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搞懂:AI 小说生成器的 “底层逻辑” 是啥?
想调教 AI 小说生成器,得先明白它不是凭空创作的。这些工具本质上是通过学习海量文本数据,根据你给的指令生成内容。就像你教新人写东西,得先让他知道你要什么风格、什么情节走向。
现在主流的 AI 小说生成器,比如 ChatGPT、文心一言,还有专门的写作工具像 Jasper、Copy.ai,核心都依赖 “提示词(Prompt)”。你给的提示越具体,它生成的内容就越贴近预期。举个例子,你只说 “写个爱情故事”,它可能给你千篇一律的桥段;但你说 “写一个民国时期,女医生和卧底军官在战乱中相爱的故事,要带点悬疑感,女主性格独立坚韧”,出来的内容就会精准很多。
还有个关键点 ——AI 的 “记忆能力” 是有限的。大部分生成器只能记住最近几轮对话的内容,如果你写长篇小说,前面设定的人物性格、世界观,到后面可能会模糊。这时候就得定期 “复习”,在新的指令里重复核心设定,帮它 “回忆” 起来。
🎯 第一步:给 AI 搭好 “世界观框架”,别让它瞎编
写小说的基础是世界观,不管是现代都市、古代江湖,还是科幻星际,都得先给 AI 讲清楚。不然它很容易在细节上出错,比如写古代背景突然冒出 “手机”,或者科幻故事里出现不符合科技设定的道具。
怎么搭框架?你可以分三个部分来写。首先是 “时代背景”,明确时间、地点、社会环境。比如 “2077 年,上海,人工智能已经普及,但贫富差距拉大,底层人只能用二手义体”。其次是 “核心规则”,这个世界有什么特殊设定?比如 “这里的人能通过梦境交流,但每次交流都会消耗生命力”。最后是 “社会结构”,有哪些主要势力?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比如 “帝国和反抗军长期对立,中立城邦在中间夹缝求生”。
光写框架还不够,最好加几个 “禁止项”。比如 “禁止出现魔法元素,所有超能力都要基于量子物理原理解释”,或者 “不能写封建迷信内容,角色的行为要符合现代价值观”。这样能避免 AI 生成你不想要的内容。
另外,世界观里的 “细节彩蛋” 可以慢慢加。一开始不用把所有设定都抛给 AI,比如某个城市的特产、节日习俗,用到的时候再补充。这样既能保持 AI 的创作灵活性,又能保证设定不跑偏。比如你写到主角去市集,再告诉 AI“这个世界的市集流行用贝壳当辅币,主要货币是信用点”,比一开始就堆一堆设定更自然。
👤 第二步:把人物 “捏” 活,别让 AI 写成 “纸片人”
很多人用 AI 写小说,最头疼的是人物像流水账 —— 名字换了,性格、行为模式都差不多。其实问题出在人物设定太笼统,只说 “男主很温柔”“女主很聪明”,AI 根本抓不住重点。
好的人物设定,要像 “人物小传” 一样具体。你得告诉 AI,这个角色的 “核心特质” 是什么?不是简单的 “善良” 或 “邪恶”,而是更细腻的性格。比如 “男主表面冷漠,对谁都不耐烦,但看到流浪猫会偷偷喂,因为他小时候被抛弃过,猫是唯一陪他的生物”。这种 “反差感” 能让人物立起来。
还要写清楚 “行为动机”。角色做任何事都要有理由,这决定了他的行动逻辑。比如 “女主明明有机会逃离危险,却选择留下来,因为她妹妹的心脏在反派手里,她必须完成任务才能换回妹妹”。有了动机,AI 写出来的情节就不会突兀。
人物的 “说话方式” 也很重要。不同性格的人语气、口头禅都不一样。你可以给 AI 举例子:“男主说话简洁,很少超过五个字,生气时会说‘别烦’;女主爱用比喻,紧张时会摸头发,说话带点南方口音,比如把‘什么’说成‘啥子’”。这样 AI 生成对话时,人物就有辨识度了。
如果是多人物小说,一定要明确 “人物关系”。谁和谁是朋友,谁和谁有恩怨,这些关系会影响他们的互动。比如 “男主和男二是发小,但男二暗恋女主,所以看到男主和女主走近会暗中使绊子,但又不会真的伤害男主”。把这些潜台词告诉 AI,人物互动就会更有张力。
✍️ 第三步:给 AI “定风格”,从语言到节奏都按你的来
同样的故事,用不同风格写出来,感觉完全不一样。是像金庸那样的江湖气,还是像村上春树那样的细腻感,或者是网文常见的快节奏爽文?你得给 AI 一个明确的风格目标。
怎么定风格?最简单的方法是 “举例 + 描述”。你可以说 “模仿余华的风格,语言平实但有力量,多写细节少抒情,比如写悲伤不直接说‘难过’,而是‘他蹲在地上,烟抽完了,手指把空烟盒捏成一团’”。也可以直接丢一段你喜欢的文字给它:“就按这段的感觉来写,注意短句的使用和环境描写的比例”。
语言风格之外,还要定 “叙事节奏”。是开篇就高潮,还是慢慢铺垫?比如爽文通常节奏快,每几章就要有一个小冲突、小反转;而现实题材可能需要更多生活细节描写,节奏偏慢。你可以告诉 AI:“前两章不用急着推进剧情,多写主角的日常生活,让读者熟悉他的处境,第三章再让反派出场制造冲突”。
还有 “视角” 问题。第一人称(我)、第三人称(他),还是上帝视角?不同视角适合不同的故事。第一人称适合写内心戏多的故事,能让读者有代入感;第三人称适合场景切换多、人物多的故事;上帝视角则适合宏大叙事。你要明确告诉 AI:“用第三人称限知视角,只写女主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其他角色的心理活动不要直接写”。
如果写到一半觉得风格不对,随时可以 “修正”。比如你觉得 AI 写得太啰嗦,就说 “接下来语言精简点,去掉不必要的环境描写,对话多一点”;如果觉得不够细腻,就说 “增加主角的心理活动,比如他看到旧照片时,回忆起哪些细节,身体有什么反应(比如手抖、心跳加速)”。
🔄 第四步:学会 “引导剧情”,别被 AI 带着跑
很多人用 AI 写小说,会陷入 “被动”——AI 写什么就跟着什么走,最后偏离了自己的初衷。其实你才是主导者,要学会给 AI “划路线”,同时又留一点空间让它发挥。
怎么引导?你可以用 “目标式指令” 代替 “开放式指令”。不要说 “接下来写什么好呢”,而是说 “接下来主角要去寻找传说中的钥匙,路上会遇到一个守关人,守关人会考验他的勇气,主角需要通过回忆母亲的话找到解决办法”。这样既定了方向,又给 AI 留了填充细节的空间。
遇到 AI 写的情节你不喜欢,别犹豫,直接 “推翻重来”。比如它写 “主角放弃了任务”,但你想让主角坚持下去,就说 “这里改一下,主角虽然犹豫了,但想到队友还在等他,还是决定继续,他握紧武器,深吸一口气走进了山洞”。AI 很 “听话”,你明确说要改,它就会按新指令来。
长篇小说还要注意 “伏笔回收”。你前面埋的线索,比如主角身上的旧伤疤、一句奇怪的话,到后面要记得让 AI 圆回来。可以在中途提醒:“还记得第一章主角捡到的那块玉佩吗?这一章让反派看到玉佩,说出玉佩的来历,和主角的身世联系起来”。这样故事才会紧凑、有逻辑。
另外,要警惕 AI 的 “套路化” 倾向。它习惯用常见的桥段,比如 “英雄救美”“误会解除”,写多了会显得俗套。你可以主动给 AI “出难题”,比如 “别写反派被主角打败就投降,让他在临死前说出一个更大的秘密,把矛头指向幕后黑手”,或者 “主角没打赢,但反派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暂时撤退了,留下悬念”。
📌 进阶技巧:用 “反馈式训练” 让 AI 越来越懂你
用 AI 写久了,你会发现它像个 “学徒”,能慢慢适应你的习惯。这时候可以用 “反馈式训练”,就是每次生成内容后,告诉它哪里好、哪里不好,让它越来越贴合你的需求。
比如 AI 写了一段对话,你觉得 “这段对话很自然,符合人物性格,以后可以保持这种风格”,它就会记住这种感觉。如果觉得 “这段心理活动太直白,不够含蓄,下次用动作、环境来暗示情绪,比如用‘他把杯子捏得发白’代替‘他很生气’”,它下次就会调整。
还可以建立 “专属语料库”。把你喜欢的句子、段落存下来,每次写类似场景时发给 AI,说 “参考这段的语感”。比如你写爱情戏,就存一段你觉得写得好的情话描写,需要时让 AI 模仿,比单纯说 “写得浪漫点” 效果好得多。
对于长篇小说,建议做个 “设定手册”,把世界观、人物、关键情节都记下来,每隔几章就发给 AI “复习” 一次。比如 “再看一下设定:男主叫林风,左撇子,怕水(因为小时候掉过河),接下来写他坐船的场景,要体现出他的紧张”。这样能避免 AI 写着写着 “失忆”。
最后,别忘了 “给 AI 一点自由度”。完全按你的指令写,可能会少了一些惊喜;偶尔说 “这里你可以自由发挥,但要符合人物性格”,说不定 AI 会写出你没想到的好情节。毕竟写作是创作,太死板反而少了乐趣。
用 AI 写小说,核心不是 “让 AI 替你写”,而是 “让 AI 成为你的工具”。你负责构思、决策、把控方向,AI 负责填充细节、执行指令。刚开始可能需要多磨合,但熟练之后,它能帮你节省大量时间,让你把精力放在创意和核心情节上。试试这些方法,你会发现 AI 真的能变成 “懂你的专属写手”。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