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面上很多一键生成小说的 APP,宣传得天花乱坠,说什么 “零基础也能当作家”“躺着就能赚钱”。但这些工具真的靠谱吗?我花了一个多月时间,亲测了十多款主流 AI 写作工具,从免费的到付费的,从国内的到国外的,总算是摸清楚了它们的底细。今天就把这些经验分享出来,给大家避避坑。
🚀 亲测体验:AI 生成小说的真实水平如何?
我先选了几款号称 “一键生成百万字小说” 的 APP 来测试。按照教程输入了 “都市 + 玄幻” 的题材,选了几个关键词,比如 “地铁”“修仙”“记忆丧失”,然后点击生成。结果让我大跌眼镜 ——生成的内容要么逻辑混乱,要么千篇一律。
比如有一款工具,生成的小说开头是这样的:“地铁列车在黑暗的隧道里穿行,发出低沉而单调的嗡鸣,像一头不知疲倦的钢铁巨兽在肠道内蠕动。刚从公司那个让人窒息的方案地狱里解脱出来,又被抛进了这个人肉搅拌机。” 乍一听还挺有画面感,但接着看下去就不对劲了。主角刚进地铁,下一秒就突然出现在一个玄幻世界,中间没有任何过渡。我试着调整关键词,重新生成了几次,结果还是大同小异,主角要么姓林要么姓李,开头都是下班挤地铁,连修辞都一模一样。
还有一款付费工具,教学视频倒是挺详细,但一到生成大纲的时候就卡死。我试了五六次,系统要么提示 “生成失败”,要么生成的大纲完全不符合设定。后来才发现,系统默认按 100 万字的体量生成,体量太大就容易崩溃。改成 5 万字的短篇后,总算生成了一个看起来像样的大纲,但内容还是很套路化,环境描写太多,和主角有关的东西太少,连专业编辑都一眼看出是 AI 写的。
🛠️ 工具分析:AI 写作的优势与致命短板
AI 写作工具也不是一无是处。在一些特定场景下,它们确实能提高效率。比如写个简单的文案、生成个故事框架,或者做个资料整理,AI 几秒钟就能搞定。像通义千问,在电商文案和营销方案生成方面就表现不错,集成了淘宝模板,能快速生成标准化内容。还有智谱清言的 AutoGLM 沉思,能模拟人类深度研究的过程,从数据检索到生成报告,适合做一些结构化的工作。
但一到需要创意和情感表达的小说创作,AI 的短板就暴露无遗了。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人性的温度。AI 可以堆砌华丽的辞藻,可以描写细腻的环境,但就是写不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不出复杂的情感。比如我让 AI 写一段主角失去亲人后的心理描写,生成的内容要么干巴巴的,要么就是一些空洞的形容词堆砌,完全没有代入感。
另外,AI 生成的内容还存在严重的虚假性和机械性。有时候为了凑字数,会胡编乱造一些不符合逻辑的情节。比如有一次,AI 生成的小说里,主角的助手机器人在第三章坏了,第五章又神奇地复活了,完全没有解释原因。还有就是语言风格太单一,不管什么题材,都带着一股浓浓的 “论文腔”,读起来味同嚼蜡。
🌟 避坑指南:如何正确使用 AI 写作工具?
如果你真的想用 AI 辅助写作,这里有几个实用技巧可以帮你提升效率,同时避免踩坑。
1. 明确工具定位:AI 是助手,不是替代者
不要想着让 AI 帮你完成所有工作。AI 最擅长的是辅助性工作,比如生成大纲、提供灵感、润色语句等。真正的创意和情感表达,还是得靠自己。比如在生成大纲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调整,加入一些独特的情节和人物设定。在润色语句时,不要完全依赖 AI,要自己再通读一遍,加入一些个性化的表达。
2. 多工具组合使用,取长补短
不同的 AI 工具各有优势,组合使用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你可以先用 Kimi 生成一个长文本的大纲,再用通义千问润色语言,最后用豆包检查逻辑连贯性。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保证质量。另外,国外的工具如 ChatGPT 和 Claude 在逻辑推理和代码生成方面表现更好,国内的工具如文心一言和豆包在中文语境理解上更有优势,可以根据需求选择。
3. 人工干预是关键,降低 AI 痕迹
AI 生成的内容往往带有明显的机械性,必须经过人工修改才能通过原创检测。这里有几个小技巧:
- 增加细节描写:在 AI 生成的内容中加入一些具体的场景、人物的小动作或者五感体验,比如 “窗外霓虹灯在晾衣绳上投下的光影”“踩碎落叶时咔嚓咔嚓的声音”。
- 调整句式结构:避免使用过于规整的排比句和长句,适当加入一些短句和口语化的表达,比如 “春天绿得冒泡泡,夏天红得像要烧起来”。
- 注入情感元素:在描写人物时,加入一些矛盾的情感,比如 “孤独但自由”,让内容更有张力。
📜 行业现状:平台政策与未来趋势
现在各大网文平台对 AI 生成内容的态度越来越严格。晋江文学城明确规定,超过一定范围的 AI 辅助写作会面临锁章、永久禁榜等处罚。番茄小说也在合同中增设了 AI 辅助写作条款,要求 AI 生成的内容必须经过人工审核,确保不侵犯版权。这意味着,单纯依靠 AI 生成内容已经行不通了,必须结合人工创作。
未来,AI 写作工具的发展方向可能会更注重个性化和人机协作。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团队开发的 “灵咔灵咔” 创意写作智能体,就允许用户在生成过程中随时进行人工干预,调整情节和人物设定。还有一些工具开始尝试结合多模态技术,比如图像生成和语音识别,让写作更加多样化。
不过,AI 始终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就像《机忆之地》的创作过程,虽然 AI 生成了大部分内容,但经过 66 轮人机对话和人工修改,才最终获得了科幻文学大赛的二等奖。这说明,只有将 AI 的效率与人类的创意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 总结:一键生成小说 APP 到底靠不靠谱?
说了这么多,回到最初的问题:一键生成小说 APP 真的靠谱吗?我的答案是:在一定程度上靠谱,但绝不能完全依赖。
如果你只是想用 AI 生成一个故事框架,或者作为灵感的来源,那这些工具还是有一定价值的。但如果你想靠 AI 写出一部高质量的小说,甚至签约赚钱,那几乎是不可能的。AI 生成的内容缺乏创意和情感,很容易被编辑和读者识破,而且还存在版权风险。
最后,给大家一个建议:把 AI 当作工具,而不是拐杖。在使用 AI 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多阅读优秀的作品,多观察生活,这样才能在 AI 时代立于不败之地。毕竟,真正的好故事,永远是人类用情感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