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的都知道,选题就像做菜的食材。食材选得好,哪怕厨艺一般也能做出家常菜的美味;食材没选对,再好的烹饪技巧也救不回来。每天打开后台,看着寥寥无几的阅读量,心里急啊。到底什么样的选题才能让用户愿意点开、愿意转发?答案其实就藏在两个词里:热点和粉丝画像。
🔥 热点不是盲目追,得学会 “挑肥拣瘦”
打开微博热搜榜,密密麻麻的词条晃得人眼晕。哪个能写?哪个写了也白写?这得有章法。
先看热点的 “新鲜度”。上午刚出的新闻,下午就成了旧闻的情况太常见。特别是娱乐圈的瓜,有时候一个反转就足以让前面的内容全部作废。建议用 “三小时法则”—— 如果一个热点发酵超过三小时还在热搜前十,基本可以判断有持续讨论的价值。比如前段时间某明星偷税漏税的消息,从曝光到官方通报隔了五个小时,这期间足够公众号做深度分析。
再看和账号定位的匹配度。母婴号去追汽车降价的热点,除非能绕到 “养娃家庭购车指南” 上,否则就是自讨没趣。科技号写美食热点,除非是 “厨房黑科技” 的角度,不然粉丝只会觉得你不务正业。之前有个职场号追 “某网红猝死” 的热点,没有泛泛而谈,而是聚焦 “职场人如何平衡工作与健康”,阅读量直接翻了十倍。
还要算 “投入产出比”。有些热点看起来很火,但涉及敏感话题,写的时候束手束脚,最后内容干巴巴的。比如涉及国际关系的热点,稍有不慎就可能违规。这种时候不如放弃,把精力放在那些安全又有讨论空间的话题上。社会新闻里的暖心事件就很适合,既能引发共鸣,又不用担心踩雷。
追热点的工具得用对。除了微博热搜,百度指数能看关键词的搜索趋势,微信指数能判断在微信生态里的热度。还有 “新榜热文”,直接看同行最近哪些选题爆了,能避开很多坑。上次我发现一个教育类公众号靠 “高考志愿填报误区” 爆了,跟着分析了本地的情况,阅读量也涨了不少。
👥 粉丝画像不是摆设,要挖到 “骨髓里”
后台的粉丝数据不能只看性别年龄。那些冷冰冰的数字背后,藏着用户真正的需求。
先看 “活跃时间”。早上 7-9 点活跃的,大概率是上班族,通勤时刷手机;晚上 8-10 点活跃的,可能是宝妈或者学生。知道了这个,选题的发布时间就能踩准点。我之前有个号,粉丝多是宝妈,总在下午 3 点发文章,阅读量一直上不去。后来改成晚上 8 点,刚好是她们哄完孩子的空闲时间,数据立刻有了起色。
再分析 “互动关键词”。看看留言区大家总在说什么。护肤号的粉丝经常提 “敏感肌”,就多写相关选题;职场号的粉丝总问 “晋升技巧”,就往这个方向深耕。有个情感号的小编很聪明,把三个月的留言做了词云,发现 “异地恋” 出现的频率最高,专门做了一个系列,篇篇都是爆款。
还要关注 “用户的隐性需求”。粉丝说 “想减肥”,可能不只是要食谱,而是想知道怎么在加班没时间运动的情况下瘦下来;粉丝说 “想学英语”,可能不只是要单词表,而是想知道怎么应付即将到来的面试。我关注的一个职场号,粉丝总问 “怎么和领导沟通”,他们没有直接给技巧,而是做了 “领导常说的三句话背后的潜台词”,阅读量直接破万。
🎯 热点 + 画像,找到那个 “甜蜜交点”
光追热点,粉丝觉得你陌生;光聊画像,内容没新意。把两者捏合到一起,才是爆文的关键。
用画像筛选热点。比如你的粉丝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那么 “考研分数线上涨” 这个热点就比 “中年职场危机” 更有价值。有个校园号做得特别好,每次社会热点出来,他们都先在粉丝群里小范围调研,看看大家最关心哪个点,再动手写。上次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新政策” 出来,他们发现粉丝最关心 “毕业生能不能按灵活就业参保”,专门写了一篇解读,转发率特别高。
用热点激活画像。同样是 “618 促销”,美妆号可以写 “学生党百元内必买清单”,母婴号可以写 “宝宝用品折扣攻略”。关键是从热点里挖出和自己粉丝相关的那个 “小切口”。我之前操作过一个本地生活号,“五一假期” 这个热点太大了,我们聚焦到 “本地哪些公园适合带娃野餐”,结合粉丝多是宝妈的特点,文章里还加了具体的停车攻略,阅读量比平时高了三倍。
制造 “身份认同感”。热点事件里,人们总是在找和自己相似的群体。比如 “35 岁职场人被裁员” 这个热点,写给互联网从业者看,就要强调 “程序员如何提前规划”;写给教师群体看,就要分析 “编制内是否真的安全”。有个母婴号写 “全职妈妈重返职场难”,没有泛泛而谈,而是具体到 “孩子刚上幼儿园的妈妈该怎么准备简历”,评论区全是共鸣的留言。
📈 三个实用技巧,让选题命中率翻倍
建立 “热点日历”。每年的节假日、考试季、行业大事件都是固定的,可以提前规划。比如 3 月要准备 “女神节” 相关内容,6 月聚焦 “高考”,9 月关注 “开学季”。我有个朋友做教育号,提前半年就把全年的热点日历排好了,到点就发,从不手忙脚乱。
做 “选题备份库”。平时看到好的角度,哪怕暂时用不上,也记下来。比如看到 “年轻人开始流行极简生活”,可以联想到 “租房族如何极简收纳”“月薪 5000 如何过极简生活” 等。我的备份库里现在有两百多个选题,就算突然没灵感,也能从中挑出合适的。
定期 “复盘选题数据”。每周花半小时,看看哪些选题阅读量高、转发多,哪些无人问津。慢慢就会发现规律:比如你的粉丝更喜欢 “清单式” 内容,还是 “故事性” 内容;更喜欢早上看,还是晚上看。我之前有个号,一直以为粉丝喜欢长文,后来发现阅读完成率不到 30%,改成短文后,数据反而好了。
💡 避开这些坑,选题少走弯路
别追 “过了气的热点”。有些热点看起来还在热搜上,但讨论度已经下降了。比如某部电影刚上映时热度很高,过了一周再写影评,除非有新的解读角度,否则很难火。判断方法很简单,看看百度指数,要是曲线开始下降,就别碰了。
别忽略 “小而美的垂直热点”。不是所有爆文都要追全民关注的大热点。在你的垂直领域里,一些行业动态可能更有价值。比如做宠物号,“某品牌猫粮出问题” 这个热点,虽然不是全民关注,但对宠物主人来说就是大事,写好了一样能爆。
别让画像 “固化”。粉丝是会变的。去年还是学生的粉丝,今年可能已经工作了;之前关注育儿的粉丝,孩子长大了需求也会变。每隔三个月,最好重新分析一次粉丝数据,看看有没有新的趋势。我关注的一个母婴号,粉丝从 “新生儿妈妈” 慢慢变成 “学龄前儿童妈妈”,他们及时调整了选题方向,内容依然很受欢迎。
🚀 最后说句大实话
做公众号,选题没有捷径,但有方法。每天花半小时刷热点,花一小时分析粉丝数据,坚持一个月,你就会发现自己对选题的敏感度突飞猛进。记住,用户点开你的文章,不是因为你写得多好,而是因为你写的东西,正好是他们想知道的。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