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广告坑 —— 血的教训要记牢
刚做公众号那会儿,总觉得有广告找上门就是好事。粉丝刚过万,就迫不及待接了个美妆产品推广,结果推文发出去第二天,后台全是骂声。有粉丝说买了同款面霜烂脸,有粉丝截图说产品成分表造假。更气人的是,联系广告主退款,对方直接拉黑了微信。那一次,掉了 2000 多粉,号差点做不下去。
还有个朋友更惨。接了个网贷 APP 的广告,文案里吹得天花乱坠,说 “秒批 5 万,利息低至 0.01%”。结果粉丝借款后发现实际年利率超过 36%,被催收的电话打到崩溃。最后粉丝集体举报,公众号直接被限流半个月。这种擦边球的金融产品,哪怕给再多钱都不能碰,真的会砸掉自己的招牌。
最常见的坑其实是 “货不对板”。有个母婴号主接了儿童绘本的广告,样品看着印刷精美,结果粉丝收到的是盗版书,字迹模糊还掉页。广告主把责任推给快递,说运输过程损坏,最后不了了之。号主只能自己掏钱给粉丝补发正版,里外里亏了好几万。这种看似 “安全” 的实物产品,一样藏着陷阱。
🕵️ 筛选广告主第一步 —— 把好 “背景调查” 关
别信广告主发过来的那些光鲜亮丽的资料。他们给的营业执照可能是 PS 的,品牌故事可能是编的。我现在接广告前,一定会先查三个地方: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看看有没有经营异常;黑猫投诉,输入品牌名看看投诉量;天眼查,查有没有法律诉讼记录。前阵子有个保健品广告找过来,天眼查一看,这家公司半年内被起诉了 17 次,全是虚假宣传,直接拉黑没商量。
还要看对方的合作案例。让广告主提供近 3 个月的投放记录,重点看那些和你粉丝画像相似的账号。如果发现他们在多个号上投放的文案不一样,甚至数据异常(比如点赞数是阅读量的 20% 以上),大概率是刷的假数据。这种广告主,合作后很可能会要求你也刷数据,不配合就扣尾款。
更重要的是亲自测试产品。食品类的自己吃一周,化妆品在耳后试三天,课程类的花点钱买个体验课。上次有个英语课程广告,说 “30 天开口说流利英语”,我报了体验课,老师全程念 PPT,果断拒了。粉丝不是傻子,你自己都不用的东西,怎么可能说服他们买?
💰 钱给得多不一定是好事 —— 警惕 “高佣金” 陷阱
圈内有个潜规则:佣金超过 30% 的产品,一定要加倍小心。正常情况下,正规品牌的推广佣金在 10%-20% 之间。那些给 50% 甚至 80% 佣金的,要么产品成本极低(比如成本几块钱的面膜卖 99),要么就是靠拉人头返利的传销模式。
有个美妆号主跟我吐槽,接了个微商品牌的广告,佣金给 60%,结果推完发现,所谓的 “大牌平替” 其实是三无产品。更恶心的是,合同里藏了条款,说 “若 30 天内退货率超过 10%,要倒扣服务费”。最后退货率高达 40%,不仅没赚到钱,还倒赔了几千块。
还有些广告主会玩 “阶梯报价” 的套路。一开始说 “阅读量 1 万以下给 5000,1 万以上给 1 万”,等你发出去数据不错,他们就找各种理由压价,说 “粉丝互动率不够”“转发量不达标”。所以合同里必须写死报价标准,每一条都要具体化,别给他们留空子钻。
📝 签合同要抠字眼 —— 这些条款必须加
别信口头承诺,所有约定都要写进合同里。我现在用的合同模板,光是 “违约条款” 就列了 8 条。比如 “若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广告主需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并赔偿账号因此产生的粉丝流失损失(按每粉 5 元计算)”。
一定要加 “内容审核权” 的条款。有些广告主会给你一份 “必须全文发布” 的文案,里面可能藏着虚假宣传的词。合同里必须写 “乙方(你)拥有最终内容审核权,可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平台规则的内容进行修改或拒绝发布”。上次有个教育机构的文案里有 “保过” 字样,我直接删掉了,对方想扯皮,我甩合同给他看,立马怂了。
还有 “数据追踪期” 也很重要。约定发布后 7 天内,广告主必须配合处理粉丝投诉。超过这个时间,哪怕出了问题也跟你没关系。有个朋友接了个家电广告,15 天后有粉丝说产品爆炸了,广告主想让他承担责任,幸好合同里写了 “10 天追踪期已过,乙方不承担连带责任”,才没惹上麻烦。
🤝 优质广告主长这样 —— 认准这几个特征
真正的好广告主,会主动提供产品质检报告、资质证书,甚至会跟你聊粉丝画像。上次有个童书品牌找过来,不仅寄了全套样书,还发了一份详细的 “用户画像匹配表”,分析他们的读者和我的粉丝重合度有 80%。合作过程中,他们主动说 “如果粉丝反馈不好,我们可以配合做退换货,费用我们承担”。这种合作才让人放心。
他们不会催你 “马上发”。急着要你当天定稿、第二天就发的,大概率有问题。正规品牌会提前一周以上沟通,给你足够的时间了解产品。我合作过的一个母婴品牌,提前半个月就寄了样品,还安排了产品经理和我视频,解答各种疑问。
还有个细节,优质广告主会关注 “长期合作”。他们不会只投一次就消失,而是会定期反馈投放效果,甚至会根据你的粉丝反馈优化产品。有个护肤品品牌,第一次合作后收集了我粉丝的建议,三个月后带着改进版产品再来,还主动提高了报价,说 “上次合作的数据很好,粉丝粘性高”。
📈 长期主义才是王道 —— 粉丝比短期收益重要
做公众号 5 年,现在接广告越来越 “挑”。粉丝不到 10 万的时候,一个月接 5-6 个广告;现在粉丝 50 万,一个月最多接 2 个。不是没广告找,是大部分都被我拒了。有些广告主说 “给你 10 万,发一条就行”,但一看产品和我的账号定位完全不符,果断拒绝。
粉丝是慢慢攒起来的,丢起来却很快。有个情感号主,为了接一个游戏广告,硬是把文案写成 “情侣必玩的 10 款游戏”,结果粉丝觉得 “变味了”,一周掉了 5 万粉。后来他花了半年时间才缓过来,再也不敢乱接广告了。
其实算笔账就明白了:一个 10 万粉的账号,接一条不合适的广告,掉粉 10% 就是 1 万粉,按现在的市场价,重新涨 1 万粉至少要花 2 万块。而一条广告最多赚 1 万,明显得不偿失。保住粉丝,才能有长期饭票。
现在每次接广告前,我都会在粉丝群里发个小调查,问问大家对这类产品的接受度。虽然麻烦点,但能避免很多问题。记住,粉丝才是公众号的根,把根保住了,钱自然会来。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