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做个人公众号,熬了大半年,粉丝好不容易涨到几千,可一提变现就犯愁。广告接不到,带货没人买,打赏更是寥寥无几。你别光顾着怪平台流量少,也别总觉得是自己运气差。说句实在的,八成问题都出在内容定位上。重新起号前,这些关于内容定位的门道,你可得掰开了揉碎了弄明白。
🎯 内容定位跑偏,变现之路必卡壳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公众号粉丝量不算顶尖,可变现能力却强得吓人?反观自己的号,粉丝互动还行,就是没法转化成真金白银。这背后,内容定位是否精准,起着决定性作用。
内容定位不是简单地选个领域就完事。它得像一根线,把你的内容、粉丝和变现方式串起来。比如你想靠公众号卖护肤产品,却天天发娱乐圈八卦,粉丝倒是看得热闹,可谁会相信你推荐的护肤品?粉丝关注你是为了看八卦,不是来买东西的,变现自然卡壳。
还有些人犯的错更隐蔽。他们确实在一个领域里深耕,可定位太宽泛。就说写职场内容吧,又写应届生求职,又写管理层策略,还写职场人际关系。看起来内容很丰富,实际上哪类读者的需求都满足得不彻底。企业想投放招聘广告,觉得你的号不够精准;职场课程平台想合作,也觉得你的粉丝太杂。结果就是,想变现都找不到合适的合作方。
更要命的是,内容定位来回变。这个月跟风写短视频运营,下个月又跑去聊家庭教育。粉丝群体一直不稳定,刚积累点信任度,就被新的内容方向打破了。没有稳定的粉丝基础,变现就像在流沙上盖房子,根本立不住。
🔍 找准痛点,内容定位才有穿透力
很多人做内容定位,就盯着自己喜欢写什么,完全不管读者需要什么。这就好比开餐厅,只做自己爱吃的菜,不管顾客的口味,能有生意才怪。
你得先搞清楚,你的目标读者每天都在为哪些事头疼。是职场新人担心晋升慢?还是宝妈们发愁孩子挑食?这些实实在在的痛点,才是你内容定位的出发点。比如有个公众号专门讲 “职场新人如何高效汇报工作”,精准抓住了刚入职场的年轻人害怕和领导沟通的痛点,内容一出来就很受欢迎,后来靠卖相关课程赚了不少。
怎么找到这些痛点?别光靠自己瞎想。多去看看相关的论坛、社群,看看大家都在讨论什么问题;翻翻同类公众号的留言区,看看读者都在问什么;甚至可以直接做个小调研,问问身边符合目标群体特征的人,他们最想解决什么问题。
找到痛点后,你的内容还得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光说 “职场沟通很重要” 没用,读者想知道的是 “和领导沟通时,先说结果还是先说过程”“遇到意见不合,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痛点,有方法,这样的内容定位才有穿透力,才能让读者觉得 “这个号对我有用”,变现的时候他们才愿意买单。
🚀 差异化定位,避开同质化泥潭
现在做公众号,几乎每个领域都挤满了人。你要是和别人做一样的内容,很难出头。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得做出差异化。
差异化不一定是完全开辟一个新领域,有时候在同一个领域里,换个角度切入就行。就拿情感领域来说,大部分号都在讲 “怎么挽回前任”“如何维持婚姻”,有个号却专门讲 “单身女性如何过好一个人的生活”,角度一换,就和其他号区分开了,吸引了大量独立女性关注,后来靠接女性用品广告变现,效果非常好。
你的独特经历和视角,就是差异化的重要来源。比如你是个从大厂辞职开民宿的人,讲民宿运营就比那些只懂理论的人更有说服力。你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开民宿时遇到的奇葩客人、装修踩过的坑、怎么吸引回头客等,这些带着个人印记的内容,别人很难复制。
还有一种差异化是内容形式。别人都写长文分析,你可以做成图文并茂的清单;别人都发文字,你可以配上自己录制的音频解读。不同的形式能给读者带来新鲜感,也能让你的公众号在众多号里被一眼记住。
📌 结合自身优势,定位才能长久坚持
内容定位不是拍脑袋决定的,得和你自身的优势结合起来。不然就算这个定位再有前景,你写着写着也会觉得力不从心。
如果你是学法律的,那做法律科普类的内容就比去写美食测评有优势;如果你擅长画画,那用漫画形式做内容就比纯文字更有竞争力。发挥自己的优势,不仅能让你在创作时更轻松,还能让你的内容更专业、更有可信度。
你的兴趣也很关键。要是你对所选的内容领域完全没兴趣,只是觉得能赚钱,那很难坚持下去。内容创作是个需要持续输出的活儿,没有兴趣支撑,很容易半途而废。
有个朋友,本身是学心理学的,又对家庭教育特别感兴趣。她就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了一个 “用心理学解决家庭教育问题” 的公众号。因为既有专业知识打底,又有浓厚的兴趣,她写的内容既有深度又有温度,很快就积累了大量粉丝,后来开了线上课程,变现效果特别好。
🧐 小而美定位,比大而全更易变现
很多人一开始就想把公众号做得面面俱到,觉得覆盖的领域越多,吸引的粉丝就越多,变现机会也就越多。其实恰恰相反,小而美的定位,反而更容易变现。
就拿理财领域来说,你要是做 “全民理财攻略”,从股票、基金到保险、国债都讲,看起来覆盖很广,但很难做到专业精深。读者想了解具体的基金定投技巧,你可能只是泛泛而谈。而如果你的定位是 “月薪 5000 如何通过基金定投攒钱”,目标群体明确,内容也能更聚焦,读者觉得你讲的就是针对他的,信任度自然就高。
小而美的定位,还能让你的变现路径更清晰。比如定位 “职场新人穿搭”,可以直接对接服装品牌广告;定位 “小学生阅读指导”,可以卖相关的书籍和课程。目标越具体,合作方就越容易找到你,变现也就更顺畅。
别担心小定位会限制粉丝数量。再小的领域,只要你能做到极致,都能积累足够多的精准粉丝。这些精准粉丝的消费意愿和转化效率,可比那些泛泛的粉丝高多了。有个公众号专门讲 “如何挑选性价比高的钢笔”,粉丝也就几万,但因为粉丝都是钢笔爱好者,变现能力特别强,光靠带货就能月入过万。
✅ 重新定位前,做好这几步避坑
打算重新起号调整内容定位,可别急匆匆就开始写。先做好这几步,能帮你避开不少坑。
先复盘一下之前的号。看看哪些内容读者反馈还不错,哪些内容几乎没人看。从数据里找找规律,也许能发现之前定位的问题所在。比如之前写职场内容没人看,但偶尔写的副业赚钱内容却有很多转发,这可能就说明你的读者更关注副业相关的内容。
然后做个竞品分析。看看和你想做的定位类似的公众号,他们都在写什么,有哪些优点,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找到他们的短板,或许就是你的机会。比如很多讲减肥的公众号都在说运动和节食,你可以从 “健康饮食不节食也能瘦” 这个角度切入,做出差异化。
还要想清楚变现模式。别等内容做起来了才考虑怎么赚钱,在定位的时候就要把变现路径规划好。是靠广告?带货?还是卖课程?不同的变现模式,对内容定位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想靠带货变现,内容就得更偏向产品测评、使用体验等;想靠卖课程,内容就得更有深度,能体现你的专业度。
最后,小范围测试一下。先写几篇符合新定位的内容,发给身边的目标读者看看,听听他们的反馈。根据反馈再调整定位,比一上来就大规模推送要稳妥得多。
内容定位做好了,个人公众号变现就成功了一半。别再盲目跟风,也别凭感觉瞎写。重新起号前,花点时间把内容定位琢磨透,找对方向再发力,才能少走弯路,让公众号真正实现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