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内容的谁不用 AI 啊?但机器写出来的东西总差点意思。要么是查重过不去,要么是读着像白开水,一点人情味儿没有。更头疼的是,好多平台审核根本不通过,辛苦弄出来的东西发不出去。今天就跟大伙儿聊聊这事儿,怎么把 AI 生成的文字弄得更像人写的,还能顺顺利利过审核。
🛠️ 降重不只是改字,得懂点 "换血" 的门道
AI 写东西有个通病,就是喜欢用套路。你让它写个 "夏天防暑",十篇里有八篇都会提到 "多喝水、少出门"。这种重复率能不高吗?降重可不是简单换几个同义词就行,得从根上动刀子。
先看句子结构。机器爱用长句,一逗到底那种。你把它拆成短句试试。比如 "在炎热的夏季,由于气温过高,人们在外出时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因此需要做好防暑措施",改成 "夏天天太热。出门容易中暑。得做好防暑准备"。意思没变,读着顺了,重复率也下来了。
再就是换个说法。不是说把 "高兴" 换成 "开心" 这么简单。比如 AI 写 "这款手机续航能力强",你可以改成 "这手机充一次电,玩一天游戏还有电"。用具体场景代替抽象描述,既降重又生动。
还能加细节。机器写的内容往往比较空泛。比如写 "爬山很累",你可以加一句 "爬到半山腰,腿像灌了铅似的,喘得像拉风箱"。细节一多,跟别的内容重合的地方自然就少了。
但别瞎改。有的人为了降重,把句子改得乱七八糟,意思都变了。改完一定要读几遍,确保逻辑通顺,表达准确。这就跟给衣服改尺寸似的,得合身才行。
🤖 给机器文字 "打针",注入人情味
机器写的东西,就像刚从工厂出来的零件,冷冰冰的。想让它有人情味,得学会 "移情"。
多加点个人感受。比如写一款咖啡,AI 可能会说 "口感醇厚,带有一丝苦味"。你可以改成 "第一口下去,有点苦,但咽下去之后,嘴里慢慢回甜,像小时候吃的糖块,越品越有味道"。把自己的感受加进去,读者能跟着你一起体会。
用点口语化的表达。别总用那些书面语,偶尔来句 "说白了"" 你懂吧 ",反而显得亲切。就像跟朋友聊天,太端着反而生分。但也别太随意,脏话、网络烂梗啥的就算了,容易让人反感。
讲故事是个好办法。机器爱讲道理,人却爱听故事。比如写 "坚持运动有好处",别光说 "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不如说 "我邻居老王,以前总感冒,后来天天早上跑步,现在冬天就穿一件薄毛衣,精神头足得很"。一个小故事,比一堆道理管用多了。
注意语气的变化。高兴的时候语气轻快点儿,严肃的时候沉下来。机器写东西往往一个调调,你得根据内容调整。比如写喜事,多用点积极的词;写难过的事,语气放缓,带点伤感。
📝 润色是细活儿,得抠字眼
润色就像给文章化妆,不是浓妆艳抹,是恰到好处地修饰。
先把那些没用的词删掉。机器爱用 "非常"" 极其 ""十分" 这类词,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多余的。"非常漂亮" 直接说 "漂亮","极其重要" 改成 "重要",反而更有力。
调整语序。有时候换个说法,感觉就不一样。"他在公园散步",可以说成 "在公园,他慢慢走着"。稍微变一下,画面感就出来了。
用点修辞手法,但别太刻意。比喻、拟人啥的,能让文字活起来。比如写月亮,不说 "月亮很圆",说 "月亮像个大圆盘挂在天上"。但别堆太多,不然就像身上戴满了首饰,看着累得慌。
注意节奏感。长短句结合着来,别一长到底,也别全是短句。长句能把事情说清楚,短句能强调重点。就像唱歌,有高音有低音才好听。
🔍 摸透审核脾气,顺利通关
审核这关最让人头疼,有时候明明写得挺好,就是通不过。其实审核有它的规矩,摸透了就好办。
先搞清楚平台的规则。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红线,政治敏感、色情暴力这些肯定不行。还有些平台对广告内容管得严,别上来就硬推产品。花点时间看看平台的审核说明,比瞎写强多了。
内容得有价值。审核不只是看有没有违规,还看内容好不好。那种东拼西凑、没啥营养的东西,肯定过不了。写的时候多想想,读者看了能得到啥?是学到知识了,还是解闷了?有价值的内容,审核员也不忍心拒了。
别碰擦边球。有的人为了博眼球,写些打擦边球的内容,觉得这样能火。其实风险特别大,很容易被封号。踏踏实实写点正经东西,虽然慢,但稳当。
格式要规范。标题别用太多特殊符号,段落别太长,图片要清晰、无水印。这些细节做好了,审核的时候能少不少麻烦。就像去面试,穿得干净整齐,总能给人留个好印象。
🧠 换位思考,站在读者角度改
写东西最终是给人看的,所以得站在读者的角度想想。
读者关心啥你就写啥。别自说自话,净写些读者不感兴趣的。比如给宝妈们写文章,就多说说育儿经验、孩子教育啥的;给上班族写,就聊聊职场技巧、减压方法。投其所好,才能有人看。
别写得太复杂。现在大家都挺忙的,没人愿意看那些绕来绕去的东西。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别用三句。尽量用简单的词,少用专业术语。如果非用不可,就解释一下。
多问问自己,这样写读者能看懂吗?能有收获吗?要是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就别指望读者能喜欢了。改的时候,把自己当成第一个读者,从头到尾读一遍,不顺的地方赶紧改。
📈 多练多改,形成自己的风格
不管是降重、润色,还是过审核,都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得自己多练,慢慢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路数。
每次改完,都总结总结。这次哪些地方改得好,哪些地方还不行。下次就知道该怎么调整了。就像做饭,多做几次,才能掌握火候。
看看那些做得好的账号,人家是怎么写的。不是让你抄,是学人家的思路、语气、表达方式。慢慢借鉴,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有了自己的风格,写出来的东西才独特,才不容易跟别人撞车。
别怕犯错。刚开始改不好很正常,谁都有这个过程。错了就改,改着改着就熟练了。就像学骑车,摔几次跤,慢慢就会了。
AI 是个好工具,但不能全指望它。想让机器生成的内容更像人写的,还得靠自己多下功夫。降重有技巧,润色讲细节,过审核要懂规矩。多练多改,总有一天,你改出来的东西,别人根本看不出是 AI 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