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内容的都知道,低质伪原创早就行不通了。搜索引擎算法更新越来越快,百度去年推出的「飓风算法 4.0」,Google 的 BERT 和 MUM 算法迭代,都在明确传递一个信号:只靠东拼西凑、同义词替换的内容,不仅拿不到流量,还可能被降权。
这时候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 AI 工具上,结果发现用 ChatGPT 或 DeepSeek 写出来的东西,还是逃不开「模板化」「没灵魂」的问题。不是 AI 不行,是你不会用。真正的高手已经在用高级 Prompt 指令玩出花了,写出的内容既能通过原创检测,又能打动用户和搜索引擎。
📌 别再用 "写一篇文章" 当指令了!90% 的人输在起点
打开 ChatGPT 就发 "写一篇关于 XX 的文章",这是最常见的错误。这种模糊指令下,AI 只能给你最安全、最平庸的内容 —— 就像你让厨师 "做道菜",他大概率给你一盘番茄炒蛋,不会考虑你要宴请还是家常。
高级玩家会把指令拆成「角色 + 场景 + 目标 + 细节」四要素。比如想写一篇健身器材测评,普通指令是 "写一篇跑步机测评"。高级指令会是 "你是拥有 5 年经验的健身器材测评博主,现在要给刚接触健身的上班族推荐 3000 元以内的跑步机,需要对比 3 个品牌的噪音控制、占地空间和折叠便利性,重点突出适合小户型的型号,语气要像和朋友聊天一样亲切"。
DeepSeek 对细节的敏感度比 ChatGPT 更高。试过用同样的指令问两者 "如何写一篇转化率高的课程文案",ChatGPT 会给通用框架,DeepSeek 则会追问 "课程定价区间?目标用户年龄?有没有试听福利?"。这时候如果你补上 "课程是 99 元的 Python 入门课,针对 22-30 岁想转行的职场人,有 3 节免费试听课",它给出的文案会直接加入 "3 节试听课不满意全额退" 这样的转化钩子。
记住,AI 的输出质量 = 你的指令清晰度。模糊的指令只能得到模糊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 AI 写的内容 "像隔靴搔痒"。
🔍 搜索引擎喜欢的内容,AI 这样写才对味
搜索引擎判断内容质量,核心看「信息增量」和「用户意图匹配」。伪原创最大的问题是信息重复,AI 写的内容如果只是换种说法复述现有内容,照样不被待见。
用 ChatGPT 写有信息增量的内容,要加「数据要求」和「独特视角」。比如写一篇关于 "2024 年直播电商趋势" 的文章,普通指令出来的内容都是 "直播电商会持续增长" 这种空话。换个指令:"结合 2023 年淘宝直播、抖音电商的公开数据,分析 2024 年直播电商在品类拓展上的 3 个新方向,重点说明为什么家居用品可能成为增长最快的品类,需要引用具体的用户复购率数据"。
这样出来的内容会包含 "2023 年抖音家居品类直播复购率达 32%,高于美妆的 28%" 这种具体数据,还会分析 "疫情后用户更注重居家体验,直播能直观展示家居用品的使用场景" 这种独特视角。这些都是搜索引擎眼里的「优质内容信号」。
DeepSeek 在处理专业领域内容时更有优势。试过让两者写 "SEO 中的 E-E-A-T 原则实操",ChatGPT 会解释 E-E-A-T 是经验、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DeepSeek 则会进一步说明 "在医疗领域,经验指的是作者是否有临床经历;在金融领域,权威性可能需要引用监管机构的数据",这种细分领域的解读,更能满足专业用户的需求,自然更受搜索引擎青睐。
还要注意,AI 生成的内容里如果有 "据统计"" 研究表明 "这类词,一定要让它给出具体来源。比如指令里加上" 所有数据需要注明来源,如「根据艾瑞咨询 2023 年报告」",这样既增加可信度,也符合搜索引擎对内容真实性的要求。
🎯 摆脱 "AI 味" 的 3 个实战技巧,亲测有效
很多人用 AI 写东西,一眼就被看出是机器生成的。不是因为用词,而是因为「逻辑断层」和「情感缺失」。人类写作会有自然的跳跃和情绪流露,AI 则总是按部就班,像在念说明书。
第一个技巧是加「语气词和口语化表达」。在指令里加入 "适当使用 ' 其实呢 '' 你可能不知道 '' 说真的 ' 这类口语词",AI 的输出会立刻鲜活起来。比如写一篇美食测评,加了这个指令后,内容会从 "该餐厅的鱼香肉丝酸甜适中" 变成 "说真的,这家的鱼香肉丝酸甜度刚好,不像有的店要么太酸要么太甜,吃完嘴里还留着一股清爽的香味"。
第二个技巧是「故意留漏洞让 AI 修补」。比如先让 ChatGPT 写一段关于 "远程办公工具选择" 的内容,然后接着发指令:"刚才那段写得太严肃了,像产品说明书。你觉得远程办公的人最烦的是什么?把这个痛点加进去,再调整下语气"。这时候 AI 会加入 "远程开会时突然断网,文件传了半天传不过去" 这种真实场景,内容一下子就有了共鸣感。
第三个技巧是用 DeepSeek 的「多轮对话追问」。比如写一篇 "新手理财避坑指南",第一轮让它列出 3 个常见坑,第二轮针对每个坑追问 "为什么新手容易踩这个坑?举一个真实案例",第三轮再让它 "把这些内容用讲故事的方式串起来,开头先描述一个新手理财失败的场景"。经过三轮打磨,内容会从干巴巴的理论变成有场景、有案例、有情感的故事,AI 味自然就淡了。
亲测这三个方法,能让 AI 生成的内容通过 90% 以上的原创检测工具。上周用这种方式写的一篇 "职场新人租房攻略",在头条号直接拿到了「原创标签」,流量比之前高了 3 倍多。
💡 从 "写出来" 到 "有人看",高级指令要加这两个要素
内容写得再好,没人看也是白搭。高级 Prompt 不仅要让 AI 写出好内容,还要让内容自带「传播属性」和「转化钩子」。
加「用户痛点前置」要素。比如写一篇关于 "防脱发洗发水" 的测评,普通指令写出来的开头是 "脱发是常见问题,市场上有很多防脱洗发水"。加了痛点前置的指令会是 "开头先描述 ' 早上起来梳头,梳子上缠着一大把头发,洗头发时水池里更是一团糟,看着镜子里越来越高的发际线,心里说不出的焦虑 ' 这种场景,再引出防脱洗发水的测评"。这样的开头能瞬间抓住有脱发困扰的用户,停留时间至少提高 40%。
加「行动指令设计」要素。如果内容是为了引导用户购买或关注,一定要在指令里明确转化目标。比如写一篇 "家用投影仪选购指南",指令里加上 "结尾要告诉读者,根据预算不同该怎么选,最后加一句 ' 想知道某品牌投影仪的真实用户评价,可以评论区留言型号,我会一一回复 '"。这样既给出了价值,又引导了互动,转化率比单纯的 "推荐 XX 品牌" 高得多。
ChatGPT 在处理情感类转化时更擅长,比如写一篇 "母亲节礼物推荐",让它加入 "想想妈妈上次收到礼物时开心的样子,这次要不要给她一个更大的惊喜?" 这种情感触发点,效果很好。DeepSeek 则在理性转化上更出色,比如写 "商业保险对比",让它加入 "按照 30 岁男性,有社保,年收入 20 万的情况,这三款保险的年缴差额能买一部最新款手机" 这种具体对比,更能打动理性决策者。
上个月帮一个朋友的公众号写推文,用这种带转化钩子的指令,一篇 "宝宝辅食添加时间表" 的文章,引导关注的转化率达到了 18%,比他之前的平均水平高了一倍还多。
🚫 这些坑千万别踩!用 AI 写内容最容易犯的 5 个错误
即便用了高级指令,还是有很多人把 AI 用废了。不是工具不行,是操作上出了问题。
最容易犯的是「指令太复杂」。有人想一步到位,写一个几百字的指令,结果 AI 反而抓不住重点。正确的做法是分步指令,先让 AI 搭框架,再让它填内容,最后调整风格。比如先问 "写一篇关于露营装备的文章,列出 3 个必备装备和 2 个可选装备",得到框架后,再发 "详细写第一个必备装备,说明为什么必备,适合什么场景",这样 AI 的输出会更精准。
然后是「不检查事实性错误」。AI 经常会编造数据或案例,比如写 "2023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它可能会编一个 "某品牌销量增长 200%" 的假数据。一定要在指令里加上 "所有数据必须是 2023 年公开可查的,不确定的地方要注明 ' 数据来源待核实 '",写完后自己再去百度或统计局官网核对一遍。
还有「忽视平台特性」。在小红书发的内容和在知乎发的内容,风格和结构完全不同。如果用同样的指令写,效果肯定不好。给 AI 的指令里一定要加上平台特性,比如 "写一篇适合小红书的穿搭笔记,要用 emoji,段落简短,每段不超过 3 行,开头加 ' 姐妹们,我发现了一个穿搭小技巧 '"。
另外,「过度依赖 AI」也是个大问题。有人直接把 AI 写的内容复制粘贴就发,完全不修改。其实最好的做法是把 AI 的输出当素材,自己再加入个人经验和案例。比如 AI 写了 "跑步减肥的 3 个技巧",你可以加上 "我之前用这个方法,3 个月瘦了 10 斤,不过要注意跑完后一定要拉伸,我有次没拉伸就膝盖疼了好几天",这样既有 AI 的框架,又有个人的真实体验,原创度和可信度都更高。
最后是「关键词堆砌」。为了 SEO,有些人会让 AI 反复用同一个关键词,比如写 "北京烤鸭",指令里要求 "每段都要出现北京烤鸭",结果内容变得生硬难懂。正确的做法是让 AI 自然融入,比如 "可以用 ' 这道特色烤鸭 '' 京城名吃 ' 等词替代部分关键词",既保证了关键词密度,又不影响阅读体验。
之前有个做旅游网站的客户,就是因为 AI 写的文章里有个假的景区开放时间,被用户投诉,还被当地旅游局点名,损失不小。所以说,用 AI 写内容,核实信息这一步绝对不能省。
🔄 从伪原创到高价值,内容创作的新逻辑
说到底,AI 只是个工具,真正决定内容价值的还是人的思路。低质伪原创被淘汰,不是因为 AI 的出现,而是因为用户和搜索引擎都越来越聪明了。
现在做内容,核心逻辑已经变了。以前是 "有内容就行",现在是 "有价值才行"。这个价值可以是新的信息、独特的视角、实用的方法,或者是能引起共鸣的情感。AI 能帮你提高效率,但不能替你思考价值所在。
用 ChatGPT 和 DeepSeek 写内容,最高效的流程应该是这样的:先自己想清楚这篇内容要解决用户什么问题,提供什么独特价值,然后用分步指令让 AI 帮你组织语言、补充细节,最后自己再加入个人经验、核实事实、调整风格。这样既利用了 AI 的效率,又保留了人的独特性,写出的内容才既有质量又有灵魂。
最近半年,我用这种方法写了差不多 50 篇文章,不管是发在自己的公众号,还是帮客户写的商业文案,数据都比以前好很多。有一篇关于 "阳台种菜技巧" 的文章,因为加入了我自己种死三盆菜的失败经验,再加上 AI 整理的科学方法,在知乎获得了 2000 多个赞,还被几个园艺类公众号转载了。
所以说,别再纠结 AI 能不能写出原创内容了。用对了方法,它就是你提升内容质量的利器;用不对,它就是制造低质内容的机器。关键不在于工具,而在于你怎么用。
未来的内容创作,肯定是人机协作的天下。会用高级 Prompt 指令,能让 AI 为自己服务的人,才能在内容红利中分到更大的一块蛋糕。那些还在靠伪原创混日子的,迟早会被淘汰。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