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小红书赛道这件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很多人起号失败,不是因为内容做得差,而是从一开始就选错了方向。今天就跟你好好聊聊怎么找到那个既能让你坚持下去,又能做出成绩的赛道。别着急,咱们一步一步来,保证让你看明白。
🎯 先搞清楚:你的「真兴趣」到底在哪儿?
别听那些说 “选赛道只看数据” 的鬼话,要是选了个自己完全不感冒的领域,用不了一个月你就得放弃。小红书的核心是 “分享”,没有热情的分享,字里行间都是敷衍,用户一眼就能看出来。
怎么找到自己的真兴趣?不是说你偶尔刷到觉得有意思就算,得是那种你不赚钱也愿意花时间研究的东西。比如有人每天下班回家,就算再累也会花两小时研究烘焙,失败了十几次还想继续试;有人对收纳有执念,家里每个角落都要收拾得整整齐齐,还总琢磨新的收纳技巧。这些才是能支撑你长期输出的动力。
你可以拿张纸,把过去三个月里,你主动花时间做过的事列出来。注意是 “主动”,刷短视频不算,除非你是带着学习目的研究别人的内容。然后在每个事情后面标上花费的时间和带给你的情绪 —— 是做完觉得成就感满满,还是只是打发时间?那些让你越做越兴奋的事,就是潜在的赛道方向。
还有个小技巧,翻你的购物记录。你买得最多的东西是什么?是护肤品、书籍,还是运动装备?消费习惯往往能反映你的真实兴趣。我认识个姑娘,每月花在香水上的钱比房租还多,后来做香水测评账号,不到半年就涨了五万粉,因为她说起香水来眼睛都在发光。
📊 再看看:市场到底需要什么?
光有兴趣不行,还得看市场买不买账。小红书上每天新冒出来的账号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你选的赛道要是已经挤爆了,就算内容再好,也可能被淹没。
怎么判断市场需求?打开小红书,搜搜你感兴趣的关键词。比如你想做 “职场穿搭”,就搜这个词,看看首页推荐的笔记点赞数大多在多少。如果很多笔记点赞都过万,说明需求旺盛;要是大部分只有几十个赞,要么是你搜的词不对,要么就是这个细分领域太冷了。
再看看 “相关推荐” 里的账号,粉丝量在 1 - 10 万之间的账号最有参考价值。看看他们的内容方向,是专注通勤装,还是职场约会两不误?如果大家都在做通勤装,你能不能换个角度,比如 “小个子职场穿搭”?差异化往往是破局的关键。
还要注意 “供需比”。简单说,就是搜某个关键词出来的笔记数量,和这些笔记的平均互动量的比例。比如 “减脂餐” 笔记有一百万条,但平均点赞只有五十;而 “宿舍减脂餐” 笔记只有十万条,平均点赞却有两百。这说明后者虽然整体量少,但竞争没那么激烈,用户需求更精准。
🧩 定位模型:把兴趣和市场捏合到一起
这是我自己总结的 “三维定位模型”,用过的人都说管用。三个维度分别是:你的优势度、市场需求度、竞争激烈度。每个维度打分,1 - 10 分,最后看总分和分布。
优势度怎么打分?比如你想做 “母婴辅食”,如果你本身是营养师,有专业背景,那这项就能打 8 分以上;要是你只是自己带过孩子,会做几种辅食,可能就只能打 5 分。别高估自己,也别妄自菲薄,诚实打分才能找到准确的位置。
市场需求度参考前面说的搜索数据,需求越旺盛分越高,但注意别超过 9 分。因为需求太旺盛的领域,往往竞争也激烈,比如 “美妆”,需求度能打 10 分,但新手进去很难出头。
竞争激烈度反过来打分,竞争越小分越高。比如 “汉服发型教程” 竞争激烈度可能只有 3 分,而 “男生汉服发型教程” 竞争度就能打 7 分,因为做的人少。
把三个分数加起来,总分在 15 - 24 分之间的赛道最适合新手。低于 15 分,要么是你没优势,要么是市场太冷;高于 24 分,大概率是你高估了自己,或者选错了参考数据。
举个例子,有个粉丝用这个模型测 “家庭园艺”:她自己养了五年花,优势度打 7 分;搜 “家庭园艺” 笔记量中等,互动不错,需求度打 6 分;竞争度方面,做家庭园艺的账号不少,但专注 “北方封闭阳台园艺” 的不多,打 6 分。总分 19,刚好在合适区间,她就从这个方向切入,现在粉丝快两万了。
🚫 避开这些坑,少走半年弯路
很多人起号失败,不是方向错了,而是掉进了一些看似正确的陷阱里。
最常见的是 “什么火就做什么”。前阵子 “AI 绘画” 火,一堆人跟风做,结果呢?大部分人连 AI 工具都没摸熟,发的笔记要么是教程太基础,要么是作品没新意,粉丝涨了又掉,白忙活一场。热点可以追,但不能把赛道建立在热点上,热点退去的速度比你想象的快得多。
还有人太贪心,想 “全领域通吃”。做美妆的,今天发护肤,明天发彩妆,后天又发香水,看似内容丰富,其实在用户眼里就是 “不专业”。小红书用户刷到你的时候,心里会默默给你贴标签,标签越清晰,越容易记住你。
另外,别迷信 “小众赛道一定好做”。有些领域确实小众,比如 “复古磁带收藏”,搜出来的笔记没几条,竞争度极低。但你想想,喜欢这个的人本来就少,就算做到头部,粉丝量可能也上不去,变现更是难上加难。小众不是不行,但至少要保证这个 “小圈子” 里有足够多的人愿意为内容买单。
🛠️ 最后一步:用 “最小成本” 试错
就算你用模型算得再准,也得实际试试才知道合不合适。别一上来就买设备、学剪辑,先花一周时间,按你选的赛道发 3 - 5 条笔记。
笔记不用太精致,手机拍、简单剪辑就行,重点看用户的反馈。不是看点赞数,而是看评论区有没有人问问题,比如 “这个怎么做”“在哪里买”。有互动,说明你的内容戳中了用户的需求点;要是只有点赞没评论,可能只是内容还行,但没让用户产生 “说话” 的欲望。
试错的时候,多换几个角度发。比如你想做 “家常菜”,可以先试试 “30 分钟快手菜”,再试试 “新手也能做的家常菜”,看哪种互动更好。数据会告诉你,用户到底想看什么。
我有个朋友,一开始想做 “健身教程”,发了几条没人看。后来改发 “上班族碎片化健身”,比如 “办公室拉伸动作”,评论区立马活跃起来,现在已经是小有名气的职场健身博主了。
确定赛道这件事,没有标准答案,别人的经验只能参考,不能照搬。关键是找到那个 “你做得开心,用户看得满意” 的平衡点。用我教你的模型,结合自己的情况慢慢磨,肯定能找到属于你的赛道。
记住,小红书起号最忌讳 “想太多,做太少”。今天把方向理清楚,明天就动手发第一条笔记,比啥都强。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