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最近总有人问我 Cursor 和 VSCode 到底该选哪个。作为每天跟代码编辑器打交道的人,我得好好跟你掰扯掰扯这俩的区别。毕竟选对工具,写代码的效率能差出一倍都不止。
🔍 先搞清楚:Cursor 和 VSCode 到底是什么关系?
很多人刚接触这俩工具时都会懵圈。你可能不知道,Cursor 其实是站在 VSCode 肩膀上的产物。说白了,Cursor 本质上是 VSCode 的「定制增强版」—— 它基于 VSCode 的开源内核开发,保留了大部分基础操作逻辑,但把宝全押在了 AI 辅助编程上。
这就有意思了。相当于同一个妈生的俩孩子,VSCode 啥都想学,最后成了全能选手;Cursor 则专攻一门手艺,把 AI 玩到了极致。所以你打开 Cursor 会发现,界面跟 VSCode 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快捷键都没怎么改。但左上角多了个类似聊天框的「AI 助手」,这就是它的撒手锏。
不过有个点得提醒你,Cursor 目前还是付费软件。免费版有功能限制,比如每月只能用一定量的 AI tokens;而 VSCode 完全免费开源,微软还在持续砸钱维护。这一点直接决定了两者的受众群体 —— 个人开发者可能会纠结成本,企业团队则更看重效率提升能不能覆盖支出。
🚀 核心功能对决:AI 辅助 VS 生态霸权
论 AI 辅助能力,Cursor 确实能吊打现在的 VSCode。它把 AI 功能直接嵌到了编辑体验的每一个环节里。你写一半代码卡壳了?选中那段代码问 AI 怎么优化,它能直接在编辑器里给你改好,还附带解释。更绝的是「生成整个文件」功能,输入需求描述,比如「写一个 React 登录组件,带表单验证」,几秒钟就能给你一套能跑的代码。
VSCode 也不是没有 AI 功能。微软自家的 Copilot 插件早就实现了类似功能,甚至支持的语言和场景更广。但问题在于,Copilot 是「外挂」,跟编辑器本身的融合度远不如 Cursor。比如你用 Copilot 生成代码后想调整,还得手动修改;Cursor 则能跟 AI 持续对话,逐步优化,就像身边站了个实时响应的助理。
但论综合实力,VSCode 能甩 Cursor 几条街。它支持几乎所有主流编程语言,从前端的 HTML/CSS 到后端的 Python/Java,再到移动端的 Flutter/React Native,甚至连 DevOps 用的 YAML 和云原生开发都能完美适配。这种全场景覆盖能力,是专攻代码生成的 Cursor 比不了的。
🧩 插件与扩展:谁能更好满足你的需求?
VSCode 的插件生态简直是个无底洞。截至今年,它的官方市场已经有超过 4 万个插件,从主题美化、语法高亮到调试工具、版本控制,你能想到的功能几乎都能找到对应的插件。比如你想写 Markdown 同时预览效果?装个 Markdown All in One 就行;想远程连接服务器写代码?Remote - SSH 插件一键搞定。
Cursor 因为基于 VSCode 内核,理论上能兼容大部分 VSCode 插件。但实际用下来会发现不少坑。有些依赖 VSCode 特定 API 的插件在 Cursor 上会报错,尤其是那些跟编辑器底层交互较深的工具,比如某些调试器和 LSP 语言服务。而且 Cursor 的插件市场还在起步阶段,很多实用的小众插件根本找不到。
这里有个关键区别:VSCode 的插件是「生态级」的。比如它的 ESLint 插件能实时检测代码错误,Prettier 能自动格式化,GitLens 能显示每一行代码的提交记录,这些工具组合起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开发流水线。Cursor 虽然能用上这些插件,但总感觉像是穿别人的衣服 —— 合身,但不自在。
Cursor 也有自己的插件优势,那就是「AI 相关扩展」。比如它能直接调用 ChatGPT API 进行深度对话,或者集成 Claude 等其他大模型,灵活性比依赖 Copilot 的 VSCode 更高。但这些功能对普通开发者来说,远不如一个好用的调试插件实在。
💻 性能与兼容性:不同设备上的表现如何?
用过低配电脑的人都知道,编辑器的性能有多重要。VSCode 这几年优化得不错,主流配置的笔记本启动速度大概在 3 - 5 秒,打开大型项目(比如超过 1 万文件的前端工程)也不会太卡顿。但如果你电脑内存小于 8G,同时开几个大型插件(比如 Python 环境加 Docker 扩展),还是会出现掉帧。
Cursor 的性能就比较迷了。因为内置了 AI 处理模块,它的基础内存占用比 VSCode 高约 20%。在高配电脑上感觉不明显,但在老笔记本上,启动速度能慢到 10 秒以上,而且生成大段代码时会明显卡顿。我试过用 2019 款的 MacBook Air 跑 Cursor,打开一个 React 项目后,风扇就没停过。
兼容性方面,VSCode 几乎做到了全平台无缝体验。Windows、macOS、Linux 三大系统都有专门优化的版本,甚至在 ARM 架构的 Mac 上也能完美运行。我见过有人在树莓派上装 VSCode 写 Python,虽然慢点但真能干活。
Cursor 目前主要精力放在了主流平台上,对 Linux 的支持比较一般,尤其是一些小众发行版可能会出现界面错乱。而且它的 AI 功能严重依赖网络,如果你在没有外网的环境下工作,Cursor 几乎就成了个阉割版的 VSCode;VSCode 则大部分功能都能离线使用,插件也能本地安装。
🎯 到底该选谁?根据你的场景对号入座
如果你是编程新手,或者每天要写大量重复性代码(比如 CRUD 接口、基础组件),选 Cursor 准没错。它的 AI 助手能帮你快速上手语法,遇到不会的问题不用切出去查文档,在编辑器里就能解决。我带过的几个实习生,用 Cursor 写代码的速度比用传统编辑器快了至少一倍,而且 bug 率明显降低。
但如果你是全栈开发者,或者经常切换不同技术栈,VSCode 更适合你。今天写 React 明天写 Go,后天可能还要调 Docker 配置,这种场景下,VSCode 丰富的插件和统一的操作体验能帮你节省大量切换成本。我自己的工作流里,VSCode 装了 40 多个插件,从数据库连接到云服务部署一站式搞定,这是 Cursor 目前做不到的。
团队协作场景下,VSCode 的优势更明显。它的 Live Share 插件支持多人实时编辑代码,配合 GitHub Copilot X 还能共享 AI 建议,远程结对编程体验几乎完美。Cursor 虽然也能协作,但它的付费模式对团队来说不太友好 —— 按人头收费,人数多了成本会很高。
还有种特殊情况:如果你主要写非代码类内容,比如 Markdown 文档、配置文件,VSCode 可能更顺手。它的 Markdown 预览、图表生成、表格编辑功能经过多年优化,体验非常成熟;Cursor 虽然也能写,但所有功能都往代码生成上靠,写文档反而有点别扭。
最后说句实在的,你完全可以两个都装。我认识的很多开发者都是这样 —— 写新功能时用 Cursor 快速生成初稿,然后切到 VSCode 用熟悉的插件进行调试和优化。毕竟工具没有绝对的好坏,能帮你高效完成工作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