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用 AI 写公众号文章的人越来越多了。打开编辑器,输入几个关键词,几分钟就能生成一篇看起来像模像样的稿子。但你有没有发现,刷到的很多文章越来越像 “双胞胎”?标题套路相似,内容框架雷同,读了半天记不住是谁写的。这就是问题所在 ——用 AI 写稿容易,想靠 AI 做出有辨识度的品牌 IP,难上加难。
品牌 IP 的核心不是 “写了什么”,而是 “谁在写” 以及 “写的东西有什么独一份的价值”。AI 能帮你解决 “写得快” 的问题,但 “让用户记住你、信任你、离不开你”,还得靠你自己在 AI 的基础上做加法。
📝 让 AI 成为笔,但别丢了你的 “手写体”
AI 生成的内容就像一张白纸,工整但没灵魂。你要是直接照搬,读者看了只会觉得 “哦,又一篇信息合集”,转头就忘。真正的品牌 IP,得有自己的 “语言指纹”。
你可以试试这样做:先给 AI 定个 “人设”。比如你的公众号是分享职场干货的,你希望自己的风格是 “毒舌但实用的职场前辈”,就明确告诉 AI“用犀利的口语化表达,多举自己踩过的坑,结尾加一句吐槽老板的段子”。生成初稿后,逐句读一遍,把那些太 “AI 腔” 的句子改掉 —— 把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 换成 “说白了就是这样”,把 “建议用户采取以下措施” 换成 “听我的,这么做准没错”。
更重要的是加入 “非 AI 化细节”。AI 能写 “早起有益健康”,但写不出 “我试过连续一个月 5 点起床,第三天差点在地铁上睡着,后来发现把闹钟设在 6 点半反而效率更高”。这些带个人温度的经历、踩过的错误、独特的感悟,才是让读者觉得 “这个人真实、靠谱” 的关键。每次用 AI 写完,逼自己加至少 3 处这样的细节,慢慢就会形成别人抄不走的风格。
🔍 用 AI 挖需求,让内容精准戳中用户
很多人用 AI 写稿,是自己先想个主题,再让 AI 扩写。这其实搞反了顺序。真正能建立影响力的内容,一定是 “用户需要什么,你就给什么”,而不是 “你会写什么,就塞什么”。
AI 在挖掘用户需求上其实很擅长。你可以把公众号后台的留言、评论、甚至读者在社群里聊的话题,全都复制给 AI,让它 “总结这些用户最关心的 3 个问题”。比如你做亲子类公众号,AI 可能会告诉你 “妈妈们最担心孩子沉迷手机、不知道怎么选绘本、周末带娃去哪儿玩”。这时候再让 AI 围绕这些问题写内容,就不会跑偏。
还可以让 AI 帮你分析 “用户没说出来的需求”。比如很多职场号读者会问 “怎么和领导提涨薪”,AI 能帮你分析出背后是 “担心被拒绝”“不知道该用什么理由”“怕提了反而被穿小鞋” 这些深层顾虑。你写文章时针对这些点给出具体方案,读者会觉得 “这个人太懂我了”。这种 “被理解” 的感觉,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 借 AI 提效率,把时间砸在品牌记忆点上
写稿只是公众号运营的一部分。真正能让用户记住你的,是那些固定的 “品牌符号”。而 AI 能帮你节省出大量时间,去打磨这些记忆点。
比如排版,现在很多 AI 工具能直接生成符合你风格的排版模板,标题用什么字体、段落间距多少、配图用什么风格,一次设置好,以后 AI 自动套用。你不用再花时间调格式,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设计一个独特的开头 —— 比如每篇文章开头都问读者 “今天你遇到最头疼的事是什么?留言区等你”,或者结尾固定放一句 slogan——“每天 3 分钟,职场少走弯路”。这些重复出现的细节,会像钉子一样扎进用户的脑子里。
还有选题,AI 能帮你批量生成几十个选题,但最终选哪个、怎么写,得靠你判断。你可以让 AI 列出 “本周热点和你的领域结合的 5 个角度”,但最终挑一个最能体现你观点的。比如 AI 给教育类号列了 “ChatGPT 进课堂” 的几个角度,你选 “比起担心孩子被 AI 取代,不如教他们怎么用 AI 学习” 这个点,既结合热点,又亮出了你的独特态度。
💡 用 AI 做爆款,但得有你的 “独家配方”
谁都想写出 10 万 +,AI 也确实能模仿爆款的套路 —— 比如标题用 “3 个方法”“后悔没早知道”,结构用 “问题 + 案例 + 解决方案”。但光靠套路,最多火一次,成不了品牌。
你得给 AI 生成的爆款框架,加上自己的 “独家料”。比如 AI 写 “月入 3 万的副业”,可能会列一堆通用方法,但你可以加入 “我自己做这个副业时,踩过的一个大坑 —— 刚开始没签合同,最后被甲方赖账”,再告诉读者 “一定要先签这个简单的协议,我把模板放文末了”。这种 “有方法、有提醒、有福利” 的组合,比单纯的干货清单更有说服力。
还可以让 AI 帮你找案例,但用自己的观点重新解读。比如 AI 给你找了 “某某靠直播带货赚了 100 万” 的案例,大多数号会写 “他怎么做的”,你可以写 “他这个方法里,有个细节普通人学不了 —— 他有供应链资源,但普通人可以这样简化操作……”。这种 “接地气的解读”,会让读者觉得 “虽然我不如他,但我能学他的思路”,从而更愿意跟着你走。
📊 靠 AI 盯数据,微调方向加固影响力
品牌 IP 不是一成不变的,得根据用户的反馈不断调整。而 AI 能帮你把数据里的信号放大,让你知道该往哪边走。
你可以让 AI 把近一个月的文章数据 —— 阅读量、在看数、转发率、甚至读者停留时间最长的段落,都做成表格,然后问它 “哪类内容读者最愿意转发”。如果发现 “带有读者故事的文章转发率是干货文的 3 倍”,那下次就让 AI 多写 “征集来的读者案例”,但用你的视角去点评。比如读者分享了 “自己用 AI 写稿涨粉的经历”,你可以加一句 “我当初也试过这样,后来发现还得加个小步骤,效果才翻倍”。
还要让 AI 帮你分析 “用户流失的原因”。如果发现很多人读了一半就退出,可能是 AI 写的内容太啰嗦,你就告诉 AI“以后每段不超过 3 行,多用短句”。如果某个话题阅读量突然下降,可能是读者兴趣变了,让 AI 结合最近的热点,重新找和这个话题结合的新角度。
记住,AI 就像一把好刀,能帮你更快地切开食材,但最终做出什么味道的菜,还得看你加什么调料。用 AI 写公众号的人很多,但能让用户说 “我就爱看他写的” 的人很少。差距就在于,你有没有在 AI 的基础上,注入自己的温度、观点和独特的价值。
慢慢来,别着急。每天进步一点点,让读者每次打开你的文章,都能感觉到 “哦,是他,还是那个懂我的样子”。这样一来,你的品牌 IP 就立住了,影响力也会像滚雪球一样,越变越大。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