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的都知道,选题就像做菜选食材。食材不好,厨艺再高也难出好菜。公众号选题要是没选对,内容写得再精彩,也可能石沉大海。尤其是现在公众号竞争这么激烈,用户注意力就那么点,想让他们点开你的文章,选题这一步必须得下功夫。
🎯 热点选题:踩着流量风口起舞,但别被风口带偏
追热点是公众号快速起量的捷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怎么追、追什么,这里面门道可不少。很多人看到热点就扑上去,结果要么是追晚了,要么是跟自己账号定位八竿子打不着,白费力气。
热点不是什么都能追的。得先搞清楚自己的公众号定位。比如你是做职场干货的,跑去追娱乐圈的八卦热点,就算流量再大,也留不住真正的粉丝。用户关注你是为了职场知识,突然发些无关的内容,只会让他们觉得你的账号没章法。所以追热点第一步,先给热点和自己的定位画个交集。在这个交集里找选题,才有可能既蹭到流量,又能吸引精准用户。
那热点从哪来?渠道其实很多。微博热搜肯定是要盯的,那里的热点更新快,覆盖面广。但也不能只看微博,像知乎热榜、百度风云榜、36 氪这些平台,经常会有一些垂直领域的热点。还有朋友圈,有时候身边人都在转发讨论的事,可能就是即将爆发的热点。我习惯用一个表格,把各个平台的热点都列出来,标上热度、相关度、时效性,这样筛选起来一目了然。
筛选热点有个小技巧,看热点的延展性。有些热点火得快凉得也快,比如一些明星的鸡毛蒜皮小事,这种就没必要追,等你写完发出来,可能大家都已经不关心了。但有些热点有持续发酵的空间,能从不同角度解读,这种就值得花时间做。比如政策类的热点,不仅能分析当下的影响,还能预测未来的趋势,甚至结合具体行业给出应对建议,这样的内容就有深度,也更容易获得用户认可。
追热点还要讲究速度,但不能为了快就牺牲质量。有时候看到一个热点,很多账号都在抢着发,这时候与其跟风写些表面内容,不如慢半拍,挖掘一些别人没注意到的角度。比如大家都在讨论某个事件的现象时,你可以深入分析背后的原因;大家都在说好处的时候,你可以客观地指出一些潜在的问题。差异化的视角往往能在热点竞争中脱颖而出。
📊 粉丝调研:摸透用户心思,让选题更精准
光追热点不够,还得知道自己的粉丝到底想看什么。很多公众号运营者容易陷入自我感动,觉得自己写的内容很有价值,但粉丝就是不买账,问题很可能就出在没做好粉丝调研。了解粉丝需求,才能让选题更精准,提高内容的打开率和互动率。
最直接的调研方式就是和粉丝聊天。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粉丝的留言,也可以建个粉丝群,平时多在群里互动。别小看这些日常交流,里面藏着很多选题灵感。比如粉丝经常在群里讨论的困惑、提到的高频词汇、关心的话题,都可能成为很好的选题。我之前运营一个母婴类公众号时,发现粉丝群里很多妈妈都在聊孩子挑食的问题,于是做了一系列关于儿童饮食的内容,阅读量和转发率都特别高。
数据分析也是了解粉丝的重要手段。公众号后台的用户画像能告诉你粉丝的年龄、性别、地域、兴趣标签等信息。这些数据能帮你判断粉丝的整体特征,比如你的粉丝大多是年轻妈妈,那选题肯定要围绕育儿、家庭、女性成长等方面展开。还有图文分析里的阅读量、在看数、转发数、留言数等数据,能反映出哪些类型的内容更受粉丝欢迎。把这些数据定期整理分析,就能找出粉丝的偏好趋势。
问卷调查是获取粉丝需求的有效工具,但设计问卷有讲究。问题不能太多,不然粉丝没耐心填完;也不能太笼统,要具体到可以指导选题。比如别问 “你喜欢什么内容”,可以问 “你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你最想了解哪些育儿知识”。问卷发出去后,还要及时整理分析结果,把高频出现的问题和需求列出来,作为选题库的重要来源。
除了主动调研,还要学会从日常互动中捕捉信息。比如粉丝的留言、在看和转发的内容、甚至是取消关注的原因,都能反映出他们的喜好和不满。我会定期翻看着后台的留言,把粉丝提到的问题、建议都记下来,有时候一条不起眼的留言,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爆款选题。比如有个粉丝在留言里说 “想知道怎么平衡工作和带娃”,我就围绕这个话题做了一篇内容,没想到引起了很多妈妈的共鸣,互动量特别高。
🔄 双轮结合:让热点与粉丝需求相互赋能
热点选题和粉丝调研不是孤立的,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真正的合力。只追热点,容易脱离粉丝需求;只看粉丝需求,又可能错过流量机会。怎么让这两个轮子一起转,是提升公众号选题质量的关键。
可以建立一个选题池,把热点和粉丝需求都放进去,然后找两者的结合点。比如通过粉丝调研发现,粉丝对 “副业赚钱” 很感兴趣,这时候如果有一个关于 “灵活就业政策” 的热点,就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写一篇 “利用灵活就业政策,开展这些副业更赚钱” 的内容。这样既蹭了热点的流量,又满足了粉丝的需求,效果往往比单独做热点或单独做粉丝需求要好得多。
有时候粉丝的需求比较隐性,需要通过热点来激活。比如粉丝可能平时没意识到自己有某个需求,但当一个相关热点出现时,这个需求就会被激发出来。这时候如果能及时抓住,就能做出很受欢迎的内容。比如之前 “996 工作制” 成为热点时,很多职场人开始关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虽然之前的粉丝调研中没特别提到这个点,但结合热点去做相关内容,依然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热点就像一个引子,能把粉丝潜在的需求挖掘出来。
反过来,粉丝调研也能帮助判断哪些热点值得追。同样一个热点,对不同粉丝群体的吸引力是不一样的。通过粉丝调研了解了粉丝的特征和需求后,就能更准确地判断某个热点是否适合自己的公众号。比如一个关于 “校园恋爱” 的热点,对学生群体的公众号来说可能很有价值,但对职场类公众号来说,就没那么大意义了。这时候粉丝调研的数据就能帮你做出更明智的选择,避免在不值得的热点上浪费精力。
还可以根据粉丝的反馈来调整热点内容的角度。同样一个热点,不同的公众号写出来效果天差地别,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角度不同。而粉丝调研能告诉你,你的粉丝更关注这个热点的哪些方面。比如一个关于 “消费降级” 的热点,年轻人可能更关心如何省钱,而中老年人可能更关心如何保值,如果你知道自己的粉丝主要是年轻人,就可以从省钱技巧的角度来写,这样内容就更贴合粉丝需求。
📝 建立选题库:让双轮驱动更可持续
不管是热点选题还是粉丝调研,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选题上。建立一个完善的选题库,能让双轮驱动的模式更可持续,避免出现 “选题荒”。选题库的内容可以来自热点追踪、粉丝调研,以及平时的积累。
选题库要分类管理,比如可以分为热点类、粉丝需求类、常青树类等。热点类选题要及时更新,过期的就删掉;粉丝需求类选题要根据调研结果不断补充;常青树类选题是那些不受时间影响、粉丝长期需要的内容,比如职场中的沟通技巧、育儿中的常见问题等。这样在需要选题的时候,就能快速找到合适的内容,提高工作效率。
定期对选题库进行复盘,看看哪些类型的选题效果好,哪些效果差,然后调整选题方向。比如发现结合热点和粉丝需求的选题打开率和互动率都很高,那就可以多做这类内容;如果某个粉丝需求类的选题多次做都没什么反响,可能就是这个需求其实不是粉丝的核心需求,或者表达方式有问题,需要重新评估。
还可以让粉丝参与到选题过程中。比如定期从选题库中选出几个备选选题,让粉丝投票决定下次写什么。这样不仅能保证选题符合粉丝需求,还能增加粉丝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我之前就试过这种方式,让粉丝从三个选题中选一个,结果选出的选题写出的内容,互动率比平时高了 30%。让粉丝有话语权,他们才会更愿意关注和支持你的公众号。
💡 选题实战技巧:让内容更有竞争力
除了做好热点追踪和粉丝调研,还有一些实战技巧能让选题更有竞争力。这些技巧都是从实际运营中总结出来的,能帮你在同样的主题下,做出更受欢迎的内容。
学会蹭热点但不被热点绑架。有些热点虽然流量大,但可能和你的公众号定位不符,或者涉及敏感话题,这时候就要果断放弃。不能为了追热点而失去自己的特色,公众号的定位就像一个人的人设,一旦崩塌,很难再建立起来。比如一个做正能量内容的公众号,就不适合去追那些负面八卦热点,否则会让粉丝觉得很违和。
挖掘粉丝需求的深层原因。有时候粉丝说出来的需求只是表面现象,要找到背后的真实需求。比如粉丝说想要 “时间管理技巧”,背后可能是工作太忙压力太大,想要提高效率多些休息时间,也可能是想平衡工作和生活。只有找到深层原因,才能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内容。可以通过多问几个 “为什么” 来挖掘深层需求,比如 “为什么需要时间管理技巧?”“解决了这个问题能带来什么好处?”
结合时令和节日做选题。很多节日和时令都有固定的周期,提前做好规划,能抢占先机。比如春节前可以做 “年终奖怎么花”“过年回家带什么礼物” 等选题;开学季可以做 “孩子开学准备清单”“新学期学习规划” 等选题。这些选题虽然不是热点,但有很强的时效性,粉丝在特定时间会主动搜索相关内容,做好了也能获得不错的流量。
用故事化的方式呈现选题。同样的选题,用故事来呈现会比单纯的说教更容易让人接受。比如写 “职场沟通技巧”,可以讲一个职场新人因为沟通不当犯错,后来学会技巧获得认可的故事,比直接列几条技巧要生动得多。粉丝更喜欢看有血有肉的故事,而不是干巴巴的理论。故事能增加内容的代入感,让粉丝更容易产生共鸣。
🚀 持续优化:让选题能力不断提升
公众号选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持续优化。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选题能力,才能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公众号领域站稳脚跟。
建立选题效果评估体系。每次发完内容后,都要记录相关数据,比如打开率、在看数、转发数、留言数等,然后和选题关联起来,分析哪些选题效果好,哪些不好。时间长了,就能总结出自己公众号的选题规律,知道什么样的选题更受粉丝欢迎。评估体系要简单易行,太复杂了很难坚持下去,比如可以用一个表格,每次发完内容后花 5 分钟填一下数据。
多学习优秀公众号的选题方法。关注同领域做得好的公众号,分析他们的选题思路,看看他们是怎么结合热点和粉丝需求的,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不要盲目模仿,要结合自己的公众号定位和粉丝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比如看到别人用某个角度写了一个热点,你可以换个角度,结合自己粉丝的需求来写,做出差异化。
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互联网时代变化很快,新的热点、新的趋势层出不穷,粉丝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作为公众号运营者,要保持好奇心,多关注行业动态、社会现象,多和不同的人交流,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新的选题机会。我每天都会花一个小时看新闻、刷社交媒体、逛论坛,就是为了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不让自己错过任何可能的好选题。
📌 总结:选题是公众号的生命线
公众号的竞争,说到底是内容的竞争,而内容的竞争,首先是选题的竞争。一个好的选题,能让内容事半功倍;一个差的选题,就算内容再好,也很难获得关注。热点选题能帮你抓住流量机会,粉丝调研能让你精准对接用户需求,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双轮驱动,才能让公众号的内容更有竞争力。
记住,选题不是一拍脑袋的决定,而是基于数据和用户反馈的理性判断。要建立系统的选题机制,做好热点追踪、粉丝调研、选题库管理,不断总结经验,持续优化。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的公众号在众多账号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粉丝的关注和喜爱。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