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AI 小说生成器的 prompt,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关键在于你能不能让 AI 精准 get 到你的想法。现在市面上的 AI 模型,不管是 GPT、Claude 还是国内的通义千问,本质上都是 "猜你想说什么" 的机器。你给的信息越模糊,它猜偏的概率就越大。
我见过太多人用 AI 写小说,上来就扔一句 "写个科幻故事",结果 AI 给的东西要么流水账,要么完全不是自己想要的风格。这不是 AI 不行,是你没把话说清楚。真正会用 AI 的人,都懂一个道理:prompt 的质量,直接决定输出内容的上限。
🎯 写好 prompt 的底层逻辑:把 AI 当成你的 "代笔助理"
你得搞明白,AI 不是你的创意伙伴,更像是一个执行力超强但有点笨的助理。它不会主动帮你补全信息,只会严格按照你给的指令行动。这意味着你需要把所有必要的信息都喂给它。
举个例子,同样是写悬疑小说,新手可能会说 "写一个侦探破案的故事"。但专业的 prompt 会这么说:"30 岁女侦探林岚调查一桩美术馆谋杀案,死者是著名画家,现场留下一幅未完成的自画像。故事要在暴雨夜展开,重点刻画侦探发现画中细节与现场不符时的心理活动。"
这两种表述的区别在哪?前者只给了类型和核心事件,后者明确了角色特征、场景细节、情节焦点和氛围要求。AI 拿到后者,输出的内容自然更贴近预期。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设定 AI 的身份。你可以在 prompt 开头加上 "你是一位有 10 年经验的悬疑小说作家,擅长通过环境描写烘托紧张气氛",这样 AI 会自动调整输出风格,比单纯说 "写个悬疑故事" 效果好得多。
📝 基础款 prompt 的黄金结构:5 要素公式
不管写什么类型的小说,基础款 prompt 都可以套用这个结构:类型定位 + 核心要素 + 风格参考 + 细节要求 + 输出规格。这五个部分缺一不可。
类型定位要具体到子类别。不说 "写个爱情故事",而说 "写个 90 年代上海弄堂里的暗恋故事"。时间、地点、核心关系一明确,AI 就有了基本方向。
核心要素包括主角设定、核心冲突和关键场景。主角设定不能只说年龄性别,要加上性格特点和隐藏动机。比如 "28 岁的图书馆管理员,表面内向,实则在寻找失踪的姐姐,随身携带的旧照片是唯一线索"。
风格参考是个技巧活。你可以说 "风格类似余华的《活着》,语言朴实但有力量",也可以说 "模仿宫崎骏动画的叙事节奏,温暖中带着淡淡的忧伤"。AI 对知名作家、导演的风格把握通常很准。
细节要求决定内容质感。你可以指定 "多描写角色的手部动作",或者 "对话要符合 1980 年代北京胡同的方言特色"。这些具体指令能让 AI 的输出摆脱模板化。
输出规格要明确长度和形式。是要 "500 字的开篇",还是 "3 个不同走向的情节分支"?给 AI 一个清晰的输出框架,它就不会给你写得太长或太短。
我见过有人用这个结构写仙侠小说 prompt,效果出奇的好。他是这么写的:"古风仙侠故事,类型是仙门权谋。主角是清虚门最不起眼的外门弟子,实则是被灭门的灵犀谷遗孤,随身携带的玉佩藏着门派秘辛。风格参考《琅琊榜》的权谋线和《仙剑奇侠传》的仙侠设定。重点描写主角在仙门大比中故意隐藏实力,却被长老识破时的对峙场景。输出 800 字左右的章节片段。"
📚 不同类型小说的 prompt 侧重点
写不同类型的小说,prompt 的侧重点得调整。不是所有类型都吃一套模板。
科幻小说的 prompt,世界观设定要优先于情节。你得先把 "这个世界有什么规则" 说清楚。比如 "2077 年,人类可以通过神经接口共享记忆,但每次共享都会丢失一部分自己的记忆。这个技术被垄断在 ' 忆联 ' 公司手中,普通人每月只能免费共享 3 次记忆"。把这些规则讲明白,AI 写出来的故事才不会出现逻辑漏洞。
言情小说则要强化情感张力的描述。你可以在 prompt 里加入 "男女主角每次对视时,要突出女主角指尖微微颤抖的细节",或者 "争吵场景要写出男主角强装冷漠但喉结滚动的隐忍"。这些身体语言的描写指令,能让 AI 的情感表达更细腻。
悬疑推理类最讲究信息差的设计。你可以在 prompt 里明确 "读者知道但主角不知道的信息:管家在案发前一晚见过死者",或者 "主角知道但警方不知道的线索:死者抽屉里有一张撕碎的医院诊断书"。给 AI 设定好信息边界,它才能写出有张力的推理过程。
奇幻类小说需要构建独特的魔法体系。与其说 "主角会魔法",不如说 "主角掌握 ' 镜语术 ',能通过镜子看到过去 3 小时发生的事,但每次使用都会让自己的镜像多存在 10 分钟,这些镜像最终会拥有独立意识"。魔法的规则越具体,故事的展开就越合理。
💡 进阶技巧:让 AI 理解你的创作风格
如果你已经有自己的写作风格,想让 AI 模仿,可以用 "示例投喂法"。就是在 prompt 里附上一小段你写的文字,告诉 AI"按照这段的风格续写"。
我试过给 AI 一段自己写的民国故事片段,里面有 "黄包车轮碾过湿漉漉的青石板,溅起的水花打在旗袍开叉处" 这样的描写。然后让 AI 续写,它确实能抓住那种注重环境与服饰细节的风格。
还有个高级玩法:设定 "禁止出现的元素"。比如 "不要出现网络流行语"、"避免使用过于华丽的形容词"、"对话中不能有超过 5 个字的感叹句"。这些限制看似束缚,实则能帮你排除不想要的风格。
对于系列小说,你可以建立一个 "人设档案库"。在每个新章节的 prompt 开头,简要回顾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前情提要。比如 "接上章,李梅发现丈夫藏在书房的秘密信件后,没有立刻质问,她的性格向来是 ' 先观察再行动 ',请延续这种隐忍中带着算计的人物特质"。
🔍 避坑指南:新手常犯的 prompt 错误
最常见的错误是信息过载。有人觉得 prompt 写得越详细越好,结果写了几百字,AI 反而抓不住重点。记住,重要信息要前置,次要信息可以简化。一般来说,一个有效的 prompt 控制在 300 字以内比较合适。
另一个误区是不设定边界。比如写历史小说,不说清楚 "故事要符合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背景,避免出现明清才有的家具",结果 AI 可能写出穿帮内容。时间、空间、社会规则的边界,必须在 prompt 里明确。
还有人喜欢在 prompt 里同时给多个冲突点。比如 "主角既要复仇,又要谈恋爱,还要拯救世界",这样 AI 很难平衡多条线索,往往哪个都写不深入。不如一次聚焦一个核心冲突,后续章节再逐步展开其他线索。
对 AI 的能力预期过高也是问题。目前的 AI 模型在处理复杂逻辑和长周期叙事上还有局限。不要指望一个 prompt 就能让 AI 写出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更好的做法是分章节写,每章结束后根据输出结果调整下一章的 prompt。
🔄 迭代优化:从失败 prompt 中学习
没人一开始就能写出完美的 prompt。关键是学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如果 AI 输出的内容偏离预期,先别急着怪 AI,回头看看自己的 prompt 哪里没说清楚。
有个简单的检查方法:把你的 prompt 给一个不了解你想法的人看,如果他看完也不清楚故事该怎么写,那问题就出在 prompt 本身。
我通常会建一个 "prompt 日志",记录每次的 prompt 和 AI 的输出结果,标注哪些指令有效,哪些需要改进。比如发现 "写得有悬念一点" 不如 "在章节结尾处留下一个关于主角身世的疑问" 效果好,就把这个发现记下来。
遇到 AI 完全不理解的指令,试着换种说法。比如你说 "写出主角内心的挣扎",AI 可能写得很表面。换成 "主角左手握拳,指甲嵌进掌心,右手却在给母亲发短信说 ' 一切都好 ',通过这种肢体语言和行为的矛盾,表现他的内心挣扎",效果会好很多。
最后想说,用 AI 写小说,本质上是和机器 "合作创作"。好的 prompt 不是一次就能写出来的,需要你不断调整、试错、总结。刚开始可能觉得麻烦,但练得多了,你会发现自己不仅能写出精准的 prompt,对故事结构和人物塑造的理解也会加深。
记住,AI 是工具,真正决定故事好坏的,还是你脑子里的创意和对细节的把控。prompt 写得再完美,也代替不了你对故事的思考。所以别想着走捷径,踏踏实实地打磨每一个 prompt,你会看到惊喜的。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