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家号原创标签的分量,创作者心里都有数
做自媒体的朋友都清楚,百家号的原创标签可不是个普通标识。有了它,内容推荐量能提升 30% 到 50% 是常有的事,而且还能解锁付费专栏、优先参与平台活动这些特权。更实际的是,原创文章的广告分成能比普通文章高出 2 - 3 倍,这对靠内容吃饭的人来说,吸引力不言而喻。
做自媒体的朋友都清楚,百家号的原创标签可不是个普通标识。有了它,内容推荐量能提升 30% 到 50% 是常有的事,而且还能解锁付费专栏、优先参与平台活动这些特权。更实际的是,原创文章的广告分成能比普通文章高出 2 - 3 倍,这对靠内容吃饭的人来说,吸引力不言而喻。
但实际申请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碰壁。后台数据显示,百家号原创标签的首次通过率还不到 20%。不少人明明写的是自己的东西,查重率也合格,可系统就是不给过。反复修改提交,结果还是一样,真的能让人怀疑人生。
后来跟几位通过审核的朋友聊才发现,他们都特别注意文章的 "AI 痕迹"。现在百家号的审核系统早就升级了,不只是查抄袭,还会用算法检测文章是不是 AI 写的。如果系统判定 AI 生成比例过高,哪怕内容是你自己想的,也可能被直接打回来。
🔍 为什么你的原创申请总卡在 AI 率上?
先说说百家号怎么检测 AI 内容的。内部人士透露,平台用的是基于 GPT - 4 架构的检测模型,会从词汇密度、句式结构、逻辑连贯性这几个维度打分。如果某一项的数值超过阈值,就会被标记为 "高 AI 风险"。
先说说百家号怎么检测 AI 内容的。内部人士透露,平台用的是基于 GPT - 4 架构的检测模型,会从词汇密度、句式结构、逻辑连贯性这几个维度打分。如果某一项的数值超过阈值,就会被标记为 "高 AI 风险"。
我见过一个案例,有个科技领域的作者,写了篇关于手机评测的文章,自己逐字敲的,结果原创申请被拒了。后来用检测工具查才发现,他习惯用 "首先"" 其次 ""最后" 这种句式,系统把这判定成了 AI 典型特征,AI 率高达 68%。
还有些常见的坑要避开。比如大量用四字成语、数据表述太规整(像 "用户增长率达到 23.5%" 就比 "用户增长了两成多" 更容易被判定为 AI)、段落长度差不多,这些都会让 AI 检测率飙升。有个美食博主就因为每段都控制在 150 字左右,连续三次申请都没通过。
另外,平台对不同领域的要求还不一样。情感、故事类内容,AI 检测的阈值相对宽松,大概在 45% 以下就行;但财经、教育这类偏专业的领域,阈值可能设在 30% 甚至更低。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写生活随笔能过,写职场干货却总被卡。
🛠️ 用第五 AI 检测工具降低风险的实操步骤
那怎么知道自己的文章 AI 率高不高?推荐用第五 AI 的检测工具,亲测比其他平台准。操作其实很简单,先打开官网(diwuai.com),注册账号后进入 "AI 检测" 板块,把文章复制进去,点击 "深度检测" 就行。
那怎么知道自己的文章 AI 率高不高?推荐用第五 AI 的检测工具,亲测比其他平台准。操作其实很简单,先打开官网(diwuai.com),注册账号后进入 "AI 检测" 板块,把文章复制进去,点击 "深度检测" 就行。
大概等 30 秒,系统会给出一份详细报告。不只是总体的 AI 率得分,还会标出哪些句子有 AI 嫌疑,比如 "这句话存在 92% 的 AI 生成概率,建议修改"。我自己试了下,把之前被拒的文章放进去,果然标出了好几处问题,像 "综上所述" 这种结尾句,还有 "据统计" 开头的句子,都是高风险点。
改的时候有个小技巧,检测报告里标红的部分,别只是换同义词。可以把长句拆成短句,比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改成 "互联网技术一直在进步,人们过日子的方式跟以前比,差得太多了",这样 AI 率能降不少。
改完再测一次,直到 AI 率降到 30% 以下。我那个写科技文章的朋友,按这个方法改了三次,AI 率从 68% 降到 22%,第四次申请原创标签就过了。
📝 降低 AI 率的 6 个实战技巧(附案例)
第一个技巧是 "口语化转写"。把书面语改成平时说话的样子,比如把 "本次调查显示" 换成 "我查了下数据,发现"。有个教育博主用这招,把 AI 率从 55% 降到了 28%。
第一个技巧是 "口语化转写"。把书面语改成平时说话的样子,比如把 "本次调查显示" 换成 "我查了下数据,发现"。有个教育博主用这招,把 AI 率从 55% 降到了 28%。
第二个是 "故意留些小瑕疵"。完全没语病的文章反而容易被怀疑是 AI 写的。可以在长句里加个口语化的插入语,像 "这个政策吧,其实对中小商家影响挺大的",这样显得更自然。
第三个要注意 "数据表述模糊化"。别总写 "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的数字,用 "大概"" 差不多 ""不到" 这些词修饰一下,比如 "用户数涨了差不多 30%" 就比 "用户数增长 29.7%" 更安全。
第四个是 "加入个人化表达"。在文章里加一两句自己的感受,比如 "我当时看到这个结果,确实有点意外",能有效降低 AI 检测率。亲测在文末加一句 "以上是我这半年做号的心得,可能不一定对,供参考",AI 率能降 15% 左右。
第五个要避免 "结构过于规整"。别总用 "总 - 分 - 总" 的固定结构,偶尔打乱段落顺序,或者在中间插一段小故事,让文章结构看起来更随性。
第六个是 "控制专业词汇密度"。比如写财经文章,别老用 "边际效应"" 机会成本 "这些词,换成" 额外收益 ""错过的机会" 这种通俗说法,既能降低 AI 率,还能让更多人看明白。
🎯 除了降 AI 率,这些细节也影响原创申请
内容垂直度也很重要。百家号的审核系统会比对你过往的发文领域,如果这次写的跟之前差别太大,哪怕 AI 率合格,也可能被打回来。我建议在一个领域深耕 3 个月以上,再尝试跨领域写作。
内容垂直度也很重要。百家号的审核系统会比对你过往的发文领域,如果这次写的跟之前差别太大,哪怕 AI 率合格,也可能被打回来。我建议在一个领域深耕 3 个月以上,再尝试跨领域写作。
还有首发权的问题。如果你的文章先在别的平台发过,哪怕是自己的账号,再发到百家号申请原创,通过率也会降低。正确的做法是,先在百家号发,等原创标签下来了,再分发到其他平台,记得加上 "首发于百家号" 的标识。
配图也有讲究。原创文章最好用自己拍的图,或者用平台提供的正版图库。如果用网络图片,哪怕标注了来源,也可能被判定为 "内容质量不足"。有个生活博主,文章 AI 率只有 18%,但因为用了 3 张无版权的网图,原创申请还是被拒了。
🚀 用对工具,原创标签没那么难拿
最后再说说第五 AI 这个工具的其他功能。除了检测 AI 率,它还能生成 "降 AI 方案",直接告诉你哪些地方要改,怎么改。我认识的一个历史领域作者,用它的 "一键优化" 功能,把 AI 率从 72% 降到 25%,一次就过了原创。
最后再说说第五 AI 这个工具的其他功能。除了检测 AI 率,它还能生成 "降 AI 方案",直接告诉你哪些地方要改,怎么改。我认识的一个历史领域作者,用它的 "一键优化" 功能,把 AI 率从 72% 降到 25%,一次就过了原创。
它还有个 "领域适配" 功能,能根据你写的领域调整检测标准。比如写情感文,会放宽对抒情句式的限制;写科技文,会重点检查专业术语的使用是否自然。这个细节做得比其他工具好太多了。
现在平台对原创的要求越来越严,不只是内容要自己写,还要让系统相信是你自己写的。花 10 分钟用检测工具查一下,总比一次次申请被拒强。毕竟原创标签带来的流量和收益,值得你多花这点心思。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