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公众号文章被折叠的情况越来越常见,很多运营者都很头疼。这背后其实是微信算法在起作用。那微信算法到底是怎么判断并折叠文章的呢?今天就来好好唠唠。
📌 折叠规则:两条内容的生死线
微信订阅号改版后,每个公众号最多直接显示两条内容,其他的副稿就被 “收起” 了。这意味着,如果你每天发很多条,后面的文章基本就没人看了。就像有些大号,以前每天发好几条,广告放在后面几条,现在这招可不管用了,因为用户根本看不到。
而且,头图的影响力也降低了。现在头条和次条都是标题加右置的正方形小头图,常读用户和星标用户才能看到大图。要是头图尺寸不合适,内容都被裁掉了,那吸引力可就大打折扣。还有摘要也不显示了,标题就得挑起 “讲明白” 和 “吸引人” 的双重任务。
👥 用户互动:算法的核心指标
用户互动数据对文章的推荐和避免被折叠可太重要了。阅读量、点赞、在看、评论、转发这些数据,都是算法判断文章质量的关键。比如说,转发和评论就比阅读量更能体现用户对文章的认可,也更容易让文章被推荐。
像深圳新闻网的公众号,通过在留言区和用户互动,回复网友评论,还创作表情包,让留言区变得很热闹。结果阅读量和粉丝数都大幅增长,单篇文章的阅读量能达到 3 万 +,粉丝数也涨到了 114.4 万。这就是通过提升用户互动来避免文章被折叠的成功例子。
✨ 原创性:算法的 “雷达”
微信对原创内容的保护力度很大,原创文章更容易被推荐,而低质量或抄袭的内容就很容易被折叠。微信会通过技术手段检测文章的原创性,比如和已有的文章进行比对。2018 年,微信公众平台就拦截了超过 13 万篇涉嫌抄袭的文章。
所以,运营者一定要重视原创内容。要是实在没时间写原创,也可以对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加入自己的观点和分析,避免被判定为抄袭。而且,原创声明也很重要,它能让微信更快地识别你的文章是原创的。
⏰ 推送时间和频率:影响用户习惯
推送时间和频率也会影响文章是否被折叠。固定的推送时间能培养用户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在特定时间想到你的公众号。比如说,央视新闻的公众号,推送时间主要集中在 5:30 - 6:30、7:00 - 8:00、22:00 - 23:00 这几个时间段,这和用户的闲暇时间相吻合,所以阅读量一直很高。
但推送频率也不能太高,不然用户会觉得被打扰,反而容易取关。服务号一个月只能推送四次,就得更精心地策划内容。要是推送时间不固定,今天早上推,明天晚上推,用户就很难养成阅读习惯。
🎯 用户画像:精准匹配是关键
微信会根据用户的兴趣和行为来推送文章,这就是用户画像的作用。如果文章的受众不匹配,即使内容优质,也可能被折叠。比如说,一个科技类公众号,要是发了很多娱乐八卦的内容,就会让用户觉得不专业,阅读量也会下降。
所以,运营者要了解自己的目标用户,优化内容以符合他们的需求。可以通过公众号后台的数据,看看用户的年龄、性别、地域、兴趣等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调整内容方向。像深圳新闻网的公众号,用户以 26 - 35 岁的年轻人为主,他们就用年轻化的表达方式和互动策略,吸引了大量用户。
🚀 应对策略:让文章远离折叠
说了这么多,运营者该怎么应对呢?首先,要把重点放在前两条内容上,优化标题和头图,提高打开率。其次,要加强和用户的互动,鼓励他们点赞、评论、转发。还可以通过星标公众号、设置固定推送时间等方式,提高用户的粘性。
另外,要重视原创内容,避免抄袭和低质量内容。要是内容实在不够,可以多和其他公众号合作,互相转载优质内容。同时,也要关注微信算法的更新,及时调整运营策略。
总之,微信算法的核心就是为用户提供优质、精准的内容。运营者只有了解算法的规则,优化内容和运营策略,才能让文章远离折叠,获得更多的流量。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