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身边资源入手,撬动第一批种子用户
公众号刚起步的时候,最靠谱的第一批粉丝其实就在你身边。别觉得 “求朋友关注” 不好意思,这是所有账号冷启动的必经之路。但这里有个技巧 ——别只说 “帮我关注下”,要给对方一个关注的理由。比如你做职场干货号,就可以给同事发消息:“我新开了个公众号,每周会整理行业报告和摸鱼式成长技巧,刚发了篇《3 个摸鱼时间就能学会的 PPT 快捷键》,你肯定用得上,关注下呗?”
亲戚朋友群也是重点。发消息的时候记得带上具体内容,比如 “给大家安利下我做的美食号,今天发了在家就能做的网红巴斯克蛋糕教程,材料简单到楼下超市就能买齐,关注后回复‘蛋糕’还能领详细步骤图,做给孩子吃超方便~” 比起干巴巴的求关注,带具体价值的邀请转化率至少能提高 30%。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渠道 —— 线下场景。如果你开实体店,可以在收银台贴个公众号二维码,旁边写 “关注领 5 元优惠券”;要是做线上业务,和客户沟通时顺口提一句:“我们公众号每天会更行业小知识,昨天发的那个避坑指南好多客户说有用,你关注下,下次有问题说不定能直接在里面找到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批粉丝不光要 “拉进来”,还要 “激活”。关注后 48 小时内,一定要发一条欢迎语,比如 “感谢关注!回复【新手】可以领我整理的 3 份入门资料,有任何问题直接在后台喊我就行~” 让他们感觉到这个号是 “活人在运营”,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
🌐 用外部平台引流,精准吸引目标用户
只靠身边人肯定不够,得主动去目标用户聚集的平台 “捞人”。但记住,引流不是硬广轰炸,而是 “价值前置”—— 先给用户好处,再引导关注。
小红书是个好选择,尤其适合女性用户多的账号。比如你做母婴号,就发 “宝宝辅食第 15 天食谱”,配图要清晰,步骤写详细,结尾加一句 “完整的 30 天辅食表和食材采购清单,我整理成了文档,关注公众号【你的号名】回复‘辅食’就能领”。注意别直接放公众号二维码,容易被限流,用文字引导就行。
知乎适合做干货类账号。先搜你领域的高频问题,比如 “应届生第一份工作选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然后认真写回答,前面 80% 的内容要足够有料,比如分析大公司的晋升路径和小公司的成长机会,最后说 “我整理了 20 份不同行业的应届生薪资报告和面试技巧,关注公众号就能免费领,还能加入应届生交流群”。知乎对导流管得比较松,但前提是你的回答确实有价值。
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平台,可以做 “内容切片”。比如你公众号发了一篇长文《10 个提高效率的办公软件》,就把里面最实用的 3 个做成 15 秒短视频,演示软件怎么用,最后说 “剩下 7 个和下载链接,关注公众号【你的号名】就能看到”。视频开头 3 秒一定要抓眼球,比如 “用这个软件,做表格速度快 3 倍”。
不管在哪个平台引流,都要记住 **“先融入再引流”**。先花一周时间观察平台热门内容的风格,模仿着写,等有了一定互动量再开始引导关注。上来就硬广,不仅没人理,还可能被封号。
📝 打造 “钩子内容”,让用户主动找上门
被动引流的核心是 “让用户需要你”,这就需要设计 “钩子内容”—— 用户想要,但只有关注公众号才能得到的东西。钩子不能太泛,要精准匹配你的目标用户。
如果是职场号,钩子可以是 “50 份简历模板(含不同行业)+ 面试常见 30 个问题答案”;如果是美妆号,可以是 “2024 年最新色号试色汇总 + 适合黄皮的口红清单”。这些内容要花心思做,比如简历模板别用网上随便找的,自己改改排版,加一些 HR 喜欢的关键词;试色图自己拍,标清楚光线和肤质。
除了资料包,“系列内容” 也是好钩子。比如每周三发 “职场问答”,提前在其他平台预告:“每周三我会在公众号回答 3 个粉丝提问,这周有人问‘被领导当众批评怎么办’,想知道答案的可以关注蹲一下,也可以在后台留下你的问题。” 这样用户会因为期待后续内容而关注。
还有一种钩子是 “专属服务”。比如你做教育类账号,可以说 “关注后可以免费领取 1 次学习规划咨询,限前 100 人”;做本地生活号,就搞 “关注后可以加入本地优惠群,每天发超市折扣信息”。这种钩子的转化率特别高,因为用户能直接看到 “马上能得到的好处”。
钩子内容要放在显眼的地方,公众号简介里写清楚 “关注领 XX”,欢迎语里再强调一遍。如果做了资料包,记得在每篇文章末尾都提一句 “还没领 XX 资料的读者,关注后回复 XX 就能获取”。
🔄 做好 “留存”,让粉丝帮你带新粉
积累粉丝不光是 “拉新”,还要让老粉丝愿意留下,甚至帮你介绍新粉丝。粉丝留存的关键是 “让他觉得这个号对自己有用”。
每周固定时间发文很重要,比如每周一、周四晚上 8 点。用户形成阅读习惯后,到点会主动打开看。发文后 1 小时内,在文末留言互动,比如 “今天这篇提到的方法,你们试过吗?效果怎么样?” 有人留言就及时回复,让粉丝感觉 “被重视”。
可以搞一些 “老粉福利”,比如关注满 1 个月的粉丝,回复 “老粉” 能领额外资料;邀请 3 个朋友关注,截图给后台可以进 “核心粉丝群”。群里可以提前剧透内容,偶尔发点小红包,让老粉有 “归属感”。
粉丝转发是低成本拉新的好办法。但别直接让人家 “帮忙转发”,要给转发的理由。比如在文章末尾说 “这篇文章整理了 3 天,如果觉得有用,可以转发给需要的朋友,转发后截图给后台,我额外送一份拓展资料”;或者做 “转发抽奖”,转发后在评论区留言,抽 5 个人送小礼物。礼物不用贵,几十块的书、文具就行,关键是和你的账号定位相关。
如果粉丝在后台提建议,比如 “希望多讲点 XX 内容”,只要合理就采纳,并且在文章里说 “上次有粉丝建议讲 XX,今天就安排上了”。这样粉丝会觉得 “这个号是听我们意见的”,粘性会更高。
⚠️ 避开这些坑,少走半年弯路
很多人引流失败,不是方法不对,而是踩了坑。这些错误一定要避开。
别为了凑数买粉丝。那些僵尸粉不仅没用,还会让公众号的互动率变低,影响后续被平台推荐。500 个真实粉丝,比 5000 个僵尸粉有用 100 倍。
不要在多个平台用同样的内容。小红书喜欢图文并茂、语气亲切的内容;知乎喜欢逻辑清晰、有数据支撑的回答;抖音喜欢节奏快、有视觉冲击的视频。把同一套内容直接搬到所有平台,效果肯定差。要根据平台特点调整内容形式,比如公众号的长文,摘出重点做成小红书图文,提炼金句做成抖音口播。
别一开始就想着 “变现”。前 500 个粉丝阶段,重点是积累信任。上来就发广告、卖东西,很容易被取关。等粉丝觉得 “这个号确实有价值”,再慢慢考虑变现,比如推荐自己用过的好东西,说清楚 “我自己用了半年,觉得不错才推荐”。
不要忽略 “数据分析”。公众号后台的 “用户分析” 和 “图文分析” 要常看,看看哪些文章阅读量高、转发多,就多写类似内容;看看粉丝主要来自哪个地区、什么时间段活跃,就在对应时间发文,甚至加一些本地化内容。
按照这些方法做,正常情况下 1-2 个月就能积累到 500 个真实粉丝。关键是别着急,一步一步来 —— 先搞定身边人,再去外部平台引流,用钩子内容留住人,最后让老粉带新粉。记住,被动引流的核心是 “你有用户需要的价值”,只要把这点做好,粉丝自然会来。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