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写长篇小说,到底靠谱吗?
最近总有人问,AI 能不能写长篇故事?比如十万字那种。说实话,前两年我也觉得悬。毕竟那会儿的 AI 生成器,写个几千字就容易逻辑混乱,人物前后矛盾。但这两年大模型进步太快了,尤其是专门针对小说创作的工具冒出来不少,这事还真得重新聊聊。
先给结论:AI 能写十万字小说,但绝非 “一键生成” 那么简单。这里面有工具的门道,有创作的技巧,更有不少坑要踩。今天就结合我实际测试的几个平台,跟大家掰扯掰扯这事。
🌟 主流 AI 小说生成器,到底能扛住多少字?
现在市面上能打的 AI 小说工具,说来说去就那几个。NovelAI、Sudowrite、Writesonic,还有国内的秘塔写作猫、文心一格的小说模式。我挨个测了个遍,发现它们的 “续航能力” 差别挺大。
NovelAI 算是圈内名气大的,很多人用它写网文。官方没明说最大支持多少字,但实际用下来,单次生成能保持在 2000 字左右的连贯度。如果分章节喂给它,每次带着前面的剧情摘要,写个五六万字问题不大。但到了七八万字往后,就容易出幺蛾子 —— 前面埋的伏笔忘了,配角突然性情大变,甚至场景都能串线。
Sudowrite 更侧重 “辅助”。它有个 “Story Engine” 功能,能跟着你的大纲走。我试过用它写一个科幻题材的故事,设定好世界观和主要人物后,每次生成前都让它回顾上一章的关键事件。这样操作下来,写到十万字时,主线没跑偏,但细节漏洞不少。比如主角的武器明明在前几章损坏了,后面突然又拿出来用,还得靠人工回头改。
国内的工具更保守些。秘塔写作猫有明确的提示:超过 3 万字建议分卷处理,不然会出现 “记忆衰退”。这其实是大模型的通病 —— 上下文窗口有限,记不住太遥远的内容。你想想,人写长篇还得翻前面的笔记呢,AI 这点倒挺像人。
🚀 挑战十万字,得避开这些 “大坑”
说真的,用 AI 写十万字小说,比我想象中累得多。不是说 AI 写得慢,是你得不停给它 “纠偏”,不然故事能跑到十万八千里去。
最大的坑是情节连贯性。我用 NovelAI 写过一个古代权谋故事,写到第五万字时,突然冒出来一个从未出现过的 “王爷”,还说他是主角的亲弟弟。前面明明写主角是独子,这就是典型的 “AI 断片” 了。后来发现,是因为中间有三章没把人物关系写进提示词里,AI 自己瞎编了新设定。
然后是人设崩塌。主角本来是个隐忍的谋士,写到第七万字突然变成暴躁老哥,一言不合就拔剑。查了记录才发现,前一章让 AI 写他和敌人对峙,可能是 “对峙” 这个词刺激了 AI,它自动往 “强硬” 方向写,结果没收住。这种时候只能回头重写,还得把 “主角性格:隐忍、善谋,非必要不动武” 这种提示词钉死在每章开头。
还有个更头疼的 ——逻辑硬伤。科幻题材里最容易出问题,比如前面设定飞船时速是 5 光年,后面突然写成 “半天飞到隔壁星系”,这物理常识都错了。AI 对数字和设定的 “记忆力” 特别差,必须在每章开头把关键数据重申一遍,不然准出错。
最搞笑的是重复套路。写到第八万字时,发现 AI 开始 “偷懒” 了 —— 每次主角遇到危机,解决办法都是 “突然出现一个神秘人帮忙”。这就是 AI 的 “舒适区”,它发现这么写最省力,就一直重复。这时候就得手动打断,换个提示词,比如 “让主角用智谋解决危机,不能出现新人物”。
💡 实用技巧:这样操作,十万字能顺很多
折腾了半年,总算摸出点门道。用 AI 写长篇,不能当甩手掌柜,得学会 “带着 AI 跑”。
第一步,先搭好骨架再填肉。千万别上来就让 AI 瞎写,你得先把详细大纲列出来。分多少章,每章主要情节是什么,人物在这一章要做什么,甚至关键对话的方向,都得写清楚。我现在写大纲的时间,差不多是 AI 写作时间的两倍,但后面能省超多修改功夫。
第二步,分段生成,及时存档。我一般是每 5000 字存一个版本,同时生成一份 “剧情摘要”。这个摘要得包含:本章新增人物、关键事件、伏笔、人设补充。下一章开始前,先把这个摘要喂给 AI,再加上 “请延续之前的风格和设定” 的提示,能减少 80% 的跑偏概率。
第三步,善用 “回溯修正”。所有工具都有 “回退” 功能,发现 AI 写偏了别硬着头皮往下写,立刻退回去,修改提示词重写。比如 AI 让配角做出不符合人设的行为,就加上 “配角 XXX 性格谨慎,此时应选择观望而非冲动行动”,把它拉回正轨。
第四步,人工 “缝合” 很重要。AI 写的章节之间,经常会有 “断层”。比如上一章结尾写主角要去城外寺庙,下一章开头突然就在寺庙里了,中间怎么去的、遇到了谁,全没写。这时候就得手动补一段过渡,不然读者看得云里雾里。
📖 真实案例:有人真的成了?
还真有。去年国外有个叫 Sarah 的作者,用 Sudowrite 写了一本 12 万字的悬疑小说,还出版了电子版。她在采访里说,整个过程花了三个月,AI 写初稿用了一个月,剩下两个月全在改 AI 的 “bug”。
她的方法挺有意思:把小说分成 10 个部分,每个部分写完后,用工具自带的 “情节检查器” 扫一遍,看看有没有前后矛盾。发现 AI 写的某个线索圆不回来,就直接删掉重写,绝不将就。最后出版时,她在扉页写着 “与 AI 协作完成”,反而成了卖点。
国内也有网文作者在尝试。起点中文网有本叫《星舰残骸》的小说,作者公开说前 8 万字有 60% 是 AI 生成的。但读者评论里,有人说 “看到第 50 章突然觉得不对劲,前面的伏笔没下文了”,这就是 AI 后期乏力的表现。作者后来回应,后面全改成自己写了,AI 实在撑不住了。
🤔 未来会更好吗?
讲真,现在的 AI 写十万字,更像是 “半成品加工”。它能帮你填充细节、加快速度,但核心的创意和逻辑,还得靠人来把控。
不过技术更新确实快。听说 GPT-5 的上下文窗口能到 100 万字了,要是真的,那 AI 的 “记忆力” 会好很多。还有专门的 “小说训练模型”,比如用金庸、古龙的作品训练出来的 AI,写武侠小说时,人设和文风的一致性会高不少。
但我总觉得,AI 再厉害,也替代不了人写小说的 “灵魂”。那些突如其来的灵感、细腻的情感转折,AI 现在还学不会。它更像个超级助手,能帮你搬砖,但盖成什么样的房子,还得看建筑师的本事。
最后说句实在的,如果你想试试用 AI 写十万字小说,别指望一步到位。先从一万字开始练手,摸透工具的脾气,再慢慢加长篇幅。过程肯定会抓狂,但看到成品的那一刻,还是挺有成就感的。毕竟,这可是人和 AI 一起完成的故事啊。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