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用 AI 写东西的人越来越多,但随之而来的抄袭问题真的让人头疼。明明是想让 AI 帮忙提高效率,结果生成的内容跟别人的高度相似,轻则被平台判定为低质内容,重则还可能惹上版权纠纷。这时候你肯定会想,到底该怎么写指令 Prompt,才能让 AI 乖乖产出原创内容呢?别着急,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 明确原创的刚性要求,不给模糊空间
很多人用 AI 写作时,Prompt 里只说 “写一篇关于 XX 的文章”,这就等于给了 AI 偷懒的机会。它很可能会抓取网上最热门的内容拼凑一番,结果自然难逃抄袭嫌疑。
真正有用的做法是,在 Prompt 里把原创要求写得像法律条文一样明确。比如可以说 “内容必须包含 3 个独家观点,这些观点不能出现在百度前 100 页搜索结果中”,或者 “禁止使用任何现成的案例、金句,所有案例需基于 2024 年行业新动态重新构建”。
你还可以加上查重标准,比如 “生成内容需通过知网、万方、PaperPass 三大系统的查重检测,重复率不得超过 5%”。这种具体到数字的要求,能让 AI 更清晰地把握原创的尺度。
有个朋友做自媒体,之前总抱怨 AI 写的东西没新意。后来他在 Prompt 里加了句 “每段话都要包含一个只有本行业资深从业者才知道的潜规则”,结果生成的内容不仅原创度高,还吸引了很多同行关注。这就是明确原创要求的威力。
🧩 设定清晰的内容边界,划清不可触碰的红线
光说要原创还不够,得告诉 AI 哪些内容是绝对不能碰的。就像给 AI 画个圈,让它在安全范围内发挥。
你可以在 Prompt 里列出具体的限制条件。比如写科技类文章时,可以说 “禁止引用任何未公开的企业内部数据,所有数据必须来自国家统计局、行业白皮书等官方渠道”。如果是写书评,那就明确 “不能照搬书中原文超过 20 字,所有观点需结合当下社会现象进行解读”。
还有个小技巧,就是指定 AI 避开某些热门模板。现在很多领域都有固定的写作套路,比如情感文的 “故事 + 道理” 模式,营销文的 “痛点 + 解决方案” 结构。你可以在 Prompt 里说 “拒绝使用‘开头提问 + 中间举例 + 结尾总结’的常见结构,采用‘场景描写穿插观点’的方式呈现”。
记得有次帮公司写产品介绍,我在 Prompt 里写了 “禁止使用‘领先’‘最佳’等绝对化用语,不借鉴任何同类产品的宣传文案框架”。结果 AI 生成的内容完全跳出了行业套路,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展现了产品优势,效果特别好。
👤 植入个性化要素,让内容带上独特的 “DNA”
AI 生成的内容之所以容易雷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个性。如果能在 Prompt 里加入一些独特的个人元素,就能大大降低抄袭概率。
你可以把自己的经历、观点、甚至口头禅放进 Prompt 里。比如写职场文章时,可以说 “结合我曾经在互联网大厂做过 5 年项目管理的经历,用亲身案例说明如何解决跨部门沟通难题,案例中要包含具体的时间、人物和冲突点”。
还可以指定独特的表达方式。比如 “用天津话的幽默语气写这篇美食测评,多加入一些本地人才懂的俚语,避免使用网络流行语”。这种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要求,能让 AI 生成的内容很难和别人的重复。
我认识一个旅行博主,她每次让 AI 写攻略时,都会在 Prompt 里加上 “必须包含一个只有我去过的小众景点,描述该景点时要提到门口那家卖酸梅汤的老店”。这样一来,她的攻略就有了别人模仿不来的独特印记。
🔍 添加可验证的溯源机制,让原创有据可查
就算 AI 保证了原创,有时候你自己可能也不放心。这时候在 Prompt 里加入溯源机制,就能让内容的原创性更有保障。
你可以要求 AI 在生成内容时,同步提供创作思路。比如 “每提出一个观点,都要说明这个观点的形成过程,包括参考了哪些资料、经过了怎样的分析推理”。这样一来,你不仅能判断内容是否原创,还能根据思路进行调整优化。
还可以让 AI 留下 “专属标记”。比如写系列文章时,可以说 “每篇文章都要包含一个只有下一篇才会解释的伏笔,伏笔要隐晦且独特”。这样既保证了单篇内容的原创性,又能让整个系列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有个做学术研究的朋友,他在让 AI 帮忙整理资料时,会要求 “所有引用的文献都要注明作者、发表时间和具体页码,并且生成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列表”。这种做法不仅避免了抄袭风险,还让整个内容显得更加严谨可信。
🔄 动态调整 Prompt 策略,跟 AI 打一场 “持久战”
AI 的算法在不断更新,之前好用的 Prompt 可能过段时间就失效了。所以你得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自己的指令策略。
如果发现 AI 生成的内容开始出现雷同,就要及时给 Prompt “升级”。比如之前只要求 “避免抄袭”,现在可以改成 “用 3 种不同的理论框架分析同一个问题,每个框架都要给出独特的结论”。
你还可以定期研究平台的查重规则,把这些规则融入到 Prompt 里。比如某平台最近加强了对洗稿的检测,你就可以在 Prompt 里说 “禁止对已有文章进行同义词替换、语序调整等洗稿操作,所有内容需从全新的角度切入”。
另外,多尝试不同的 Prompt 结构也很重要。有时候换一种表达方式,就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比如把陈述句改成疑问句:“如果让你用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解读这个现象,你会从哪里入手?请给出 3 个没人想到过的切入点”。
📌 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决定了 Prompt 的成败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大方向,还有一些细节能让你的 Prompt 效果翻倍。这些细节看似不起眼,却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内容的原创性。
比如限定内容的篇幅分布。你可以在 Prompt 里说 “开头部分占 20%,用来描述一个鲜为人知的行业现象;中间 60% 用 3 个递进式的案例展开分析;结尾 20% 提出一个有争议的观点,引发读者讨论”。这种具体的结构要求,能避免 AI 套用现成的模板。
还有就是指定信息的更新时间。比如写财经类文章时,可以说 “所有数据必须是 2024 年第一季度之后发布的,禁止使用任何 3 年前的案例”。时效性强的内容,本身就不容易和别人的重复。
最后,别忘了在 Prompt 里加上对 AI 的 “提醒”。比如 “在生成内容前,请先检查是否有与已有内容高度相似的部分,如有请立即修改”。虽然 AI 不一定真的会 “检查”,但这种提示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它的原创意识。
说到底,写好一个防抄袭的 Prompt,关键在于 “具体” 和 “独特”。你给 AI 的指令越具体,它就越知道该怎么做;你的要求越独特,生成的内容就越难和别人的重复。这需要你多花点心思去琢磨,多做几次尝试。毕竟,在 AI 时代,学会和 AI “沟通”,也是一项重要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