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给结论:AI 写作
不一定会被限流,但 “纯 AI 生成 + 直接发布” 的内容,90% 以上会被平台隐形降权。这两年接触过至少 200 个做 AI 内容的站长,其中一半人踩过同一个坑:用 ChatGPT 写完直接发,3 个月内收录率从 80% 掉到 20%,关键词排名全掉。不是平台明确打击 AI,而是这类内容大多缺乏 “人味儿”—— 逻辑断层、观点重复、甚至常识错误,用户停留时间比人工内容低 40% 以上。搜索引擎本质是为用户找有价值的内容,当 AI 内容拉低用户体验时,自然会被算法过滤。
🍃 平台对 AI 内容的真实态度:算法只认 “内容价值”,不认 “生产方式”
百度 2023 年的 “天枢算法” 更新里,明确说 “不针对特定创作工具,只打击低质内容”。Google 的 Helpful Content 更新也一样,核心是 “内容是否能解决用户真实需求”。
见过一个极端案例:某科技博客用 AI 写手机测评,每篇都抄参数表,甚至把 “电池容量 5000mAh” 写成 “5000Wh”(单位错得离谱)。3 个月后整站被拔毛,他骂平台针对 AI,其实是内容本身就是垃圾。反过来看,另一个站长用 AI 生成初稿,再花 1 小时补充实测数据、加入个人观点,收录率比纯人工还高 —— 因为他的内容比同行更详细,用户看完还会点赞收藏。
所以别纠结 “是不是 AI 写的”,先问自己:这篇内容能不能让用户觉得 “有用”?能不能让搜索引擎认为 “比其他结果更好”?
⚠️ 这些信号,说明你的 AI 内容已经被盯上了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赶紧停更检查,再不改就可能被惩罚:
- 新发布内容 24 小时内没被百度快照收录,以前都是当天收录的。
- 同一关键词排名突然掉 50 名以上,而且是 “断崖式下跌”。
- 后台数据里,“页面停留时间” 从 3 分钟降到 1 分钟以内,跳出率超过 80%。
- 收到平台的 “内容质量提醒”,哪怕只是警告,也说明进入了观察名单。
上个月帮一个朋友看站,他的公众号用 AI 写职场文,数据掉得厉害。我随机点开一篇,讲 “简历优化技巧”,全是套话,比如 “突出核心优势”“量化成果”,但没说具体怎么量化,也没案例。用户看完当然会走,平台自然不会给流量。
🛠️ 防惩罚核心策略:给 AI 内容 “加 buff”,3 步提升存活率
第一步:用 “人类视角” 重构 AI 初稿
AI 写的东西像 “说明书”,干巴巴的。比如写 “短视频运营技巧”,AI 可能列 “选对时间发布”“用热门音乐”,但你得补充:“我测试过 3 个账号,抖音在工作日 12:30 发布,比 18:00 发布播放量高 2 倍,因为这个时间大家刚吃完饭刷手机”。
具体改法:
- 加个人经历:在观点后加 “我去年做 XX 项目时,试过 XX 方法,结果是 XX”
- 补具体数据:把 “效果很好” 改成 “转化率提升 23%”“阅读量增加 500+”
- 留 “口语化痕迹”:偶尔用 “说实话”“踩过坑才知道”“你们可能没注意” 这类词,别追求完美通顺
第二步:控制 AI 内容占比,别全站都是机器味
大站可以放宽到 50%,新站建议控制在 30% 以内。混合发布策略更安全:比如周一发 AI + 人工修改的内容,周三发纯原创,周五发行业数据整合(这种内容 AI 不好写,反而安全)。
有个做本地资讯的站长,用 AI 写政策解读,再找本地老人采访补充细节,比如 “这个补贴政策,张大爷说他上周申请时遇到 XX 问题”。既提高了原创度,又增加了地域性,百度给的权重特别高。
第三步:用工具自查,但别迷信工具
- 把内容复制到百度,搜片段,如果出现大量雷同结果,说明 AI 抄了别人的模板
- 读一遍,有没有 “前言不搭后语” 的地方?比如上句说 “减肥要少吃”,下句突然说 “运动很重要”,中间没过渡
- 检查专业词:AI 经常乱用术语,比如把 “SEO” 写成 “SEM”,金融领域更要小心,别出现常识错误
📈 保证收录的关键:让内容 “不可替代”
搜索引擎喜欢收录 “有独特信息” 的内容。AI 生成的内容之所以容易被忽略,就是因为大家都用同一个模型,写出来的东西大同小异。
怎么做独特性?分享 3 个实操方法:
- 加 “独家数据”:比如写 “2024 年自媒体趋势”,别光抄报告,自己做个小调查 ——“我问了 10 个万粉博主,8 个说今年更重视私域,而不是公域流量”。
- 做 “深度对比”:AI 写 “两款手机对比”,只会列参数。你可以加 “实测续航:A 手机玩游戏 5 小时没电,B 手机还剩 30%”“拍照对比:阴天时 A 的色彩更准,B 会偏暗”。
- 解 “具体问题”:用户搜 “AI 写作被限流怎么办”,不光要讲策略,还要说 “如果已经被限流,先删 3 篇最差的内容,再连续 3 天发纯原创,一周后可能恢复”—— 这种具体到步骤的内容,AI 很少能写出来。
上个月优化一个 SEO 博客,把 AI 写的 “外链建设技巧” 改成 “我用这 5 种外链方法,30 天让新站权重从 0 到 2”,每段都加 “第 X 天做了什么,第 X 天看到什么效果”,现在这篇文章在百度排第 3,每天带来 200 多流量。
💡 资深站长的 “保命习惯”:这些细节能救命
- 发布前至少改 3 遍:第一遍改逻辑,第二遍加案例,第三遍读 aloud—— 不顺口的地方直接删,人类说话不会那么 “完美”。
- 别追热点堆关键词:AI 很擅长写 “XX 最新政策”,但如果内容里 “政策”“最新” 堆太多,会被判定为 “关键词堆砌”。自然出现比刻意插入更安全。
- 绑定 “个人 IP”:在内容里加入固定的个人标签,比如 “我是老王,做了 8 年站长”,让平台知道这是 “某个人的产出”,不是机器批量生成的。
- 定期 “体检”:每周抽 1 小时,随机看 5 篇 AI 内容的用户评论和数据,有人骂 “看不懂”“没用”,立刻重写或删除。
📝 最后想说:AI 是工具,不是 “甩手掌柜”
这两年见过太多人想用 AI “躺赚”,结果赔了域名赔了时间。也见过有人把 AI 当 “助理”,效率提了 3 倍,还赚了钱。区别就在于是 “让 AI 替你思考”,还是 “用 AI 帮你执行”。
记住,平台惩罚的从来不是 “AI 生成”,而是 “低价值”“无意义” 的内容。把 AI 当成初稿生成器,再用你的经验、数据、观点去 “填肉”,既不会被限流,还能比纯人工做得更好。
下次再纠结 “AI 写的会不会被惩罚”,不如问自己:“如果我是用户,这篇东西值得我花 3 分钟看吗?” 答案如果是 “是”,那就大胆发。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