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公众号的朋友肯定都听说过,不少人用 AI 写文后号被封了,有的是暂时限制,有的直接永久封禁,心疼得不行。其实不是 AI 写作本身有问题,而是没摸透平台的脾气,也没掌握正确的用法。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怎么用 AI 写公众号还能平平安安,顺便把原创度提上去。
📌 先搞懂平台的 “雷区地图”,别等封号了才后悔
微信公众号的规则看着多,其实核心就几条红线,踩了必死。首先是原创保护机制,这玩意儿可不是摆设。AI 生成的内容如果和已有的原创文章重复率超过 70%,哪怕你是无心的,系统也会判定为抄袭。去年有个美食号,用 AI 批量生成各地小吃攻略,结果 10 篇里 8 篇撞了别家的原创,没几天就收到了侵权投诉,最后号被封了 15 天,粉丝掉了一半。
然后是内容合规性,这个更没得商量。涉及政治敏感、色情低俗、虚假谣言的内容,AI 写得再流畅也不能发。有个情感号用 AI 写社会事件评论,为了博眼球让 AI 夸大事实,结果被用户举报,直接触发了微信的违规处理机制,账号永久封禁,申诉都没用。还有那些医疗、金融类的专业内容,AI 生成的东西很容易出现错误信息,一旦被认定为误导用户,封号是分分钟的事。
另外,低质内容堆砌也是个大坑。有些人为了省事儿,让 AI 东拼西凑,段落之间逻辑混乱,甚至出现明显的病句。微信的算法现在精得很,会通过用户停留时间、点赞在看数据来判断内容质量。如果你的号连续发这种低质 AI 文,系统会先限制推荐,接着就是降权,最后可能直接封号。我认识的一个职场号主,连续用 AI 生成 “职场技巧” 类文章,没加任何修改就发,3 个月内收到了 3 次 “内容低质” 的警告,现在基本没流量了。
🤖 别把 AI 当 “甩手掌柜”,它的坑你得自己填
AI 写作工具确实能提高效率,但它的局限性太明显了,不解决这些问题,封号只是时间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内容同质化严重。现在主流的 AI 模型训练数据都差不多,你用 “如何做好公众号运营” 这个 prompt,和别人用同样的 prompt,生成的框架甚至部分句子都可能重合。我之前测试过 5 个常用的 AI 写作工具,用相同的主题生成内容,结果有 3 篇的开头相似度超过 60%。这种内容发出去,系统很容易判定为 “批量生产的垃圾内容”。
还有就是缺乏 “人味儿”。AI 写的东西总是规规矩矩,没有个人观点和情绪,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机器写的。公众号的核心是和读者建立连接,全是冷冰冰的文字,用户留不住,平台也不喜欢。有个科技号主告诉我,他用 AI 写了半年的手机测评,数据一直上不去,后来在每篇文章里加入自己的使用体验和吐槽,阅读量立马涨了 30%。
AI 对细节的把控也很糟糕。比如写地域类的文章,AI 可能会把 “A 市的特色小吃” 写成 “B 市的特色小吃”;写历史事件,时间线可能会混乱。这些错误如果不修正,很容易被读者指出,影响账号可信度,严重的还会被举报 “内容不实”。我见过一个旅游号,用 AI 写某个古镇的历史,把建造时间写错了 200 年,被当地网友追着骂,最后不得不删文道歉,账号权重也掉了不少。
✍️ 三步修改法,让 AI 文 “脱胎换骨”
拿到 AI 生成的初稿别急着发,花半小时改一改,风险能降 80%。第一步是打乱结构。AI 喜欢按 “总 - 分 - 总” 的固定模式写,你可以把段落顺序调一下,比如把案例提前,把结论拆成几个小点。就像写护肤攻略,AI 可能先讲理论再讲步骤,你可以先讲步骤,中间穿插理论,最后加个自己的踩坑经历,这样看起来就不一样了。
第二步是加 “私货”。这是提升原创度的关键。比如 AI 写 “公众号涨粉技巧”,你可以在里面加入自己试过的某个小众方法,说说效果怎么样,遇到了什么问题。哪怕是加一句 “我去年用这个方法,3 天涨了 500 粉,但后来发现粉丝不够精准”,也能让文章瞬间有了个人特色。我有个朋友做读书号,每次用 AI 写完书评,都会加一段自己的阅读场景,比如 “上周在地铁上读这本书,看到某段差点哭出来”,原创标识基本都能拿到。
第三步是改用词。AI 爱用一些书面化的词,比如 “众所周知”“综上所述”,你可以换成 “老粉都知道”“说白了”。数字表达也可以改,AI 说 “超过 50% 的用户”,你可以写成 “一半多的人”。还有就是多用人称代词,“我觉得”“你可以试试”,这些词能让文章更像真人在说话。
🔍 原创度检测工具,提前排雷不踩坑
写完之后别偷懒,用工具查一下原创度,能避免很多麻烦。微信自带的原创检测功能一定要用,在编辑器里点 “原创检测”,它会比对已发布的文章,重复率超过 50% 会提示。如果提示重复率高,那就再改改,重点改重复的句子,换个说法或者加几句自己的话。
除了微信自带的,还可以用第三方工具,比如 “原创度检测工具”“爱站 SEO 工具包”。这些工具能检测和全网内容的相似度,还会标出来重复的地方。我一般会把重复率控制在 30% 以下,这个数值比较安全。但要注意,这些工具也不是万能的,有时候会误判,最终还是得靠自己判断。
另外,关键词替换也能帮上忙。比如写 “减肥方法”,可以换成 “瘦身技巧”“减脂攻略”,但别硬换,要保证语句通顺。就像说 “每天运动 30 分钟”,可以说成 “每天动半小时”,意思一样,用词不同,原创度也会提高。
📈 长期运营:培养 “AI + 人” 的写作习惯
偶尔用 AI 没问题,长期依赖就危险了。最好的方式是把 AI 当成辅助工具,而不是主力。比如你可以用 AI 列提纲,然后自己写内容;或者用 AI 写初稿,自己做深度修改和补充。就像盖房子,AI 帮你打地基,你负责砌墙、装修,最后出来的才是独一无二的房子。
还要定期复盘。每周看看自己发的文章,哪些用了 AI,数据怎么样,有没有收到违规提示。如果某类 AI 写的文章数据一直不好,就换个写法,或者少用 AI。我每个月都会统计一下,AI 写的文章占比不超过 30%,剩下的都是自己写或者半原创,这样账号一直很稳定。
另外,多关注平台规则变化。微信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去年对 AI 内容的态度还比较模糊,今年就明确说了 “不鼓励纯 AI 生成内容”。你可以关注 “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 的公众号,有新规则出来第一时间学习,跟着调整策略,肯定错不了。
最后想说,AI 写作是个好东西,但别贪方便。花点心思在上面,既能提高效率,又能保住账号,何乐而不为呢?记住,平台要的是有价值、有温度的内容,不管用不用 AI,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就不用担心封号的问题。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