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 Midjourney 也有段时间了吧?是不是总觉得自己生成的图差点意思?明明跟别人用的是同一个版本,出来的效果却天差地别。别怪 AI 不给力,问题大概率出在 prompt 上。今天就掰开揉碎了给你讲,怎么用高级 prompt 公式让你的 AI 绘画效果直接上一个台阶。
🎯 搞懂 prompt,AI 绘画的第一步
很多人觉得 prompt 就是随便写写关键词,这想法大错特错。在 Midjourney 里,prompt 是 AI 理解你需求的唯一途径。你写得越精准,AI 的输出就越可控。举个例子,同样是画 “猫”,写 “一只猫” 和 “一只橘色英短猫,趴在阳光照射的窗台,毛发有透明感,8K 分辨率”,出来的图能一样吗?
精准度决定上限。AI 不是人,它没办法猜你的心思。你说 “画个美女”,它可能给你一张中世纪油画里的贵妇,也可能是赛博朋克风的机械姬。但你如果写 “25 岁亚洲女性,齐肩黑发,穿白色连衣裙,站在樱花树下,眼神温柔,景深效果”,AI 跑偏的概率就会小很多。
细节描述要分层。先定大方向,再填小细节。比如先确定主体是 “流浪猫”,再加环境 “雨夜的小巷”,然后补特征 “湿漉漉的毛发,琥珀色眼睛,耳朵下垂”,最后加风格 “宫崎骏动画风格,柔光处理”。这样一层一层叠加,画面感就出来了。
别忽视负面 prompt。有时候你明确知道不想要什么,比如 “不要背景模糊,不要出现文字,不要低分辨率”,这些写进去,能帮 AI 排除错误选项。Midjourney 里用 --no 指令就能实现,比如 “--no 模糊,文字”。
📝 高级 prompt 公式:主体 + 风格 + 细节 + 参数
这个公式不是死板的,是灵活组合的框架。熟练之后可以打乱顺序,但新手最好按这个结构来写,不容易遗漏关键信息。
主体要 “具象化 + 特征化”。别只说 “一个人”,要说 “身高 180cm 的男性,肌肉线条明显,穿黑色皮夹克,脸上有刀疤”。特征越具体,AI 越能抓住重点。如果是物品,比如 “复古相机”,可以写成 “1970 年代徕卡 M3 相机,金属外壳有磨损,镜头反光,放在木质桌面上”。
风格是点睛之笔。常见的艺术风格有印象派、超现实主义、赛博朋克、蒸汽波等。但不止这些,还可以是 “迪士尼动画风格”“王家卫电影色调”“浮世绘风格”。甚至可以指定艺术家,比如 “模仿梵高的星空笔触”“参考莫奈的光影处理”。
细节决定真实感。光线方面,“侧逆光”“柔光箱打光”“阴天漫反射” 效果完全不同;材质方面,“磨砂金属”“哑光皮革”“透明玻璃” 的质感差异很大;纹理方面,“树皮的裂纹”“布料的褶皱”“水面的波纹”,这些小细节能让画面更生动。
参数是隐藏武器。Midjourney 里的参数能微调输出效果。--ar 16:9 是宽屏比例,适合风景;--ar 9:16 适合竖版人像。--q 2 是高质量模式,生成时间长但细节更多;--q 0.5 是快速模式,适合快速出草稿。--style 4b 可以切换模型版本的风格倾向,不同版本数值不同,比如 V5.2 用 --style 4b,V6 用 --style raw 更写实。
🛠️ Midjourney 中高级 prompt 的实操技巧
分段输入更清晰。Midjourney 的 prompt 框可以换行,不用挤成一团。比如:
“主体:戴红色围巾的哈士奇,坐在雪地里
风格:北欧插画风格,低饱和度
细节:雪花飘落,远处有森林剪影,爪子埋在雪里
参数:--ar 1:1 --q 2 --style 4b”
这样 AI 读取起来更顺畅,你自己检查也方便。
权重调节用::。有时候你想强调某个部分,比如 “红色连衣裙::2 白色背景::1”,数字越大权重越高,AI 会重点突出红色连衣裙。反之,想弱化的部分就调低数值,比如 “模糊背景::0.5”。
引用参考图。如果有一张图的构图你很喜欢,可以用图片链接放在 prompt 最前面。比如 “[图片链接] 类似这张图的构图,主体换成樱花树,春天场景”。Midjourney 会参考图片的构图、色调和风格,但不会完全复制。
迭代优化很重要。第一次生成的图不满意,别直接重写。点 Vary (Region) 选中不满意的区域,然后在 prompt 里补充修改指令,比如 “把这里的天空改成晚霞”。或者用 Vary (Subtle) 让 AI 在原图基础上微调,保留优点修正缺点。
⚠️ 避开这些坑,prompt 效果翻倍
别堆砌关键词。有人觉得写得越多越好,把 “8K, 4K, 高清,细节丰富,大师之作,最佳品质” 全堆上去,其实没用。AI 对重复信息会过滤,反而可能忽略关键内容。选 2-3 个最需要的画质词就行,比如 “8K, 超写实细节”。
风格别混搭过度。“赛博朋克 + 巴洛克 + 水墨风” 这种组合,AI 很难平衡好,结果可能是四不像。最多两种风格混搭,比如 “赛博朋克 + 水墨风”,并说明侧重,“以赛博朋克为主,融入水墨笔触”。
别忽视版本特性。Midjourney 每个版本擅长的风格不同。V5.2 适合写实照片,V6 在文字生成上有进步,Niji 模式专门画动漫。用 V5.2 画动漫,效果可能不如 Niji,所以 prompt 里可以加 “--v 6” 指定版本,或者 “--niji 5” 调用动漫模式。
参数别乱加。--s 是风格化参数,数值越高 AI 发挥空间越大,数值越低越贴近你的 prompt。新手建议用 --s 750 左右,太高容易跑偏。--q 质量参数,默认是 1,调太高会增加生成时间,除非特别需要高精度,否则不用调到 2。
🔍 案例解析:从普通到惊艳的 prompt 改造
案例 1:普通 prompt “一只狗在草地上”。生成的图可能是模糊的、普通的宠物狗。
改造后:“金毛寻回犬,6 个月大,叼着飞盘奔跑,草地上有蒲公英,阳光从斜上方照射,毛发有光泽,背景虚化,佳能相机拍摄质感,--ar 16:9 --v 6”。
改造点:明确品种年龄,加动作和环境,补光线和质感,加相机参数,指定版本和比例。
案例 2:普通 prompt “一座城堡”。出来的可能是模糊的中世纪城堡,没特色。
改造后:“新天鹅堡,冬季雪景,夜晚有月光,城堡窗户透出暖光,周围有雾凇,湖面结冰,哥特式建筑细节,超现实主义风格,8K 分辨率,--s 500 --q 2”。
改造点:指定具体城堡,加季节时间,补环境细节,定风格和画质,调参数。
案例 3:普通 prompt “未来城市”。生成的可能是杂乱的高楼,没重点。
改造后:“2077 年上海外滩,未来科技感建筑,空中有磁悬浮列车,雨天地面反光,霓虹灯牌闪烁,赛博朋克风格,参考《银翼杀手 2049》色调,广角镜头视角,--ar 21:9 --v 6”。
改造点:定具体地点时间,加动态元素,补天气光线,指定参考作品,加镜头视角,调比例和版本。
看出来了吧?差别就在于细节的填充和框架的完整性。按照 “主体 + 风格 + 细节 + 参数” 的公式,一步步细化,再避开那些常见的坑,你的 AI 绘画效果想不好都难。
刚开始练的时候别急,多尝试,每次生成后对比自己的 prompt 和结果,总结哪里没写清楚。练个十几张,就能摸到门道了。Midjourney 的 prompt 没有标准答案,自己觉得好看才是最重要的,慢慢找到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