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易撰的官网,那句 "让内容创作更简单" 的 slogan 确实戳中了不少新媒体人的痛点。毕竟现在做内容的,谁没为找素材、追热点、分析数据熬过夜?但用过十几款同类工具后,我对这类 "效率神器" 的宣传总带着点怀疑。花了三周时间深度测试易撰的各项功能,今天就来聊聊这个工具到底能不能担起 "神器" 的名号。
📌 核心功能拆解:它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
易撰的核心定位是 "内容素材库 + 创作辅助工具",这点从它的功能布局就能看出来。左侧导航栏里,素材采集、热点追踪、爆文分析、原创检测这几个模块占了主要位置。
素材采集功能覆盖了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百家号等 20 多个平台,输入关键词就能批量抓取相关内容。实测时搜 "职场干货",3 秒内就拉出了 500 多篇文章,还能按阅读量、发布时间、平台来源筛选。这个速度确实比手动一个个平台找快太多,尤其是做矩阵号的,需要跨平台找灵感时,这个功能能省不少事。
热点追踪板块做得比较有特色,不仅有实时热点榜,还能看到每个热点的 "热度指数" 和 "趋势预测"。比如前段时间 "AI 绘画" 话题起来时,易撰提前两天就标注了 "上升趋势明显",这对需要提前布局内容的运营来说挺有用。但有个问题,它的热点数据源主要来自头部平台,一些垂直领域的小众热点捕捉不够及时。
爆文分析工具能拆解单篇文章的关键词密度、标题结构、段落分布,甚至能生成 "仿写建议"。试着输入一篇 10 万 + 的公众号文章,它很快给出了 "标题使用数字 + 疑问式结构"" 首段 300 字内出现 3 个核心关键词 " 等结论。对新手来说,这种拆解能快速理解爆款逻辑,但老司机可能会觉得分析有点表层。
🖱️ 实际操作体验:效率提升是真的,但也有槽点
用易撰完整走了一遍内容创作流程,从选题到成稿大概花了 1 小时 20 分钟,比平时节省了近 40 分钟。最直观的提升在素材阶段,以前要在 5 个平台间切换复制粘贴,现在一键采集后直接在工具里做批注分类,素材管理效率至少翻了一倍。
编辑器功能中规中矩,自带的 "智能改写" 试了下,把一段关于 "短视频运营技巧" 的文字放进去,生成的版本确实换了句式,但有些地方逻辑会变扭,需要手动调整。倒是 "标题生成器" 有点惊喜,输入核心关键词能出 20 组不同风格的标题,其中大概 30% 能用,省去了苦思冥想的时间。
数据导出功能有点让人费解,明明勾选了 "导出为 Word",结果下下来的是带水印的 PDF,联系客服后才知道需要升级会员才能解锁 Word 格式。这种藏着掖着的功能限制,用起来挺膈应的。
另外,网页版偶尔会卡顿,尤其是同时打开多个素材页面时。问了客服,说是服务器在扩容,希望后续能改善。移动端体验更一般,很多功能被阉割,只能看不能操作,基本还是得依赖电脑端。
⚖️ 优缺点硬碰硬:哪些是真优势,哪些是伪需求?
先说好的地方。跨平台素材整合能力确实是易撰的王牌,这解决了新媒体人最大的痛点 —— 信息碎片化。特别是它的 "专题素材库",能按行业、领域长期积累内容,做垂直账号的用起来会很顺手。
数据可视化做得不错,文章的阅读量、点赞数、评论数能生成趋势图,还能对比同领域账号的表现。做月度复盘时,这些数据能直接拿来用,不用再自己做 Excel 表格。
再说说让人失望的地方。所谓的 "原创度检测",实测下来就是简单的关键词比对,把几篇文章拼凑一下,居然能测出 80% 的原创度。这种检测结果参考价值不大,真拿去发公众号,该被判搬运还是会被判。
智能创作功能有点名不副实。宣传里说能 "自动生成大纲和初稿",实际用下来,生成的大纲太模板化,比如写美食测评,永远都是 "外观 - 口感 - 价格 - 总结" 这个套路,缺乏新意。初稿更是像机器翻译,读起来生硬得很,基本不能直接用。
价格体系也值得吐槽。基础版每月 99 元,看起来不贵,但很多核心功能都在高级版(199 元 / 月)里,比如批量下载素材、无水印导出。对于个人创作者来说,这个成本不算低,得算算能省多少时间才划算。
👥 谁适合用,谁用了浪费钱?
如果你是刚入门的新媒体新手,不知道怎么找素材、追热点,易撰能帮你快速建立内容框架,少走弯路。它的素材库和分析工具,相当于给你一个现成的 "创作脚手架",能让你在短时间内产出合格的内容。
中小型内容团队也值得试试,尤其是需要保持高频更新的账号。编辑可以用它快速筛选素材,运营能通过热点工具制定选题计划,leader 还能通过数据看板监控内容效果,相当于一个轻量化的内容管理系统。
但如果你是追求深度原创的作者,比如做深度报道、专业测评的,易撰可能帮不上太多忙。它的素材多是现成内容的聚合,缺乏独家信息,过度依赖反而会让你的内容失去特色。
还有两类人我不建议用:一类是预算有限的个人博主,除非你能保证每月产出至少 20 篇以上内容,否则分摊到每篇的成本有点高;另一类是做垂直小众领域的,比如古风手作、专业学术科普,易撰的素材库覆盖不够深,可能还不如你自己积累的资源好用。
📊 横向对比:它比同类工具强在哪?
和市面上同类工具比,易撰的优势主要在两个地方。一是平台覆盖更广,像小红书、B 站的素材采集,很多竞品要么没有,要么抓取不完整,而易撰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全面。二是操作门槛低,同样是数据分析功能,新榜需要一定的数据分析基础才能看懂,而易撰的图表更直观,小白也能快速 get 重点。
但在某些细分功能上,它不如专注某一领域的工具。比如原创检测,远不如 CopyScape 精准;热点预测,比不上清博指数的算法先进;智能写作,更是被文心一言、讯飞星火甩了几条街。只能说,易撰胜在 "全能",但不算 "专精"。
价格方面,和壹伴(129 元 / 月)、微小宝(158 元 / 月)差不多,但功能更全面一些。如果预算只够买一个工具,又需要兼顾素材、热点、数据多项需求,易撰的性价比还算高。
📝 最后说句大实话
用了三周下来,我觉得易撰更像是一个 "内容创作辅助工具包",而不是宣传的 "神器"。它能帮你解决素材收集、热点追踪这些机械性工作,让你有更多时间花在创意和深度上,但不能替你完成真正的创作。
如果你指望用它一键生成爆款,那肯定会失望。但如果你把它当成一个高效的 "内容秘书",帮你处理那些琐碎的前期工作,它确实能提高效率。说白了,工具再好,也得看怎么用。
对我来说,最常用的是它的素材采集和热点日历功能,这两个功能帮我每天至少节省 1 小时。至于智能写作那些,基本处于吃灰状态。也许未来算法升级后会更好用,但就目前来看,还不够 "智能"。
总的来说,易撰值得一试,但别抱太高期望。新媒体创作从来没有捷径,工具只是帮你跑得更快,而不是让你躺着不动。要不要掏钱买会员,最好先试用几天,看看它能不能真正解决你的痛点。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