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头条号的都知道,选题就像选种子,选对了才能长出爆款的参天大树。以前全靠感觉拍脑袋,现在有了 AI 工具,相当于给你装了个 “爆款雷达”,能精准锁定那些藏在数据里的高流量话题。这可不是吹牛,AI 能在几分钟内处理上百 G 的用户行为数据,比人眼扫热搜榜高效 100 倍都不止。
📊 先用 AI 工具扒透平台流量密码
百度指数是个老伙计,但搭配 AI 分析插件用才叫真香。打开百度指数,输入你领域的核心词,比如 “育儿”“职场”,然后启动 AI 的关联词拓展功能。它会自动把用户搜过的相关词按热度排序,像 “3 岁宝宝叛逆期怎么办” 这种带具体场景的长尾词,往往比 “育儿技巧” 这种大词转化率高 3 倍以上。
5118 的 AI 选题功能更绝,直接给你生成 “话题潜力分”。它会分析这个话题过去 30 天的阅读量波动、收藏转发比,甚至能预测未来两周的热度走向。我试过选过一个评分 85 分的 “冬天手脚冰凉怎么调理”,发布后当天就破了 10 万 +,后台数据显示,这个话题的用户停留时长比我平时的内容多了 40 秒。
还有个小众工具叫 “热榜捕手”,专门抓各平台的实时热点。它的 AI 算法能识别哪些热点是 “虚火”(比如明星绯闻),哪些是 “实热”(比如政策变动)。上个月医保新政出来时,它提前 2 小时就推送了相关话题预警,我赶紧让 AI 写了篇解读文,流量直接冲到当月第一。
🎯 用 AI 解剖用户真实需求
别光看热搜,用户没说出口的需求才是金矿。知乎的 “AI 热榜分析” 功能能爬取高赞回答下的评论,自动提炼关键词。比如我搜 “副业”,AI 扒出 “宝妈在家做的副业”“零成本副业” 这两个高频词,说明这类人群的需求被严重低估了。
豆瓣小组的 AI 情感分析工具也很有意思。输入你想做的领域,它能统计出用户讨论时的情绪倾向。我做情感领域时,发现 “婚姻” 话题下,负面情绪占比 68%,但 “如何修复夫妻关系” 的提问量却在上涨,这就说明 “治愈系” 内容比 “吐槽系” 更有市场。
电商平台的 AI 评论分析更直接。去淘宝搜你领域的产品,比如 “考研资料”,用 “评了么” 这个工具爬取 10 万 + 条评论,AI 会帮你挑出用户反复提到的痛点。有次我发现 “真题解析太简略” 被提了 2000 多次,赶紧让 AI 写了篇 “3 本考研真题解析对比”,光带货佣金就赚了小一万。
🌊 让 AI 帮你踩准热点节奏
追热点最怕慢半拍,AI 能帮你预判 “风口”。巨量算数的 “热点趋势预测” 会给每个热点标上 “爆发期”“衰退期”。像 “淄博烧烤” 这个热点,AI 在它小火时就预测到会有 15 天的爆发期,我提前让 AI 写了篇 “去淄博吃烧烤必看的 5 个攻略”,刚好在热度最高时发布。
但不是所有热点都能追,AI 的 “领域匹配度” 功能很关键。输入热点关键词,它会计算和你账号定位的重合度。我朋友做职场号的,硬追 “演唱会门票” 热点,结果阅读量还不如平时的一半,就是因为匹配度只有 23%。
还有个技巧,用 AI 把老话题翻新。比如 “减肥” 是永恒热点,让 AI 分析近 3 年的减肥方法变化,会发现 “生活化减肥” 替代了 “极端节食”。我根据这个趋势,让 AI 写了篇 “不用运动不用节食,3 个日常习惯悄悄瘦”,数据比传统减肥文好太多。
📝 用 AI 生成 “反常识” 话题
用户看惯了千篇一律的内容,稍微反常识一点就容易爆。“AI 反套路选题器” 能帮你打破思维定式,输入 “职场”,它会跳出 “领导越器重,越要学会拒绝” 这种和常规认知相反的话题。我测试过,这类话题的打开率比普通话题高 50%。
怎么判断反常识话题会不会翻车?让 AI 先做个 “风险评估”。输入话题,它会模拟用户评论,看是否有负面情绪。有次我想写 “存钱不如投资自己”,AI 模拟出很多 “普通人哪有闲钱投资” 的负面评论,我就改成 “月薪 5000 也能投资的 3 件事”,效果就很好。
还可以让 AI 跨领域组合话题。比如把 “职场” 和 “心理学” 结合,生成 “开会坐哪个位置容易被提拔?心理学告诉你”。这种跨界话题自带新鲜感,我有篇类似的文章,被 30 多个职场号转载。
🧐 用 AI 验证话题的 “可写性”
选好话题别急着写,让 AI 先出个大纲。如果 AI 都写不出 3 个以上的分论点,说明这个话题太浅。比如 “夏天怎么防晒”,AI 只能列出涂防晒霜、戴帽子,这种话题就很难写出深度,不如换成 “阴天也要防晒?这些防晒误区你中了几个”。
AI 还能帮你估算 “内容稀缺度”。在 “易撰” 里输入话题,它会告诉你全网已有多少篇同类文章。如果超过 10 万篇,除非你有独家信息,否则别碰。我上次选的 “小区充电桩安装攻略”,全网只有 2000 多篇,发布后很快就被平台推荐了。
最后用 AI 测一下 “标题吸引力”。把拟好的标题输进 “乐观号”,它会从关键词、情绪值、好奇心三个维度打分。80 分以上的标题,比如 “我用这招让孩子主动写作业,班主任都来问方法”,往往能自带流量。
📈 不同领域的 AI 选题小窍门
情感领域要抓 “具体场景”,让 AI 分析近期的热门影视剧、社会新闻,提炼出情感冲突点。比如《消失的她》热映时,AI 扒出 “伴侣 PUA 的 5 个信号” 这个话题,相关文章都爆了。
职场领域盯 “政策变动”,用 AI 监控人社部、税务局的官网,一有新规就解读。像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调整时,我让 AI 写的 “2024 年个税申报攻略”,收藏量破了 10 万。
育儿领域靠 “年龄细分”,让 AI 把 0-6 岁分成 12 个阶段,每个阶段找痛点。比如 “18 个月宝宝不会说话正常吗”,这种精准到月份的话题,家长们简直是跪着看完的。
用 AI 工具选题,本质是让数据替你做判断,但别完全依赖它。AI 能告诉你 “什么话题火”,但 “怎么写得有人情味” 还得靠自己。我通常让 AI 给出 10 个话题,再凭直觉挑 3 个,最后用数据验证。这两年靠这套方法,我的头条号从月入 3000 做到了稳定过万,你也可以试试。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