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公众号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能写出爆款、快速涨粉的却没几个。很多人以为靠 AI 随便写写就能出结果,其实大错特错。今天就结合我 10 年的运营经验,聊聊怎么用 AI 写出能火的文案,以及公众号涨粉的核心逻辑 —— 全是能直接落地的干货,看完照做至少能少走半年弯路。
📌 用 AI 写爆款文案,第一步不是打开工具而是 “做功课”
很多人拿到 AI 工具就直接让它写 “一篇公众号爆款文案”,结果出来的东西要么像白开水,要么全是套话。这不是 AI 不行,是你没给它 “方向”。爆款文案的核心是 “戳中用户”,AI 只是帮你高效表达的工具,前期的用户洞察和需求挖掘必须自己做透。
先搞清楚你的公众号定位。是职场干货、母婴育儿还是情感倾诉?不同定位的用户在意的点天差地别。比如职场号用户,更关心 “3 分钟搞定汇报”“工资翻倍的 5 个技巧” 这种能直接带来利益的内容;而情感号用户,更吃 “被领导当众批评后,我学会了和自己和解” 这种有情绪共鸣的故事。你可以用 AI 工具先分析同类爆款账号 —— 把近 30 天的 10 万 + 文章标题和开头复制到 AI 里,让它总结 “高频关键词” 和 “用户痛点方向”,这一步能帮你快速找到用户真正关心的事。
再就是明确 “这篇文案要达到什么目的”。是让用户点赞转发,还是引导关注,或者是卖货?目的不同,AI 的写作侧重点完全不一样。想让用户转发,就得在文案里埋 “社交货币”—— 比如 “转发这篇给闺蜜,下周一起去领免费体验课”;想引导关注,就要在文末留 “钩子”——“关注后回复【模板】,领取我整理的 30 套爆款标题公式”。把这些目的明确告诉 AI,它才能写出有 “攻击性” 的文案。
最后别忘了给 AI “贴标签”。直接说 “写一篇育儿文案” 太笼统,你可以这样提要求:“假设你是有 5 年经验的育儿博主,风格亲切像邻居妈妈,用 3 个真实案例讲清楚‘2 岁宝宝挑食怎么办’,结尾要让妈妈们觉得‘有办法了’。” 标签越具体,AI 写出来的内容越贴近 “爆款相”。
✍️ 用 AI 写出 “让人想读” 的文案,这 3 个技巧必须会
光有方向还不够,文案得 “抓眼”“抓心” 才行。很多人用 AI 写文案,出来的东西像说明书 —— 没错,但没人看。这时候就得用些 “小手段”,让 AI 写出的内容有 “人味儿”。
第一个技巧是 “让 AI 模仿爆款结构”。你有没有发现,很多 10 万 + 文案结构都很像?比如 “开头讲故事 + 中间讲方法 + 结尾给福利”,或者 “提出问题 + 分析原因 + 给出方案”。你可以找 3 篇同领域的爆款文案,把结构拆解出来 —— 开头用了多少字,有没有提问,中间分了几点,结尾有没有引导动作。然后告诉 AI:“按这篇文案的结构来写,开头用一个读者熟悉的场景提问,中间分 3 点,每点加一个小例子,结尾让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结构对了,至少成功了一半。
第二个技巧是 “逼着 AI 用‘短句子’”。AI 很容易写长句子,一堆修饰词堆在一起,读起来特别累。你可以在指令里明确要求:“每句话别超过 20 个字,少用‘的、地、得’,多用人称代词‘你’‘我’。” 比如原来 AI 写 “很多职场人在面对领导突然布置的紧急任务时,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你让它改成 “领导突然派紧急任务,你是不是慌了?” 是不是瞬间就有 “对话感” 了?读者看着就像你在跟他聊天,自然愿意读下去。
第三个技巧是 “用 AI 制造‘情绪波动’”。人都是感性的,能让人记住的文案,一定是带情绪的 —— 可能是愤怒、感动,也可能是焦虑、期待。你可以让 AI 在文案里 “先抑后扬”:比如写职场内容,开头可以说 “你是不是每天加班到 10 点,工资却没别人高?”(制造焦虑),中间讲方法,结尾说 “按这个方法做,我同事上个月准时下班,还拿了绩效奖”(带来希望)。也可以让 AI 加一些 “细节描写”,比如写育儿文案,不说 “宝宝挑食很麻烦”,而是 “你端着碗追了半小时,宝宝一口没吃,最后你把碗一摔,自己坐在沙发上掉眼泪”—— 这种场景一出来,妈妈们瞬间就有共鸣了。
🎯 用 AI 抓准 “传播点”,让文案自己 “跑起来”
爆款文案的核心是 “能传播”—— 用户愿意转发到朋友圈、发给朋友。但很多人写文案只想着 “写完就行”,根本没考虑 “为什么别人要转”。用 AI 写文案时,一定要在指令里加入 “传播设计”。
首先要让 AI 埋 “转发理由”。用户转发不是因为你写得好,是因为转发能给他们带来 “好处”—— 可能是显得自己有见识,比如 “原来这么简单,分享给需要的人”;可能是表达态度,比如 “这篇说到我心坎里了,你们也看看”;也可能是帮朋友,比如 “我闺蜜正愁这个问题,转发给她”。你可以告诉 AI:“在文案中间加一句适合转发的话,比如‘如果你身边也有总熬夜的人,转发给他提醒一下’。” 甚至可以直接让 AI 写 “转发语”,放在文末:“觉得有用的话,点个赞 + 在看,转发给同事吧,一起少加班~”
其次是 “用 AI 制造互动钩子”。评论区热闹的文案,更容易被平台推荐。你可以让 AI 在文末设计一个简单的互动问题,比如写职场文案就问 “你最近遇到最头疼的工作问题是什么?评论区聊聊”;写育儿文案就问 “你家宝宝有什么让你崩溃又好笑的瞬间?我先来”。还可以让 AI 在文案里留 “悬念”,比如 “最后一点最关键,但我先不说,看到文末的人才能知道”—— 这种小技巧能提高完读率,而完读率高的文案,平台给的流量也会更多。
另外,别忘了 “让 AI 结合热点”。热点自带流量,但不能硬蹭。你可以用 AI 先分析热点和自己领域的 “结合点”—— 比如高考后,教育类账号可以写 “高考不是终点,这 3 个能力比分数更重要”;职场类账号可以写 “当年高考失利的人,现在过得怎么样?” 让 AI 把热点事件当开头,比如 “今天高考成绩出来,有人欢喜有人愁。其实我想说,就算没考好,也不影响你后来发光”,这样既借了热点的势,又不显得突兀。
📈 公众号涨粉的核心:内容是 “地基”,但 “曝光” 才是关键
写好了爆款文案,只是涨粉的第一步。很多人文章写得不错,但阅读量一直上不去,就是因为 “没人看到”。公众号涨粉的逻辑很简单:让更多精准用户看到你的内容,并且觉得 “关注你有用”。
先说说 “内容涨粉” 的核心。用户关注你,是因为 “你能持续提供他需要的东西”。所以光有一篇爆款不够,得有 “内容体系”。你可以用 AI 帮你规划 “内容日历”—— 比如职场号,周一写 “效率技巧”,周三写 “人际关系”,周五写 “副业赚钱”,每周固定一个主题,用户就知道 “关注你能稳定拿到这些干货”。还可以让 AI 帮你做 “系列内容”,比如 “30 天职场逆袭计划”,每天更新一篇,用户为了看后续,自然会关注。
更重要的是 “让新用户一眼看到你的价值”。很多公众号的简介和菜单栏做得一塌糊涂 —— 用户点进来,不知道你是干嘛的,能给什么好处,自然不会关注。你可以用 AI 优化简介:别写 “分享职场干货”,改成 “每天 5 分钟,教你搞定工作还不加班,已帮 1000 人提升效率”。菜单栏也一样,别放 “关于我们”,直接放 “免费领资料”“往期爆款”“咨询入口”—— 用户点进来,一眼看到 “能拿到什么”,关注意愿才会高。
另外,“在文案里引导关注要自然”。别硬邦邦地说 “关注我”,可以用 “钩子” 引导。比如文末说 “这些方法我整理成了详细的表格,关注后回复【效率】就能领”;或者 “明天我会讲‘怎么和领导提涨薪’,关注后不会错过”。用 AI 写文案时,直接让它把引导语融进去,比如在讲完一个方法后加一句 “更多细节我放在了公众号的资料里,关注后就能看”,这样既不突兀,又能提高关注率。
🚀 外部引流:让爆款文案 “走出” 公众号,带来更多新粉
公众号本身的流量有限,想快速涨粉,必须 “走出去”—— 把爆款文案发到其他平台,引流回公众号。这一步做好了,涨粉速度能翻好几倍。
首先要选对 “引流平台”。不同平台的用户习惯不一样,比如小红书用户喜欢看 “图文笔记”,抖音用户喜欢 “短平快的视频”,知乎用户喜欢 “有深度的回答”。你可以用 AI 把公众号文案改写成适合不同平台的形式:发小红书,就让 AI 写成 “标题 + 3 个要点 + emoji” 的格式,比如 “✅3 个方法搞定宝宝挑食!亲测有用|附食谱”;发知乎,就让 AI 写成 “问题 + 详细分析 + 案例” 的回答形式,结尾引导 “完整食谱在我公众号,关注后回复【挑食】就能领”。
其次是 “抓住平台的流量规则”。比如小红书的流量和 “关键词” 有关,你可以让 AI 在笔记里加入高频关键词,比如育儿类加 “宝宝挑食怎么办”“新手妈妈”;知乎的流量和 “回答排名” 有关,让 AI 写回答时,开头就直击问题,中间多举真实案例,结尾引导互动 —— 排名上去了,看到的人自然多。还有一点很重要:在其他平台留公众号信息时,别直接放二维码,用 “谐音” 或 “暗号”,比如 “公主号搜‘职场小助手’”,避免被平台限流。
另外,“和同类账号互推效果更快”。找粉丝量差不多、用户重合度高的账号,互相推荐 —— 你在他的文章里露个脸,他在你的文章里露个脸。用 AI 写互推文案时,要突出对方的价值,比如 “我最近发现一个超棒的育儿号,里面的‘宝宝辅食食谱’特别实用,关注后回复【辅食】就能领,宝妈们快去看看”。互推时,最好选双方的 “流量高峰时段” 发布,比如晚上 8-10 点,这时候用户活跃度高,看到的人更多。
🔄 数据复盘:用 AI 优化内容,让涨粉 “越来越顺”
很多人涨粉靠运气 —— 写出一篇爆款,涨一波粉,之后又没动静了。真正能持续涨粉的人,都懂得 “复盘优化”—— 用数据找到规律,让 AI 按规律写内容,这样爆款才会越来越多。
先看 “哪些内容容易火”。打开公众号后台,看 “图文分析”—— 找出阅读量、在看数、转发数高的文章,让 AI 总结它们的共同点:是标题里带了 “怎么办”“揭秘”,还是内容里用了故事、案例?比如发现 “带具体数字的标题” 更容易火,之后就让 AI 写标题时必须加数字,比如 “3 个方法”“7 天见效”。如果发现 “开头讲故事的文章” 完读率高,就固定让 AI 用故事开头。
再看 “用户喜欢在什么时间看”。在后台看 “用户分析” 里的 “活跃时间”,比如你的用户主要在晚上 7-9 点活跃,那就在这个时间发文。用 AI 规划发文时间时,甚至可以提前写好文案,设置定时发送 —— 别小看时间,同一篇文章,在活跃时段发,阅读量可能差一倍。
还要 “优化引流效果”。如果发现某篇文案在小红书引流效果好,就让 AI 多按这个风格写;如果发现 “领资料” 的引导关注率高,就多准备资料,比如把文案里的方法整理成 PDF、表格,作为关注福利。用 AI 分析 “哪些福利用户更喜欢”—— 如果 “职场模板” 领的人多,就多做这类资料;如果 “育儿课程” 领的人少,就换成 “宝宝辅食食谱”。
另外,“用户评论要及时回复”。评论区是了解用户需求的好地方 —— 很多用户会在评论区问 “能不能讲讲 XX 问题”,这些都是绝佳的内容素材。你可以让 AI 把高频问题整理出来,直接作为下一篇文案的主题。回复评论时,用 AI 生成 “亲切的口语化回复”,比如用户说 “这个方法试过,没用”,就回复 “是不是步骤没做对呀?可以说说你是怎么试的,我帮你看看”—— 互动越多,用户粘性越高,平台也会给更多流量。
💡 最后说句大实话:AI 是工具,但 “用心” 才是爆款和涨粉的核心
说了这么多 AI 的技巧,其实想让公众号涨粉,最根本的还是 “你有没有真心想帮用户解决问题”。AI 能帮你提高效率,写出更顺的文案,但它替代不了你对用户的理解,替代不了你对内容的用心。
比如,你看到用户在评论区说 “孩子总是哭闹,不知道怎么办”,与其让 AI 随便写一篇 “宝宝哭闹解决方法”,不如自己先想想 “这些妈妈真正焦虑的是什么”—— 可能不是方法,是 “自己是不是没做好妈妈”。这时候让 AI 写文案时,多加入一些共情的话:“我知道你抱着哭闹的宝宝,自己也偷偷掉过眼泪,别自责,这不是你的错”—— 这种带着温度的内容,才是真正能打动用户的 “爆款”。
涨粉也是一样 —— 别总想着 “怎么让用户关注”,多想想 “用户关注后,能从你这里得到什么”。是稳定的干货,是情绪的陪伴,还是实际的福利?把这些想清楚,再用 AI 高效地传递出去,涨粉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记住:AI 能帮你 “把事做对”,但只有你自己能决定 “做对的事”。用 AI 的效率,加上你对用户的用心,公众号涨粉真的没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