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搞懂:AI 写剧本不是 “全自动赚钱”,而是 “人机协作” 的手艺
很多人以为,用 AI 写剧本就是输入 “写个爱情剧本”,然后直接拿去卖钱。这想法太天真了。我见过太多人兴冲冲买了 AI 工具,结果生成的东西要么像流水账,要么逻辑混乱,根本没人要。
真相是,AI 更像个 “超级助理”。它能帮你快速生成初稿、填充细节、甚至提供不同风格的选项,但核心创意、情感共鸣、逻辑闭环还得靠人来把控。就像厨师用搅拌机,机器再好用,菜谱和调味还得自己来。
比如写一个职场剧,AI 可以给你生成 10 种办公室冲突的场景,但哪个冲突最能体现主角性格?哪个转折能让观众共情?这些得你自己判断。我认识的一个编剧,用 AI 写短视频剧本,他的秘诀是先自己搭好 “骨架”—— 人物小传、核心冲突、3 个关键转折点,再让 AI 填 “肉”,效率比以前高 3 倍,而且质量稳定。
还有个误区是追求 “纯原创”。其实 AI 生成的内容难免有相似性,这时候你的修改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比如 AI 写 “分手戏”,可能会用 “你走吧,我们不合适” 这种老套台词,你改成 “你还记得去年冬天,你说要陪我看雪吗?雪来了,你不在了”,瞬间就有了画面感。这一步,AI 替代不了。
🎯 核心技巧 1:给 AI “喂料” 的姿势,决定剧本的下限
用 AI 写剧本,最关键的不是选哪个工具,而是你会不会 “提问”。行内叫 “Prompt 工程”,说通俗点就是给 AI 的指令够不够具体。
我见过一个新手,让 AI 写 “悬疑剧本”,结果出来的东西东拼西凑。后来我让他改成:“写一个发生在老小区的悬疑剧本,主角是退休警察,发现邻居家每晚 12 点有弹珠声,调查后发现是十年前的绑架案线索。要求前两幕埋下 3 个伏笔,第三幕反转要关联主角的过去。” 出来的东西立刻能看了。
关键词越具体,AI 越能踩中你的需求。你得告诉它:剧本类型(悬疑 / 喜剧 / 古风)、目标受众(小学生 / 上班族 / 中老年)、时长(1 分钟短视频 / 90 分钟电影)、核心情绪(催泪 / 爆笑 / 紧张)、甚至参考作品(“类似《开端》的循环结构”)。
还有个小技巧,就是 “分段提问”。别指望一次生成完整剧本,先让 AI 写大纲,改满意了再写第一幕,接着是第二幕…… 每一步都校准方向,比返工整个剧本效率高多了。我试过写一个 6 分钟的悬疑短片,分 5 步让 AI 生成,每步修改不超过 20%,最后成片在平台拿了小爆款,这方法亲测有效。
💡 核心技巧 2:让 AI 写出 “有灵魂” 的剧本,靠这 3 个进阶操作
光会用 AI 生成还不够,得让内容有 “记忆点”。普通人和高手的差距,就在这几步优化上。
第一个操作:给 AI “喂私货”。把你收集的冷门素材、独特经历告诉 AI,让它融入剧本。比如你奶奶讲过的 80 年代工厂故事,或者你见过的奇葩职场规则,这些独家内容能让剧本避开同质化。我有个朋友专门写乡村题材,每次都让 AI 参考他老家的方言俚语和习俗,出来的东西特有烟火气,平台很喜欢。
第二个操作:用 AI 模拟 “读者反应”。写完一段,让 AI 扮演 “18 岁女生”“40 岁男性” 等目标受众,评价剧情。我写亲子剧本时,就让 AI 模拟 “3 岁孩子妈妈”,经常能发现一些我忽略的细节 —— 比如妈妈带娃出门不会背太大的包,这点改了之后,观众反馈真实多了。
第三个操作:逼着 AI “反套路”。很多 AI 剧本一看就很假,因为全是老梗。你可以试试让 AI“先写一个最俗套的版本,再写 3 个打破这个套路的版本”。比如写 “英雄救美”,俗套版是男主打败坏人,反套路可以是女主自己解决了,男主只是递了瓶水;或者坏人是女主的亲戚,背后有隐情。这种反转往往能出爆款。
💰 变现模式 1:短视频平台 “短平快”,赚流量分成和商单
现在抖音、快手、视频号对原创剧本需求极大,尤其是 1-3 分钟的小剧情。这是新手最容易切入的赛道。
怎么做?先确定一个细分领域:情侣日常、职场吐槽、亲子互动、悬疑反转都行,越细分越容易出标签。比如专门写 “00 后职场整顿” 的剧本,风格固定了,粉丝和商单都会来找你。
我一个学员,就写 “夫妻互坑” 的 1 分钟剧本,用 AI 生成大纲后,自己改对话,再找朋友拍。3 个月做到 10 万粉,现在每条视频流量分成 + 植入广告,月入稳定在 8000+。他的秘诀是:开头 3 秒必须有冲突 —— 比如第一句台词就是 “你藏私房钱的地方,我找到了”,钩子足够强。
商单怎么接?粉丝到 5 万左右,会有商家主动找你。也可以在 “星图”“新视” 这些平台接单,报价从几百到几千不等,取决于你的账号数据。记住,商家要的是 “能带货” 的剧本,比如卖零食的,剧情里得自然出现产品,不能硬广。AI 在这方面反而有优势,你告诉它 “把 XX 薯片融入情侣吵架剧情,不能太刻意”,它能给你出好几个方案。
💰 变现模式 2:自媒体 “内容 IP 化”,靠专栏和课程长期赚钱
如果不想露脸拍视频,也可以做剧本自媒体,靠卖剧本、开课程赚钱。
小红书、知乎、公众号都能做。比如在小红书发 “3 分钟反转剧本:婆婆突然给我转了 2 万”,内容是完整剧本 + 拍摄思路,吸引想做短视频的人关注。粉丝多了,就可以推出 “100 个家庭剧本合集”,定价 99-199 元,靠量取胜。
我认识一个博主,专门在知乎写 “AI 剧本创作技巧”,把自己的方法拆解成 “如何用 ChatGPT 写对话”“用 Midjourney 生成场景参考图” 等干货,半年积累了 2 万粉丝,然后开了个 999 元的线上课,教新手从 0 到 1 用 AI 写剧本,一期招了 300 多人,这就是知识付费的魅力。
还有一种玩法是 “定制剧本”。有些实体店、品牌方需要专属剧情,比如服装店想拍 “顾客试穿翻车” 的搞笑视频,会找你定制。这种单子价格更高,几百到几千不等,关键是你能快速理解客户需求,用 AI 出几个方案让对方选,效率比纯手写高太多。
💰 变现模式 3:长视频和剧本杀,赚 “高单价” 但需要门槛
如果有一定经验,可以尝试网剧分账、剧本杀发行这些赛道,单价高但要求也高。
网剧方面,腾讯视频、爱奇艺都有 “微视剧” 计划,时长 10-15 分钟,按播放量分账。AI 在这里的作用是快速生成多集大纲,比如写 12 集的悬疑剧,先用 AI 搭好每集的核心冲突,再细化台词。我一个团队去年做的校园剧,用 AI 生成初稿后,人工修改 30%,最后分账拿了 20 多万。
剧本杀是个蓝海。现在线下店越来越多,需要大量原创剧本。AI 可以帮你生成角色关系、线索卡,但核心诡计和情感线必须人工打磨。一个合格的盒装本(卖给店家的)能卖几千到几万份,作者分成不错。不过这行需要懂游戏机制,建议先从 “微剧本”(5 人以下,1 小时玩完)入手,门槛低一些。
🚫 这些坑千万别踩,不然白忙活
第一个坑:版权问题。AI 生成的内容版权归属现在还不明确,一定要自己大幅修改,加入原创元素。别直接用 AI 生成的剧本去投稿,很容易被拒,甚至可能惹上麻烦。我见过有人用 AI 写了个剧本,结果被发现和某部老电影情节高度相似,最后赔了钱。
第二个坑:只追求数量不重质量。有些人为了多赚钱,用 AI 批量生成剧本,内容千篇一律。平台算法现在很聪明,这种内容流量会越来越低。不如集中精力每周打磨 2-3 个优质剧本,慢慢积累口碑。
第三个坑:不看数据瞎写。写完剧本别闷头往下写,多看看同类爆款的共同点:比如最近情侣剧里 “反向道歉” 的梗很火,你就可以让 AI 借鉴这个点创作。平台的热榜、热搜都是灵感来源,AI + 数据结合才能持续出单。
第四个坑:单打独斗。一个人写剧本效率有限,可以加入一些剧本创作者社群,互相改稿、推荐资源。我加入的一个群里,经常有商家找群主收剧本,群主会分给群里的人,比自己瞎找渠道靠谱多了。
📈 最后说句大实话:AI 写剧本能赚钱,但赚的是 “聪明钱”
它不适合想 “躺赚” 的人,适合那些愿意花时间研究平台规则、打磨内容、不断优化技巧的人。AI 确实降低了入门门槛,但也让竞争更激烈了 —— 以前拼文笔,现在拼创意、拼对用户的理解、拼和 AI 协作的效率。
如果你现在开始做,建议先花 1 周时间研究 100 个同类爆款剧本,总结规律,再用 AI 仿写、修改,慢慢找到自己的风格。记住,工具再好,也得靠人来用活。我见过太多人买了一堆 AI 工具,最后还是写不出好东西,问题不在工具,在思路。
慢慢来,先从一个 1 分钟的小剧本开始,写好了,赚钱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