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公众号赚钱的大学生,先别着急注册账号。我见过太多同学一腔热血开号,写了半个月没粉丝没收益就放弃了。其实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现状 —— 你可能要实习,可能要考研,时间本来就碎,必须找到 “轻启动、能复用现有资源” 的路子。
📌 先定好位:用实习 / 考研标签降低竞争
很多人开公众号总想着 “做个大而全的号”,这根本不现实。大学生最该利用的是自己正在经历的事 —— 比如你在大厂实习,那 “实习干货” 就是天然标签;你在准备考研,“某专业考研笔记” 就是精准定位。
我之前带过一个学妹,她在互联网公司做运营实习,每天把带教老师教的 “Excel 快捷键”“会议纪要模板” 整理成图文,再加上自己踩过的 “汇报坑”,3 个月就攒了 2000 多粉。这些粉丝全是想进互联网行业的学生,后期接实习内推广告特别顺。
要是准备考研就更简单了。不用追求 “所有专业都覆盖”,就聚焦你考的学校和专业。比如 “XX 大学新传考研”,内容可以是你整理的参考书笔记、每周复习计划、甚至是背书时发现的 “记忆口诀”。这类号粉丝粘性极高,因为目标用户和你高度重合。
记住,定位越具体越好。“大学生干货” 不如 “二本生逆袭 985 考研”,“实习分享” 不如 “文科生进外企实习”。精准定位能让你一开始就避开和大号竞争,还能自然吸引愿意为你付费的用户。
✍️ 内容创作:把实习 / 考研日常变成素材库
别觉得写公众号要 “绞尽脑汁”,其实你的实习和考研过程本身就是素材。关键是 “把做事的过程转化成内容”,既省时间又真实。
实习党可以这么做:每天花 10 分钟记 “实习日志”。比如今天学了 “如何写活动策划案”,就整理成 “3 个新手必学的策划案框架”;帮领导做了 “用户画像分析”,就写 “实习生如何用 1 小时搞定用户画像(附模板)”。这些内容不用华丽,能解决同阶段学生的问题就行。我认识个同学,把实习时整理的 “简历优化技巧” 做成系列,每篇都带自己修改前后的简历对比,后来直接开了简历修改的小副业。
考研党更有优势。你的复习笔记就是最好的内容。比如背单词时总结的 “高频熟词僻义表”,做真题时发现的 “阅读干扰项规律”,甚至是 “考研期间如何平衡作息” 这种生活类内容,都有人看。有个考上北师大的学长,把自己用的 “思维导图复习法” 写成图文,附带自己画的专业课思维导图,后期卖打印版笔记,光这一项就赚了小一万。
内容形式别太死板。文字累了就发语音,比如 “考研人每周复盘语音”;时间紧就发图文卡片,把重点做成清单。核心是让用户觉得 “你和我一样在经历这件事,你的经验我能用”。
📈 涨粉技巧:低成本撬动精准流量
大学生没预算投广告,涨粉得靠 “借力”—— 利用你已经接触的场景和平台。
先抓 “私域流量”。你的微信好友、班级群、实习群、考研群,都是第一批种子用户。别硬发广告,比如在考研群里可以说 “最近整理了 XX 专业近 5 年真题答案,需要的可以搜我公众号自取”。实习群里就分享 “今天整理的实习报告模板,公众号回复‘报告’就能领”。这些用户本来就信任你,更容易变成活跃粉丝。
再用 “平台联动” 引流。小红书、知乎、B 站都是免费流量池。比如你公众号发了 “考研英语阅读技巧”,就把核心观点提炼出来,配上笔记照片发小红书,结尾加 “完整技巧和真题案例在公众号 XX”。知乎上搜 “XX 专业考研难吗”“实习生怎么快速上手” 这类问题,用自己的经历回答,最后引导 “更多细节在公众号”。注意别硬广,平台会限流,重点是 “先提供价值再引导”。
还有个冷门技巧:和同量级账号互推。比如你做实习分享,就找做简历指导的号;你做考研,就找做考研英语的号。每周互相在公众号推一次,比如 “给大家推荐个我常看的考研政治号,他们的时政总结特别清楚”。这种方式成本为零,还能交换精准粉丝。
别追求 “一天涨 1000 粉”,大学生公众号前期能保持 “每周涨 100-200 精准粉” 就很好。粉丝不在多,在 “对你的内容有需求”。
💰 变现方式:从 0 到 1 赚钱的 3 个阶段
公众号赚钱不是一蹴而就的,得按粉丝量和影响力分阶段来,正好匹配你实习或考研的节奏。
500-2000 粉:靠 “轻服务” 起步
这个阶段别想着接广告。可以卖 “低成本虚拟产品”,比如你整理的实习资料包、考研笔记电子版,定价 9.9-19.9 元。有个同学把自己的 “考研英语作文模板” 做成 PDF,靠朋友圈和群聊推荐,一个月卖了 300 多份。也能做 “小服务”,比如帮低年级学生改简历(30 元 / 份)、分享考研院校信息(10 元 / 次咨询)。这些事花不了太多时间,还能快速积累变现经验。
2000-10000 粉:接广告 + 带货
粉丝过 2000,就可以申请公众号的 “流量主”,用户点一次广告能赚 0.1-1 元,虽然不多,但积少成多。更重要的是接 “垂直广告”,比如实习类账号可以接求职 APP、线上实习招募的广告,考研类账号可以接考研资料、文具的广告。广告费用一般按 “粉丝数 ×0.1-0.3” 算,比如 5000 粉的号,一条广告能赚 500-1500 元。
带货的话,优先选 “学生刚需品”。比如考研党可以带考研真题、背书笔记本;实习党可以带职场新人必备的 U 盘、文件夹。通过公众号 “商品卡片” 功能添加,用户购买后能赚佣金,不用自己囤货发货。
10000 粉以上:做知识付费
到这个阶段,你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力。可以把经验做成 “系统化课程”,比如 “30 天实习逆袭计划”“考研最后 3 个月冲刺指南”,定价 99-199 元。课程不用太复杂,用语音 + PPT + 资料包的形式就行。有个做 “二本考研” 的博主,把自己从二本考上 985 的经验做成课程,卖了 500 多份,光这一项就赚了近 10 万。
⏰ 平衡术:别让公众号影响实习 / 考研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 要是因为运营公众号耽误了实习或考研,就得不偿失了。分享 3 个时间管理技巧。
固定 “运营时间”。比如每天睡前花 30 分钟写内容,每周日花 2 小时排版和回复消息。别碎片化运营,不然很容易分心。实习或考研忙的时候,可以提前写好 3-5 篇内容存着,用公众号的 “定时发送” 功能,避免断更。
学会 “内容复用”。比如你实习时写的周报,稍微改改就能变成公众号文章;考研做的错题总结,拍照配文字就是一篇干货。别为了公众号单独 “创造内容”,而是 “把已做的事转化成内容”。
设定 “优先级”。如果某周要赶实习报告,或者要模拟考试,就发一篇简单的 “碎碎念”,告诉粉丝 “这周太忙,下周给大家更 XX 干货”。真实比硬撑更能获得理解,粉丝不会因为一次简单更新就取关。
其实大学生做公众号,最大的优势不是时间,而是 “真实感”—— 你正在经历的实习、考研,本身就是用户想看的内容。不用追求完美,先开号、先输出,边做边调整。等你实习结束或者考上研,可能会发现,这个公众号不仅赚了钱,还成了你的 “另一份履历”。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