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步:选对 AI 写作软件,新手少走半年弯路
刚开始接触 AI 写作,选软件绝对是第一道坎。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工具,有的主打自媒体文案,有的擅长学术论文,还有的专门做营销话术。新手要是选错了,很容易对着界面发呆,浪费时间不说,还会打击积极性。
选软件先看操作门槛。那些一打开就全是专业术语的,果断 pass。新手要找那种首页干干净净,有明确 “开始写作” 按钮,甚至带新手引导的工具。比如朱雀 AI,进去之后直接给你分好场景:公众号文章、短视频脚本、产品描述,跟着选就行,不用自己瞎琢磨。
再看免费额度。刚开始肯定是摸索阶段,没必要一上来就氪金。很多工具都有免费试用,比如每天能生成 5000 字,或者免费体验 3 天高级功能。先用免费版练手,确定自己真的需要,而且这个工具顺手,再考虑付费也不迟。
还要看生成内容的风格匹配度。有的工具写出来的东西太生硬,像机器念稿子;有的就比较灵活,能模仿口语化表达。新手建议先拿同一个主题,在 3-5 个不同工具里都试一遍,看看哪个生成的内容更符合自己的需求。比如写小红书文案,就得选那种能自带 emoji,语气活泼的工具。
🖱️ 第二步:搞懂软件基本功能,10 分钟上手不慌
不管什么 AI 写作软件,核心功能就那么几个,花 10 分钟摸清楚,基本就能开始用了。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按钮吓到,大部分功能新手暂时用不上。
文本生成是最核心的功能。一般界面上会有个大输入框,让你填 “指令”,下面就是生成内容的区域。你输入 “写一篇关于夏日防晒的科普文”,点 “生成”,它就会开始干活。有的工具还能选 “生成长度”,比如短(300 字内)、中(500 - 1000 字)、长(1000 字以上),新手可以先从短文本练起。
改写功能也得会用。有时候生成的内容方向对了,但措辞不满意,就可以用这个功能。比如把 “这个产品很好用” 改写成 “用过的人都说这个产品顺手到不想换”,语气和表达都能调整。记得改写时要告诉工具你想要的风格,是更口语化还是更正式。
还有查重功能,尤其是写需要原创度的内容时,比如自媒体文章、课程作业。生成完内容后,点一下查重,工具会告诉你重复率多少,还会标出来哪些句子可能和网上的内容重合。新手初期写东西,尽量把重复率降到 15% 以下,避免侵权或者被判非原创。
📝 第三步:学会给 AI “下指令”,内容质量提升 300%
很多新手用不好 AI 写作,问题都出在指令上。你只说 “写一篇关于减肥的文章”,AI 可能给你扯一堆理论,看完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但你要是说 “给上班族写一篇 3 天快速瘦腰的攻略,每天只要 15 分钟,用办公室能做的动作”,生成的内容就会具体很多,实用性也强。
指令里必须包含主题和受众。主题要明确,别含糊。比如 “旅游” 太宽泛,“云南 7 天自驾游” 就具体多了。受众也很关键,写给学生和写给职场人的内容,语气、侧重点完全不同。写给学生的省钱攻略,可以多提平价美食和免费景点;写给职场人的,则可以强调效率和舒适度。
还要说清楚内容形式和风格。是写清单体、故事体,还是议论文?风格是幽默搞笑、严肃认真,还是温馨治愈?比如 “用幽默的风格,写一个关于养猫翻车的清单,至少列 8 条”,AI 就会往搞笑的方向去构思,比如 “以为猫会自己用猫砂,结果它把屎埋在了我的拖鞋里”。
如果对内容有细节要求,一定要加进去。比如 “写一篇关于咖啡的文章,要提到 3 种小众咖啡产地,还要说清楚它们的口感区别”,这样生成的内容就不会泛泛而谈。新手刚开始可以把指令写得细一点,哪怕长一点,总比生成一堆没用的东西强。
🔍 第四步:生成内容别直接用,这几步处理少不了
AI 生成的内容,顶多算个 “初稿”,直接用很容易出问题。比如逻辑混乱,前面说这个方法好,后面又说有弊端但没解释清楚;或者有些信息过时了,比如提到某个政策已经改了,但工具还在用旧数据。
先通读一遍,检查逻辑是否通顺。看看段落之间有没有衔接,观点是不是一致。如果发现前后矛盾,比如 “每天吃苹果能减肥” 和 “吃苹果对减肥没用”,就得自己判断哪个正确,或者重新给 AI 指令,让它解释清楚。
再核对事实性信息。尤其是涉及数据、时间、人名、地名这些内容。比如 AI 说 “2023 年全国旅游人数达到 50 亿”,你最好去百度搜一下官方数据,万一它记错了,发出去会闹笑话。新手可以养成一个习惯,看到不确定的信息,随手复制下来查一查。
然后就是手动润色。把那些生硬的句子改得自然点,比如 “此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改成 “这个方法挺好用的,试起来不难”。还可以加一些自己的话,比如在 AI 写的案例后面,加上 “我身边就有人这么做,确实有效果”,这样内容会更像 “人写的”,原创度也会提高。
最后调整格式。不同平台对格式要求不一样,公众号喜欢分段多一点,段落短一点,重点内容加粗;小红书则喜欢用 emoji 分隔,开头吸引人。生成内容后,根据自己要发布的平台,调整一下排版,阅读体验会更好。
💡 第五步:新手必知的 5 个实用技巧,效率翻倍
刚开始用 AI 写作,别指望一次就能写出爆款。多练是必须的,但掌握一些小技巧,能让你进步更快。
多对比不同工具的输出。同一个指令,在朱雀 AI 和 ChatGPT 里生成的内容,可能完全不同。有的擅长写短平快的文案,有的长文逻辑更清晰。新手可以多注册几个免费工具,用同样的指令测试,看看哪个更符合自己的需求,以后就重点用那个。
把常用的指令存成模板。比如你经常写产品测评,就可以做一个模板:“测评 [产品名称],从外观、功能、性价比 3 个方面写,最后给一个购买建议,适合 [人群] 的人买”。下次直接替换产品名称和人群就行,不用每次都从头写指令,能省不少时间。
遇到卡壳就用 “追问” 功能。有时候 AI 写了一半,你觉得某个部分可以再深入一点,比如它提到 “这个护肤品适合敏感肌”,你可以接着问 “这个护肤品里有哪些成分是针对敏感肌的?具体能缓解什么问题?”,让它把内容展开。追问能让内容更有深度,也能避免重复生成。
别依赖 AI 的 “灵感”。很多工具会有 “灵感推荐”,给你一些写作主题。但这些主题可能已经被写烂了,缺乏新意。新手可以把灵感推荐当参考,然后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观察,找一个独特的角度。比如大家都写 “早餐吃什么”,你可以写 “上班族 5 分钟搞定的低卡早餐,还不用洗碗”。
定期复盘自己的作品。每周把自己用 AI 写的内容整理一下,看看哪些指令生成的内容好,哪些不好,为什么。比如发现写美食类的内容时,加上 “做法步骤” 的指令,效果更好,那以后就保持这个习惯。复盘多了,慢慢就知道怎么和 AI “沟通” 了。
刚开始用 AI 写作软件,肯定会觉得有点别扭,这很正常。就像学开车,一开始手脚都不协调,练多了自然就熟练了。记住,AI 只是个工具,最终还是靠你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多试、多改、多总结,不出一个月,你用 AI 写东西的速度和质量,绝对能超过身边 80%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