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不少人借助 AI 生成内容,却常常在查重环节碰壁。这背后的原因不简单,一方面是 AI 的训练数据存在大量重复,导致生成的内容容易出现雷同;另一方面,很多人使用的 prompt 比较简单,让 AI 只能输出模板化的内容,缺乏独特性。想要让 AI 生成原创内容并绕过查重,关键就在 prompt 的设计上。
📝 先搞懂 AI 生成内容的 “套路”,才能对症下药
AI 生成内容之所以容易被查重,核心问题在于它的 “思维模式”。AI 本质上是基于海量数据训练出来的模型,当你给的 prompt 比较笼统时,它会优先调用最常见、最稳妥的表达,这些表达往往已经被无数人用过,查重系统很容易就能识别出来。
比如你让 AI 写一篇 “关于减肥的方法”,如果 prompt 里只说了这么一句,AI 大概率会列出 “控制饮食、坚持运动、规律作息” 这些老生常谈的点,而且描述方式也会很常规。这样的内容,查重率能不高吗?
还有一个点,很多人忽略了 AI 的 “模仿性”。要是你的 prompt 里没有明确要求独特性,AI 会默认按照大众接受度最高的方式来生成内容,就像大家写作文都喜欢用一些经典案例和句式,AI 也不例外。这就导致大量内容 “撞车”。
所以,想要避开查重,第一步就是要打破 AI 这种 “惯性思维”,通过 prompt 引导它走出常规的表达框架。
✍️ 设计 “反套路” prompt,让 AI 被迫 “说人话”
怎么设计 prompt 才能让 AI 生成独特的内容?关键在于给 AI 设定具体的 “身份” 和 “场景”,让它从特定的角度去输出内容,而不是泛泛而谈。
你可以试试在 prompt 里加入具体的角色设定。比如你想写一篇关于 “职场沟通技巧” 的文章,不要直接说 “写一篇职场沟通技巧的文章”,而是说 “假设你是一位有 10 年经验的部门经理,以你带团队的实际经历,讲讲新人在职场中如何跟领导有效沟通,要举 3 个你遇到过的真实案例”。这样一来,AI 就会从部门经理的视角出发,结合具体案例来写,内容自然就有了独特性。
还可以限定内容的表达方式。比如要求 AI 用 “聊天的语气”“讲故事的方式”“分步骤拆解” 等。就拿写产品测评来说,你可以说 “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口吻,分享你使用某款手机一个月的感受,重点说三个让你惊喜的地方和两个觉得不足的地方,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这种带有强烈风格和场景限制的 prompt,能极大降低内容的重复率。
另外,在 prompt 里加入 “禁止使用常见表述” 的要求也很有用。比如 “写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不要用‘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这些俗语,也不要列举番茄工作法、四象限法这些被频繁提到的方法”。这样能逼着 AI 去寻找新的角度和表达。
🔍 给 AI “喂料”,用独特信息提升原创度
AI 生成内容的原创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在 prompt 里提供的信息是否独特。如果你能给 AI 一些不常见的数据、案例或者个人经历,它生成的内容自然就很难跟别人重复。
比如说你想写一篇关于 “家乡特色美食” 的文章,要是只让 AI 写 “介绍一下你的家乡美食”,它可能会写一些大家都知道的菜品。但如果你在 prompt 里说 “我家乡在云南某个小镇,我们那里有一种用野生菌和糯米做的粑粑,只有每年雨季才能吃到,说说它的做法和味道,还要提一下小时候跟奶奶一起做这种粑粑的经历”,AI 基于这些独特信息生成的内容,查重率肯定会低很多。
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在 prompt 里加入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这些细节性的信息具有很强的独特性,AI 很难生成完全一样的内容。比如写一篇旅行攻略,不要只说 “写一篇去成都旅游的攻略”,而是说 “2024 年 5 月我去成都旅游,住春熙路附近,喜欢吃辣,预算每天 500 元,帮我规划一下 3 天的行程,包括必去的小众景点和隐藏的美食店”。
🛠️ 用 “反向指令” 避开查重雷区
很多人不知道,AI 其实很 “听话”,但它需要明确的指令。如果你想让内容避开查重,不妨在 prompt 里加入一些 “反向” 的要求,告诉它哪些内容不能写,哪些表述要避免。
比如写一篇关于 “人工智能发展” 的文章,你可以在 prompt 里说 “不要引用马斯克、扎克伯格关于 AI 的言论,不要提 AlphaGo、ChatGPT 这些被反复讨论的案例,从农业领域 AI 的应用角度来写”。这样一来,AI 就会避开那些高频出现的内容,转向相对冷门的角度,原创度自然就提高了。
还有一种反向指令是针对表达方式的。你可以说 “不要用学术化的语言,不用长句,多用人称代词,就像在跟身边人聊天一样”。这种对语言风格的限制,能让 AI 生成的内容更具个性化,减少与其他内容的相似度。
不过要注意,反向指令不能太多,否则会限制 AI 的发挥,导致内容不够流畅。一般来说,3 - 5 条反向指令就差不多了。
✏️ 对 AI 生成内容进行 “二次加工”,让原创度再上一个台阶
就算用了好的 prompt,AI 生成的内容也未必能 100% 通过查重。这时候,对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就很有必要了。
首先,可以调整语序。把长句拆成短句,把短句合并成长句,或者改变句子之间的顺序。比如 AI 写 “每天早上坚持跑步,能增强体质,还能提高工作效率”,你可以改成 “坚持早上跑步,不仅能让身体更棒,工作起来也更有劲”。
其次,替换词语。把一些常见的词汇换成近义词或者更口语化的表达。比如 “非常重要” 可以换成 “老关键了”,“提高效率” 可以换成 “干活更快”。但要注意,替换后的词语要符合语境,不能为了换而换。
另外,还可以加入自己的观点和感受。AI 生成的内容往往比较客观,缺乏个人色彩。你可以在内容里加入 “我觉得”“在我看来”“有一次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 之类的表述,让内容更像 “人写的”。
📊 用 “分段细化” 法让内容更独特
很多人用 AI 生成内容时,喜欢让它一次性写完一整篇,这样很容易导致内容整体风格单一,重复率高。其实可以采用 “分段细化” 的方法,把一篇文章分成多个部分,给每个部分设计不同的 prompt。
比如写一篇关于 “家庭教育” 的文章,可以分成 “父母沟通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电子产品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这几个部分。针对第一个部分,prompt 可以是 “从心理学角度说说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性格的影响,举一个身边的例子”;针对第二个部分,prompt 可以是 “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说说父母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独立”。每个部分的 prompt 侧重点不同,生成的内容自然也就更丰富多样。
而且分段细化还能让你更好地控制内容的走向,及时调整不符合要求的部分,避免最后整篇内容需要大改。
🧐 测试与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prompt 模板
每个人的需求不同,适合的 prompt 也不一样。所以在使用 AI 生成内容的过程中,要不断测试和调整 prompt,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模板。
你可以多尝试几种不同的 prompt 写法,然后把生成的内容放到查重工具里检测,看看哪种写法的查重率最低。比如第一次用比较笼统的 prompt,第二次加入角色设定,第三次加入独特信息,对比三次的结果,就能发现哪种元素对降低查重率更有效。
另外,还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类型调整 prompt。写小说和写论文的 prompt 肯定不一样,写朋友圈文案和写公众号文章的 prompt 也有区别。多总结经验,慢慢就能形成自己的 prompt 库。
最后要提醒的是,虽然这些方法能提高 AI 生成内容的原创度,帮助绕过查重,但内容的质量才是关键。不要为了追求查重率而忽视内容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只有有价值的内容才能真正被认可。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