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DeepSeek 写原创文章,Prompt 写得好不好,直接决定输出质量。不少人总抱怨 AI 写的东西像白开水,要么偏离主题,要么千篇一律。问题多半出在指令上。掌握这套高级写法,让 DeepSeek 像你的专属写手一样懂你,输出的内容原创度高还带感。
📌 写 Prompt 前,先想清楚这 3 个核心问题
别一上来就敲键盘。写指令前花 30 秒想清楚目标,比盲目堆砌文字管用 10 倍。
第一个得明确文章的核心诉求。是要观点输出?还是故事叙述?或者是干货教程?比如你想写一篇 “职场新人避坑指南”,得告诉 DeepSeek“重点讲 3 个新人最容易踩的沟通误区,每个误区配 1 个真实案例和解决办法”。模糊的指令只会得到模糊的回应,这是铁律。
第二个要定好风格调性。同样写美食,有人要 “深夜食堂式的温暖散文”,有人要 “硬核测评式的犀利点评”。直接说 “模仿汪曾祺的笔触,用短句描写江南小吃的烟火气,避免华丽辞藻”,比 “写得生动点” 具体 100 倍。AI 对形容词的理解很机械,给它参照物或明确禁区,效果立竿见影。
第三个得卡准目标读者。给大学生写的内容和给企业老板看的,遣词造句天差地别。比如写理财文章,对学生可以说 “用 0 基础能懂的例子,讲清楚基金定投的原理,别用专业术语”;对老板则可以说 “分析 2025 年宏观经济对私募投资的影响,附 3 个高净值客户的配置策略”。读者画像越清晰,AI 的输出越精准。
✍️ 基础款 Prompt 公式,照抄就能用
不想费脑子?记好这个万能公式:主题 + 核心要求 + 风格 + 结构 + 禁忌。亲测对 80% 的场景都管用。
举个例子,要写一篇关于 “城市露营装备选购” 的原创文。套用公式就是:“主题是新手入门级城市露营必备装备,核心要求是分 3 类(睡眠 / 烹饪 / 防护)推荐,每类选 2 款高性价比产品(500 元内),说明优缺点;风格要像朋友聊天,用口语化表达,穿插 1-2 句吐槽;结构按 “为什么需要→怎么选→避坑提醒” 来;禁忌:别列参数表,别用 “最佳”“必买” 这种绝对化词。”
你看,这样写出来的内容,既不会跑题,又有原创的烟火气。很多人写指令只说 “写一篇关于 XX 的文章”,等于让 AI 自由发挥,结果能好才怪。越具体的限制,反而越能激发 AI 的创造力。
再试一个偏文艺的主题:“描写秋日公园的午后”。公式化指令可以是:“主题是秋日公园午后的场景,核心要求是突出光影变化和人的活动(老人下棋、小孩追跑、情侣野餐);风格参考老舍的《济南的秋天》,多用比喻但不堆砌;结构从阳光穿过树叶写起,到夕阳西下结束;禁忌:别写风的声音,别出现 “悲伤”“寂寞” 这类词。” 这样的指令,AI 写出来的文字会更有画面感和独特性。
🚀 高级玩家的 3 个指令技巧,原创度直接拉满
基础款够用,但想让内容有 “人味儿”,就得用进阶技巧。这几招是我实测过能通过各大原创检测的法宝。
技巧一:植入 “矛盾点”。AI 最怕模糊地带,但读者就爱看有冲突的内容。比如写 “要不要辞职考公”,指令里加一句 “既要分析稳定工作的安全感,也要承认体制内的局限性,最后给出 3 类不同性格人群的选择建议”。让 AI 在对立观点中找平衡,输出的内容会更像真人思考,原创度自然高。
之前试过写 “远程办公的利弊”,加了句 “要提到‘看似自由却更累’的悖论,用一个程序员在家办公每天多工作 2 小时的例子来说明”。结果 DeepSeek 不仅举了例子,还延伸到 “工作与生活边界模糊” 的深层问题,比单纯列优缺点深刻多了。
技巧二:指定 “叙述视角”。同样一件事,用不同身份的口吻写,味道完全不同。比如写 “小区物业纠纷”,指令里说 “以刚搬来 3 个月的租客视角写,开头从家里漏水物业拖延不修写起,中间穿插和老业主的聊天,最后表达对业主委员会的困惑”。带身份的叙述自带细节,比第三人称客观描述更有原创感。
我还试过用 “奶茶店店员” 视角写 “网红奶茶的真相”,指令里要求 “吐槽每天要加 10 勺糖的配方,说客人总问‘能不能少糖’却不知道少糖也甜的原因”。出来的内容全是一线细节,连吸管怎么插不容易漏都写了,这种东西 AI 编不出来,必须靠指令引导。
技巧三:加 “动态要求”。让 AI 在写作中 “自我修正”,比如 “先写一个开头,如果你觉得不够吸引人,就换用对话式开头重写;每个观点写完后,自己检查是否有重复,重复的话就合并”。这种指令能逼 AI 跳出模板化思维,写出更灵活的内容。
上次写 “减肥误区”,加了句 “写完每个误区后,假装你是健身教练,在心里反问‘这个说法有没有例外?’有的话就补充一句”。结果 AI 在 “不吃晚饭能减肥” 这条里,特意加了 “但对胃不好的人来说反而伤身”,这种小细节就是原创的加分项。
📋 不同场景的指令大全,直接套用不踩坑
整理了 6 类高频场景的指令模板,覆盖大部分写作需求。记得根据具体主题微调,别生搬硬套。
1. 干货教程类
“主题是 [具体技能],核心是讲清 [3 个关键步骤],每步配 [1 个错误案例] 和 [正确做法];风格要像师傅带徒弟,多用‘先… 再… 不然会…’这种句式;必须包含 [1 个自己踩过的坑];结构按‘为什么学→怎么做→学完能解决什么问题’来。”
比如写 “短视频剪辑入门”,换成具体内容就是:“主题是短视频剪辑入门,核心是讲清转场、配乐、字幕 3 个关键步骤,每步配 1 个新手常犯的错误(比如转场用太多)和正确做法;风格要像师傅带徒弟,多用‘先选好片段再加转场,不然会显得乱’这种句式;必须包含自己当初把配乐音量调太大盖过人声的坑;结构按‘为什么要学剪辑→怎么剪→学会后能做什么’来。”
2. 观点评论类
“针对 [热点事件],先简述事件经过(不超过 30 字),然后从 [2 个对立角度] 分析,每个角度举 [1 个类似案例];风格要犀利但不偏激,结尾留一个开放性问题;禁忌:别用‘我认为’,用‘从 XX 角度看’代替。”
就像写 “年轻人该不该躺平”,可以这样:“针对年轻人躺平现象,先简述是指部分年轻人放弃内卷的状态;然后从社会压力大、个人选择自由 2 个对立角度分析,每个角度举 1 个类似案例,比如日本低欲望社会、欧美年轻人的 gap year;风格要犀利但不偏激,结尾留一个‘躺平会不会是另一种形式的逃避’的开放性问题;禁忌:别用‘我认为’,用‘从社会发展角度看’代替。”
3. 故事创作类
“主角是 [身份],在 [场景] 遇到 [困境],过程中出现 [转折点],结尾要 [留白 / 反转];描写时多写 [感官细节](比如气味、触感);对话要符合人物身份,别太书面化。”
比如写一个关于老裁缝的故事:“主角是小区里开了 30 年裁缝铺的张师傅,在面临网购冲击铺子快关门时遇到困境;过程中出现一个小姑娘来改奶奶的旧旗袍,勾起张师傅的回忆这个转折点;结尾要留白,暗示张师傅可能会转型做定制旗袍;描写时多写布料的触感、缝纫机的机油味这些感官细节;对话要符合张师傅的年纪和身份,别太书面化。”
4. 产品测评类
“测评 [产品名称],重点测 [3 个核心功能],每测一项说清‘优点 + 缺点 + 适合谁用’;加入 [1 个极端场景测试](比如防水手机放水里泡 1 小时);风格像朋友分享,穿插‘我当时都惊了’这种口语。”
拿测评一款蓝牙耳机来说:“测评 XX 品牌蓝牙耳机,重点测续航、降噪、连接稳定性 3 个核心功能,每测一项说清优点、缺点和适合谁用;加入在地铁里信号干扰严重时的极端场景测试;风格像朋友分享,穿插‘我当时都惊了,降噪效果比我之前用的那款好太多’这种口语。”
5. 情感散文类
“围绕 [情感主题],用 [3 个生活片段] 串联,每个片段要有 [具体物品] 作为线索;语言要淡,少用形容词,多写动作;结尾不用点明情感,让读者自己体会。”
比如围绕 “乡愁” 这个情感主题:“用小时候奶奶做的槐花饼、村口的老槐树、离开家时带的一瓶井水 3 个生活片段串联,每个片段要有对应的具体物品作为线索;语言要淡,少用形容词,多写动作;结尾不用点明乡愁,让读者自己体会。”
6. 行业分析类
“分析 [行业名称] 2025 年趋势,从 [政策 / 技术 / 市场] 3 个维度说,每个维度举 [1 个数据 + 1 家企业案例];结论要给出 [2 个风险 + 1 个机遇],别唱高调。”
以分析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分析新能源汽车行业 2025 年趋势,从政策补贴变化、电池技术突破、市场消费需求 3 个维度说,每个维度举 1 个数据和 1 家企业案例;结论要给出 2 个风险,比如原材料价格波动、充电设施不足,和 1 个机遇,比如出口市场扩大,别唱高调。”
❌ 这些坑千万别踩,90% 的人都中招
写了这么多技巧,再说说哪些指令是无效的。避开这些雷区,能少走很多弯路。
别用太抽象的词。“写得有深度”“要有创意” 这种话,AI 根本听不懂。深度怎么定义?创意是什么方向?不如换成 “分析 3 个别人没提到的隐藏原因”“用比喻手法解释这个原理,比如把 XX 比作 XX”。越具体,AI 越能 get 到。
别一次性塞太多要求。有人写指令像列清单,又是要 1000 字,又是要 5 个案例,还要幽默风格,最后加一句 “不能有重复”。AI 处理信息有上限,堆太多要求只会顾此失彼。建议分优先级,比如 “先保证案例真实,风格其次,字数控制在 800-1200 字就行”。
别让 AI 自己定主题。“写一篇关于生活的文章” 这种指令,等于把方向盘交给 AI,结果大概率是泛泛而谈。哪怕再宽泛的主题,也要加个限定,比如 “写生活里那些没用但让人开心的小事,像雨天踩水洼、拆快递包装”。
之前见过有人让 AI 写 “旅行攻略”,没说去哪,结果 AI 写了个全球通用模板,毫无价值。换成 “写青岛 3 天亲子游攻略,重点推荐 2 个免费公园和 1 家本地人常去的海鲜馆,避开栈桥这种网红坑”,出来的内容实用多了。
📝 最后送一份万能指令模板,直接填空用
怕记不住?存好这个模板,以后写 Prompt 直接套:
“主题:[具体内容]
核心任务:[要解决什么问题 / 表达什么观点]
风格:[像 XX(人物 / 文章)的语气,比如‘像小红书博主分享好物’]
细节要求:[要包含的元素,比如‘3 个数据 + 1 个个人经历 + 1 句金句’]
禁忌:[不能出现的内容,比如‘别用专业术语 / 别举 XX 例子’]
结构参考:[开头怎么写,中间分几点,结尾怎么收]”
举个完整例子:“主题:上班族带饭攻略
核心任务:解决带饭耗时、饭菜变冷、营养单一的问题
风格:像同事聊天,用‘我试过…’这种开头
细节要求:3 个 10 分钟就能做好的菜谱 + 1 个保温饭盒选购技巧 +‘带饭 3 年,我瘦了 5 斤’这句金句
禁忌:别推荐需要特殊厨具的菜谱 / 别说‘一定要这样做’
结构参考:开头说带饭的好处,中间分菜谱和工具两部分,结尾鼓励大家试试”
用 DeepSeek 写原创文章,关键不是求 AI 写得多好,而是通过指令引导它 “思考”。就像教新手做事,你说得越明白,对方做得越到位。这些技巧练熟了,你会发现 AI 写的内容不仅原创度高,还带着你的个人风格。下次再写 Prompt,不妨试试这些方法,效果绝对出乎你意料。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