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小说生成 APP 收集的数据到底有多少?
打开一款 AI 一键生成小说的 APP,你可能觉得只是输入几个关键词、设定人物关系就完事了。但实际上,这些 APP 在后台收集的数据可能远超你的想象。基础的用户注册信息肯定少不了,比如手机号、邮箱,有些甚至要求绑定微信或 QQ,这就意味着你的社交账号信息可能被关联。
更关键的是创作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你输入的情节走向、人物性格描述、偏好的文风,这些内容会被 APP 记录下来,用来优化所谓的 “个性化推荐”。别以为这只是为了让生成的小说更符合你的口味,这些数据其实勾勒出了你的思维模式和兴趣偏好,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些 APP 会悄悄获取设备信息,比如手机型号、操作系统版本、IP 地址。IP 地址能大致定位你的所在区域,结合其他信息,很容易锁定你的真实身份。更过分的是,部分 APP 会申请读取手机存储的权限,美其名曰 “方便保存生成的小说”,但谁能保证它们不会偷偷扫描你手机里的照片、文档呢?
💾 数据存储和传输环节的漏洞有多可怕?
收集来的数据总得有地方放吧?可很多 AI 小说生成 APP 的服务器安全措施根本跟不上。小公司开发的 APP 尤其明显,为了节省成本,服务器可能就租个普通的云空间,防火墙、数据加密这些基础防护措施都做得马马虎虎。
黑客要是盯上这些漏洞,简直是探囊取物。去年就有一款小众 AI 写作 APP 被曝出数据库泄露,数万用户的注册信息和创作内容流到了暗网。有人发现自己的原创情节设定被别的平台盗用,找上门维权时,APP 方还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数据是怎么丢的。
数据传输过程也暗藏风险。你在 APP 上输入的内容,从手机传到服务器的这段路,如果没有采用加密传输技术,就像在大街上裸奔一样,很容易被第三方截获。有些 APP 为了提高加载速度,故意简化传输加密流程,这无疑是把用户数据往火坑里推。
📜 隐私政策里的 “坑” 你看得懂吗?
几乎所有 APP 都会让你勾选 “同意隐私政策”,但真正会点开看的人没几个。这些隐私政策往往写得晦涩难懂,满是专业术语,其实就是故意让人看不懂。里面藏着不少猫腻,比如 “我们可能将您的信息用于第三方合作推广”,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你的数据可能会被卖给其他公司。
有些 APP 的隐私政策还会玩文字游戏。明明写着 “不会向第三方泄露用户信息”,但后面加个括号备注 “经用户同意或法律法规要求的除外”。这个 “经用户同意” 的范围可就大了,可能是你点了某个不起眼的弹窗,就算是 “同意” 了。
更恶心的是,有些 APP 的隐私政策还会偷偷更新。你第一次注册时同意的条款,过几个月可能就变了样,新增了不少收集数据的权限,而你完全不知情。等出了问题,APP 方就拿 “用户已同意最新隐私政策” 来搪塞。
🔍 权限索取背后的真实目的
AI 生成小说,按理说有个输入框就够了,可很多 APP 偏要申请一堆无关权限。比如位置权限,生成小说和我在哪有关系吗?实际上,获取位置信息可能是为了给你推送本地的广告,或者把你的位置数据卖给线下商家。
通讯录权限也是重灾区。有些 APP 说 “方便你邀请好友一起创作”,可就算你从来没邀请过,它也在后台默默读取了你的通讯录。这些联系人信息可能会被用来做用户画像,甚至给你的亲友推送相关广告。
相机和麦克风权限更是让人警惕。个别 APP 找借口说 “可以拍摄场景作为创作灵感”,但谁能保证它们不会在你不知情的时候偷偷开启相机或麦克风?之前就有类似的 APP 被曝光滥用权限,侵犯用户隐私。
🚨 已经发生的安全事件敲响警钟
不是危言耸听,已经有不少关于 AI 内容生成类 APP 的安全事件了。某款下载量过百万的 AI 小说 APP,被发现将用户的创作内容整理成 “素材库”,卖给其他写作平台,不少用户发现自己的原创情节被改头换面后出现在别的小说里。
还有更严重的,有用户因为使用某款 AI 小说 APP,导致手机号被泄露,接到了大量骚扰电话和诈骗短信。经查实,是 APP 的数据库被内部员工倒卖了,这些员工利用职务之便,把用户信息打包卖给了诈骗团伙。
更可怕的是,有些 AI 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就用到了非法获取的用户数据。你以为 APP 生成的小说是全新创作的,其实里面可能夹杂着其他用户的原创内容,而这些内容的原作者毫不知情。这不仅侵犯了隐私,还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
🛡️ 用户该怎么保护自己的隐私?
别觉得没办法防范,做好这几点能大大降低风险。首先,尽量选择知名度高、口碑好的大厂开发的 APP。大厂相对来说更注重数据安全,有更完善的防护体系,就算出了问题,维权也更容易些。
下载 APP 后,一定要去手机的权限设置里看看,把那些无关的权限全部关掉。位置、通讯录、相机这些,除非你确定必须要用,否则一律禁止。别嫌麻烦,这一步能挡住很多不必要的数据收集。
创作内容时,尽量别在里面包含真实的个人信息。比如不要用自己的真实姓名、住址、工作单位作为小说里的人物信息,也别在情节里透露自己的生活细节。毕竟你不知道这些内容最终会落到谁手里。
定期检查 APP 的隐私政策更新也很重要。虽然看起来费劲,但至少要扫一眼重点部分,看看有没有新增不合理的条款。如果发现有严重侵犯隐私的内容,赶紧卸载 APP,别犹豫。
💡 监管和行业规范何时能跟上?
目前对于 AI 生成类 APP 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相关的监管还存在不少漏洞。法律法规的更新速度跟不上技术发展,很多 APP 钻了法律的空子。
行业内也缺乏统一的规范。什么样的数据可以收集,收集后该如何存储和使用,没有明确的标准。这就导致有些 APP 为了追求利益,肆无忌惮地侵犯用户隐私。
不过也有好消息,最近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领域,一些针对 AI 应用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正在酝酿中。希望这些政策能尽快落地,给用户一个更安全的使用环境。
说到底,AI 一键生成小说 APP 确实给写作带来了便利,但在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作为用户,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提高警惕,学会保护自己。而那些 APP 开发者,也该好好反思一下,别为了眼前的利益,透支用户的信任。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