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人都想让 AI 帮忙写小说,但写出来的东西总感觉差点意思。要么情节老套,要么人物扁平,根本吸引不了读者。其实啊,问题多半出在 prompt 上。掌握好 prompt 工程,就能让 AI 写出的故事既原创又抓眼球,这可不是吹牛。
🎯 搞懂 prompt 工程:AI 写小说的隐形方向盘
很多人以为给 AI 丢一句 “写个爱情小说” 就算完事了,这想法也太天真了。prompt 工程说白了,就是给 AI 画个清晰的路线图,告诉它要往哪走、怎么拐弯、路边得有什么风景。你给的指令越具体,AI 就越能踩在点子上。
比如说,你想写一个科幻故事。要是只说 “写个科幻小说”,AI 可能给你整出星际战争、外星人入侵这些早就看腻了的套路。但你要是写成 “2077 年,在重庆山城的轻轨隧道里,一个维修工人发现每到午夜,隧道壁会渗出带有记忆的蓝色黏液,这些记忆都来自 20 年前一场没被记录的灾难”—— 你看,这样的 prompt 一给,AI 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发力了,写出来的故事自然不会千篇一律。
核心在于 “精准投喂”。AI 就像个刚入行的写手,你得把背景、人物、冲突点这些要素掰开揉碎了告诉它。别指望它能自己悟,它没那个本事。你给的信息越细,它发挥的空间才越靠谱。
✨ 用对 prompt,让故事原创性告别 “复制粘贴感”
最怕的就是 AI 写出来的故事像大杂烩,这个桥段抄点《三体》,那个情节搬点《流浪地球》。要避免这种情况,prompt 里就得加入 “反套路” 的指令。
可以试试在 prompt 里加入 “禁止使用以下元素:星际联盟、人工智能反叛、时间循环”。先把那些烂大街的梗排除掉。然后呢,再塞点独特的文化符号或者个人经历。比如你小时候住过老胡同,就可以写 “故事里要有一个总在傍晚修收音机的老头,他的收音机里能传出胡同拆迁前的声音”。这些带有个人印记的细节,AI 很难从现有数据库里直接复制,原创性自然就上来了。
还有个小技巧,给 AI 设定一个 “限制条件”。比如 “整个故事只能用三个人物,场景永远在一家 24 小时便利店”。限制越多,AI 就越难套用现成模板,只能逼着自己去创造新的互动和冲突。你看那些经典短篇小说,很多都是在严格限制下写出花来的,AI 也吃这一套。
另外,别忘了让 AI “犯错”。真实的故事总有不完美的地方,人物可能说话结巴,情节可能有小漏洞。你可以在 prompt 里写 “主角说话时偶尔会重复词语,比如‘这个这个……’,故事结尾留一个没解释清楚的谜团”。这种不完美反而让故事更像人写的,原创感直接拉满。
📈 强化情节吸引力?prompt 里藏着三个黄金按钮
情节太平淡,读者翻两页就想弃文。怎么用 prompt 让情节跌宕起伏?有三个关键点必须写进指令里。
第一个是 “即时冲突”。开头就得有事儿发生,别慢悠悠铺垫。比如 “主角刚打开家门,就看到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自己的护照”。这种一上来就炸的情节,AI 接到指令就会重点刻画紧张感。
第二个是 “情感钩子”。让读者对人物产生共情。你可以在 prompt 里细化人物的痛点:“主角三年前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女儿,现在每次看到红色气球就会浑身发抖,但她今天必须穿过一条全是卖红色气球的街”。把人物的软肋亮出来,AI 写的时候就会围绕这个点去设计情节,读者自然会跟着揪心。
第三个是 “反转密度”。别等故事快结束了才来一个反转,要多来几个小反转。可以在 prompt 里规定 “每章至少有一个让主角改变计划的意外,比如本来要去报仇,结果发现仇人救过自己的家人”。AI 会严格执行这种量化指令,情节想平淡都难。
🛠️ 实战避坑:这些 prompt 雷区千万别踩
有些人写 prompt 喜欢用大而空的词,比如 “写一个感人的故事”“塑造一个复杂的人物”。这些词 AI 根本 get 不到。什么叫感人?什么叫复杂?它没有人类的情感体验,只能靠数据库里的案例去猜,结果往往跑偏。
还有个误区是一次性给太多指令。比如既让 AI 写悬疑,又要加爱情,还要有科幻元素,最后还得是个喜剧结尾。AI 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这么多要求堆在一起,它只会顾此失彼,写出四不像的东西。不如一次聚焦一个核心要素,写完一部分再调整 prompt 加新元素。
最忌讳的是让 AI “自由发挥”。你要是说 “接下来的情节你随便写”,那完了,它肯定会挑最简单、最保险的套路来写。必须给它划好边界,比如 “接下来主角必须做出一个选择,要么放弃朋友拿到宝藏,要么和朋友一起被困在这里,你要写出她做选择时的心理挣扎,重点描写她手心里的汗和心跳声”。把方向锁死,AI 才能在框架里深耕。
另外,别迷信 “高级词汇”。有些人觉得用点专业术语显得自己懂行,比如 “请用意识流手法展现人物的内心独白”。AI 对这些文学手法的理解很表面,很可能写出一堆晦涩难懂的句子。不如换成具体的动作描写,“主角看到旧照片时,眼前闪过三个画面:小时候妈妈给她梳头、吵架时摔碎的杯子、医院里的心电图仪器,每个画面只写三句话”。这样 AI 更容易执行,效果也更落地。
🎭 进阶技巧:让 AI 写出有 “灵魂” 的角色对话
对话是小说的灵魂,写不好就像机器人在念台词。想让 AI 写出自然的对话,prompt 里得加入 “潜台词” 指令。
比如不要写 “主角很生气地对朋友说话”,而是写 “主角笑着说‘你真厉害啊’,但手里的杯子被捏得咯吱响”。通过动作和表情暗示情绪,比直接说 “生气” 要高明得多。AI 会模仿这种表达方式,对话立马就有了层次感。
还可以给每个角色设定 “口头禅 + 禁忌话题”。比如 “主角每次紧张都会说‘要不先吃点东西吧’,绝对不能提她父亲的名字,一提就会沉默转身离开”。这些小设定能让角色立起来,对话也会更有辨识度。读者看到 “要不先吃点东西吧”,就知道主角这会儿心里发慌了。
更高级的玩法是让对话 “偏离主题”。现实中人们聊天经常跑题,比如本来在说工作,突然聊到昨天吃的火锅。你可以在 prompt 里写 “两人讨论逃跑计划时,突然聊起小时候偷邻居家桃子的事,最后主角从偷桃子的经历里得到了逃跑的灵感”。这种看似无关的对话,反而让故事更真实,人物更鲜活。
用 AI 写小说,不是让它当主角,而是当你的工具。prompt 工程就是那把最趁手的螺丝刀,能把 AI 的潜力拧出来。关键是别偷懒,多琢磨指令里的细节,多试几次。刚开始可能效果一般,但慢慢你会发现,AI 写出来的故事越来越有你的影子,那时候就不是你用 AI,而是你们俩一起在创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