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众兴趣垂直领域:精准用户带来高转化
很多人做公众号总盯着大众领域,结果卷到飞起还不赚钱。其实一些小众兴趣领域早就有人闷声发财了。比如 “复古胶片机维修” 这个领域,看起来受众窄,但关注的人都是真有需求的。一台胶片机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用户愿意为维修花几百块。有个做这个领域的公众号,粉丝才不到 5 万,靠接维修订单和推荐配件,每个月稳定收入 3 万以上。
还有 “手工皮具定制” 相关的公众号,不用做全品类,专门聚焦 “植鞣皮钱包” 就行。这类用户对工艺和材质特别在意,公众号只要持续分享制作过程、皮料知识,很容易建立信任。有位运营者通过公众号引流到微信,客单价最低 800 元,每月成交 20 - 30 单,加上定制佣金,收入比上班强多了。
小众兴趣领域的关键是 “够垂直”。别想着覆盖整个兴趣圈,比如做 “汉服” 不如做 “明制汉服配饰”,做 “露营” 不如做 “轻量化单人露营装备”。精准定位后,用户搜索相关关键词时更容易找到你,而且这些用户几乎不会取关,因为很难找到替代账号。
📚 专业技能细分指导:高客单价撑起收益
专业技能类公众号很多,但细分到某一具体技能的很少。就说 “Excel 数据可视化”,很多人学 Excel,但专门教怎么把数据做成高级图表的很少。有个公众号每天发一个实用案例,比如 “用 Excel 做动态销售仪表盘”,吸引了大量职场人。他们推出的 99 元课程,卖了 1 万多份,光这一项收入就过百万。
“短视频脚本拆解” 也是个好方向。现在做短视频的人多,但能写出好脚本的少。公众号不用教全平台运营,就专注 “抖音剧情类短视频脚本”,分析爆款结构、台词设计。积累一定粉丝后,推出 1999 元的一对一脚本指导,每月接 10 个客户,收入就有 2 万。
这类领域要注意 “实用性”。用户关注你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内容必须能直接套用。比如教 PS 不如教 “电商主图修图技巧”,教写作不如教 “小红书爆款标题公式”。越具体,用户付费意愿越强。而且专业技能领域的用户复购率高,学会一个技能后,会继续学相关的,很容易形成长期收益。
👨👩👧👦 特定人群服务领域:需求稳定变现快
针对特定人群的公众号,只要抓住他们的核心需求,赚钱不难。“0 - 3 岁早产儿护理” 就是个典型。早产儿家长焦虑感强,对专业知识需求迫切。有个公众号由儿科医生运营,分享护理要点、喂养指南,粉丝不到 3 万,却能靠卖定制护理手册(99 元 / 本)和对接高端月嫂(抽成 20%),月入 2 - 3 万。
“中老年智能手机使用” 也很有潜力。很多老人不会用健康码、网上挂号,子女又没时间教。公众号用图文 + 视频的形式,一步步教操作,比如 “怎么用微信挂号看病”“怎么查社保缴费记录”。吸引粉丝后,对接老年旅游团、适老化改造服务,佣金相当可观。有运营者靠这个,每月稳定收入 1.5 万以上。
特定人群领域要 “共情”。得站在目标人群的角度想问题,比如早产儿家长怕孩子发育慢,中老年怕被时代淘汰。内容要体现出理解和关怀,而不只是硬邦邦的知识。变现方式要贴合他们的需求,比如早产儿家长需要医疗资源,中老年人需要便利服务,对接这些资源比单纯卖货效果好。
🏠 地域化本地服务领域:竞争小且粘性高
很多人忽略了地域化公众号的潜力,其实本地领域竞争小,用户粘性还高。“上海老洋房租赁” 这个号,专门分享上海各区老洋房信息,附带周边配套、历史故事。粉丝虽然只有 1 万多,但都是有租房或买房需求的高收入人群。他们靠中介佣金,每成交一单能赚 5 - 10 万,一年成交几单就够了。
“成都社区团购团长服务” 也很有意思。现在社区团购火,但团长缺方法。这个公众号教团长怎么拉群、怎么选品、怎么搞秒杀活动。吸引大量团长后,对接供应商,每推荐一个产品给团长,就能拿销售额 5% - 10% 的提成。成都有 2 万多团长,哪怕只有 1000 个团长用他们推荐的产品,每月也能有稳定收入。
地域化领域要 “接地气”。内容得有本地特色,比如上海老洋房要讲背后的历史,成都团购要结合本地人的消费习惯。变现可以结合本地资源,比如房产中介、本地特产、生活服务。而且本地用户更容易线下互动,搞个粉丝见面会、团购活动,能进一步增强粘性。
🔍 新奇特资讯解读领域:流量快变现灵活
新奇特资讯类公众号只要选对方向,很容易起量变现。“跨境电商小众选品” 这个号,每天分享国外流行但国内还没火的产品,比如 “宠物自动梳毛器”“户外便携咖啡机”。吸引了大量做跨境电商的商家,他们推出的选品数据库(199 元 / 年),卖了 5000 多份,收入近百万。
“AI 工具实用教程” 也是个风口。现在 AI 工具多,但很多人不知道怎么用。公众号专门讲 “AI 怎么写短视频文案”“AI 怎么设计 logo”,粉丝增长很快。他们接 AI 工具的推广,一个广告几千块,每月能接 10 多个,收入相当不错。
这类领域要 “追热点但不盲从”。别什么火就写什么,要聚焦一个方向,比如跨境电商就只讲选品,AI 就只讲实用工具。变现方式灵活,除了广告,还能卖相关资料、搞培训。而且新奇特资讯传播快,容易被转发,涨粉速度比其他领域快很多。
💼 职场细分服务领域:需求刚性收益稳
职场领域很大,但细分后机会更多。“应届生国企备考” 这个公众号,专门分享国企招聘信息、笔试面试技巧。应届生找工作焦虑,愿意为上岸付费。他们推出的备考资料(59 元 / 份)和面试辅导(500 元 / 次),每年毕业季能赚 10 多万。
“自由职业者社保规划” 也很有市场。现在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多,但社保怎么交、个税怎么算都是难题。公众号讲清楚这些问题后,对接社保代缴平台,每推荐一个用户能赚 50 - 100 元。有个号粉丝 2 万多,每月能推荐 200 多个用户,收入 1 - 2 万。
职场细分领域要 “解决痛点”。应届生的痛点是找稳定工作,自由职业者的痛点是社保和税务。内容要直接给出解决方案,比如国企备考资料要包含真题,社保规划要附上报缴流程。这类用户需求刚性,只要能帮他们解决问题,付费意愿很强,而且每年都有新用户进入,收益比较稳定。
其实公众号赚钱的关键不是粉丝多,而是精准。上面这些领域能闷声发财,就是因为选对了方向,抓住了小众但有需求的用户。做公众号前,先想清楚自己能对接什么资源,能解决什么具体问题,再去定位领域,成功率会高很多。别总想着做大而全,小而美反而更容易赚钱。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