直接说 “我们的面霜很好用”,而是写 “冬天皮肤干燥怎么办?我最近一直在用这款面霜,质地很清爽,保湿效果能维持一整天”。通过解决用户的问题,自然带出产品的优势。
如果是卖服务,比如课程、咨询,那就要先展示你的专业度。可以多分享一些成功案例,或者免费输出一些有价值的干货,让用户觉得 “这个人确实有料,值得我花钱”。比如做职场咨询的,可以先写几篇 “如何做好职业规划” 的干货文,然后再推出付费咨询服务。
接广告也要有选择。不是给钱就接,要看广告内容是否符合粉丝的需求,是否跟你的公众号调性一致。经常接一些低质量的广告,会让粉丝觉得你不专业,慢慢就会取关。
还有个提高转化率的关键:建立用户信任。可以多分享一些幕后故事,让用户觉得你是个真实的人,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公众号。比如 “今天跟大家聊聊我做这个号的初衷”,或者 “最近遇到了一个难题,想听听大家的建议”。用户对你的信任度越高,就越容易接受你推荐的东西。
📊 数据分析:别只看阅读量,这些数据更值得关注
很多人看公众号数据,只看阅读量和在看数。其实后台还有很多更有价值的数据,能帮你优化内容和运营策略。
首先是 “用户增长数据”。看看每天新增多少粉丝,流失多少粉丝,来源是什么。如果某天新增粉丝突然变多,想想那天发了什么内容,或者做了什么活动,能不能复制这种成功。如果粉丝流失突然变多,看看是不是最近的内容质量下降了,或者广告发得太频繁了。
然后是 “图文数据”。除了阅读量,还要看 “完读率”—— 用户是不是真的看完了你的文章。如果完读率很低,说明文章开头不够吸引人,或者内容太啰嗦。可以试试把重点放在开头,或者把长文分成几篇短文。还要看 “留存率”—— 用户看完这篇文章后,有没有去看你以前的文章。如果留存率低,说明内容的连贯性不够,或者往期内容质量不高。
还有个很重要的数据:“菜单点击数据”。看看用户经常点击哪些菜单,哪些菜单几乎没人点。没人点的菜单,要么是位置不好,要么是内容没吸引力,可以考虑调整。经常被点击的菜单,可以放在更显眼的位置。
数据分析不是目的,目的是根据数据调整策略。比如发现周末的阅读量比平时低,那就可以少在周末发重要内容。发现某个类型的文章转发率特别高,那就可以多写一些类似的内容。
🤝 代运营合作:别当甩手掌柜,要选对人、盯对事
很多企业或个人没时间自己运营公众号,会选择代运营。但代运营不是 “甩手掌柜”,选不对人,或者合作方式不对,很容易花了钱还没效果。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需求。你是想单纯提高阅读量,还是想涨粉,或者是想提高转化率?不同的需求,对代运营团队的要求也不一样。找代运营之前,最好先想清楚自己的目标,以及能接受的预算。
选代运营团队,不能只看案例。很多团队会拿出一堆 “爆款案例”,但你不知道这些案例是不是真的,或者是不是适合你。最好的办法是做个小测试:先让他们运营 1-2 个月,看看效果怎么样。如果效果好,再长期合作。
合作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沟通。每周或每月跟代运营团队开个会,看看数据,聊聊下一步的计划。不要觉得 “我花钱了,就什么都不用管了”。毕竟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品牌和用户,你的参与很重要。
还要注意合同里的细节。比如 KPI 怎么定,达不到怎么办,数据是不是真实的。有些代运营团队为了达标,会用刷量的方式提高阅读量,这种数据看起来好看,其实没什么用,还可能被微信封号。
最后,代运营只是辅助,核心还是要自己掌握。可以跟代运营团队学习他们的运营方法,慢慢建立自己的运营能力。毕竟公众号是自己的资产,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最靠谱。
做公众号就像养孩子,急不来,得有耐心,更得有方法。内容策划要懂用户,粉丝增长要重质量,转化要讲技巧,数据要会分析,代运营要选对人。把这些环节都做好了,粉丝增长和高转化率自然就来了。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