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的都清楚,想写出爆文,选题是第一道坎。每天盯着屏幕发呆,不知道写啥能吸引眼球的日子,估计不少人都经历过。其实啊,竞品就是咱们选题的 “活字典”,但光看竞品抄作业可不行,策略得跟着升级,才能真正吃到流量红利。
🕵️♂️ 先搞明白,哪些竞品值得你花时间盯
不是所有叫 “竞品” 的公众号都有参考价值。瞎看一通,只会浪费时间,还可能被带偏。得学会筛选,挑那些真正能给你带来灵感的 “优质对手”。
看粉丝画像重合度。你的公众号要是主打年轻妈妈群体,那那些专注于职场男性的竞品,就算天天出爆文,对你来说意义也不大。先把自己的粉丝画像是啥样搞清楚,年龄、性别、地域、兴趣偏好都列出来,再去对照竞品的粉丝数据。重合度越高,他们的选题对你参考价值才越大。怎么看竞品粉丝画像?很多第三方平台都能查到个大概,比如新榜、微小宝,虽然不是 100% 精准,但足够帮你做初步判断了。
看内容风格匹配度。有的公众号走深度分析路线,一篇文章几千字,逻辑严密;有的就爱用段子和表情包,主打轻松搞笑。如果你的号是严肃科普风,却非要去学那些娱乐八卦号的选题路数,写出来的东西只会四不像,粉丝也不买账。得找那些内容风格和你相近,或者虽然风格不同但目标受众喜欢的竞品。比如你的号是教职场人穿搭的,那同样面向职场人的职场技能号、职场心理号,他们的选题里也可能藏着穿搭相关的灵感。
看爆款产出稳定性。偶尔出一篇爆文可能是运气,但能持续出爆文的竞品,背后一定有成熟的选题逻辑。观察竞品过去半年的文章数据,那些时不时就有 10 万 +,或者在同类账号里表现一直很突出的,值得重点关注。要是某个竞品只是突然火了一篇,之后就没动静了,那它的选题参考价值就比较低,可能只是踩中了某个偶然的热点。
💡 从竞品内容里挖选题灵感,得有章法
找到了合适的竞品,接下来就是怎么从他们那儿 “偷师” 了。但这可不是简单复制粘贴,得有技巧地挖掘。
看热门文章的 “选题内核”。一篇爆文火,表面看是讲了个故事或者一个知识点,但深层是触碰到了用户的某个需求。比如竞品有篇爆文《月薪 5 千,如何攒出 10 万存款?》,表面是讲存钱方法,内核其实是年轻人对经济压力的焦虑和对财务自由的渴望。你可以围绕这个内核,换个角度写,比如《工资不高,这 3 个省钱小习惯帮我一年多存 2 万》,同样能戳中用户。别只看标题和内容,多想想这篇文章为什么能火,用户在评论区讨论的焦点是什么,这些都是内核的体现。
盯评论区和互动区。用户的留言里藏着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比如竞品一篇讲育儿的文章下面,很多家长说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这就是个很好的选题方向。还有用户会提一些质疑或者补充观点,这些都能成为你文章的切入点。比如竞品写了《这款儿童奶粉千万别买》,评论里有人说 “那什么牌子的好呢”,你就可以写一篇《3 款口碑不错的儿童奶粉测评,看完再买不踩坑》。
分析 “冷门爆款”。有些竞品的文章,标题看着平平无奇,却意外成了爆文,这种 “冷门爆款” 更值得研究。它可能是切入了一个大家都忽略的细分领域,或者用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比如很多职场号都在写升职加薪,有个竞品却写了《职场中,学会拒绝能少做 80% 的无用功》,这个角度就很新颖,抓住了职场人不敢拒绝、被琐事缠身的痛点。把这类文章找出来,分析它们的独特之处,能帮你打开新的选题思路。
🔄 选题策略升级第一步:从 “跟风” 到 “差异化”
光抄竞品的选题,最多只能做到不犯错,但很难出类拔萃。要想写出爆文,必须在借鉴的基础上做出差异化。
结合自身优势找角度。你的公众号有什么独特的资源或者视角?比如你是个医生,看到竞品写了《常见的 5 种养胃食物》,你就可以从专业角度写《医生亲测:这 5 种养胃食物,真正有用的只有 2 种》,用专业背书打造差异化。要是你擅长讲故事,那别人写干货盘点,你就可以把干货融入到一个真实的故事里,比如《从月光族到存款 10 万,我靠这 3 个方法改变了消费习惯》。
在细分领域深耕。大的选题方向早就被写烂了,不如找个细分的小领域。比如大家都在写 “减肥”,你可以专门写 “上班族办公室减肥技巧”“产后妈妈快速瘦身方法”。竞品写 “旅行攻略”,你就写 “学生党穷游攻略”“带父母旅行注意事项”。细分领域的用户需求更精准,竞争也相对小,更容易做出有特色的爆文。
提前半步布局。等竞品的爆文出来了再跟风,黄花菜都凉了。要学会从竞品的选题趋势里预判下一步的热点。比如看到竞品连续写了几篇关于 “副业赚钱” 的文章,数据都不错,说明这个话题在升温。你可以提前研究一些更具体的副业形式,等这个话题热度达到顶峰前,抢先发布相关内容。就像去年 “摆摊经济” 火之前,有个公众号提前一周写了《摆摊前必看的 5 个准备工作》,等热度起来后,文章直接爆了。
📊 用数据工具辅助,让选题更精准
现在做选题,光靠感觉可不行,得用数据说话。合理利用工具,能让你从竞品身上挖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看关键词热度变化。通过百度指数、微信指数这些工具,查询竞品爆文里的核心关键词热度。如果某个关键词近期热度一直在上升,说明这个话题还有持续挖掘的空间。比如竞品写了一篇关于 “露营装备” 的爆文,你查一下 “露营”“露营技巧” 这些关键词的热度,要是还在涨,就可以围绕这些关键词拓展选题。
分析竞品的选题周期。有些话题有明显的周期性,比如节日相关的选题、季节性的选题。观察竞品过去一年在这些周期节点上都发了什么内容,哪些火了,哪些没火。比如每年中秋前,竞品都会写月饼测评、中秋送礼攻略,你可以总结他们的经验,提前准备,要么比他们更早发布,要么找到他们没写到的角度。
对比多平台数据。现在很多公众号的内容也会同步到小红书、抖音这些平台。看看竞品的同一选题在不同平台的表现,能发现一些跨平台的规律。比如竞品一篇关于 “家居收纳” 的文章,在公众号火了,在小红书上同样受欢迎,说明这个话题在年轻女性群体里认可度高。你就可以重点关注这类选题,甚至可以结合不同平台的特点调整内容形式。
🚀 建立自己的选题库,让灵感不断档
光靠临时看竞品找选题,很难保证持续产出。得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选题库,把从竞品那里挖来的灵感,还有自己想到的选题都存进去,定期整理更新。
分类归档选题。把选题按类型分好,比如干货技巧类、故事分享类、热点评论类、行业分析类等。每个类别下面再细分,比如干货技巧类里可以分职场、生活、学习等。这样找选题的时候一目了然,想写什么类型的文章,直接去对应的分类里找就行。
给选题标上 “潜力值”。看到一个好的选题,先评估一下它的潜力,比如可以标上 “高潜力”“中等潜力”“待观察”。高潜力的选题可以优先安排写,中等潜力的可以再打磨一下角度,待观察的可以看看后续的热度变化。怎么评估潜力?可以参考竞品同类选题的表现,还有自己公众号粉丝的反馈。
定期复盘更新。每周花点时间,把新收集的选题加进库,同时把那些已经写过的、或者热度下降的选题删掉。再看看哪些选题一直没写,是什么原因,是角度没找好,还是时机不对。复盘的时候,也可以对比一下自己的爆文和竞品的爆文,看看选题上有什么共同点和差异,不断优化选题库。
🚨 避开竞品选题的那些坑
学竞品选题是好事,但要是方法不对,很容易掉坑里,不仅出不了爆文,还可能影响自己公众号的发展。
别盲目追热点。竞品追某个热点火了,不代表你追也能火。得看这个热点和你的公众号定位是否相符,你的粉丝是否关心。比如你的号是做读书分享的,竞品是娱乐号,他们追某个明星的八卦火了,你也跟着写,粉丝只会觉得你不务正业。追热点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个热点和我的受众有关吗?我能写出不一样的观点吗?追这个热点对我的账号有好处吗?
不要直接抄袭内容。借鉴选题思路可以,但直接把竞品的内容换几个词就发出来,不仅违反原创规则,还会失去自己的特色。用户一旦发现你在抄袭,就很难再信任你了。可以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加入自己的观点和案例,让内容有你自己的印记。
别只盯一个竞品。如果只看一个竞品,很容易被它的风格局限住,选题思路会越来越窄。得多找几个不同的竞品,甚至可以跨领域找参考。比如你是做美食号的,除了看其他美食号,也可以看看生活方式号、健康养生号,他们偶尔也会有和美食相关的选题,可能会给你带来新的灵感。
做好公众号,选题是核心。竞品就像一面镜子,能让我们看到哪些选题能火,哪些角度受欢迎。但关键是要学会怎么看这面镜子,从 “跟风模仿” 升级到 “差异化创新”。用对方法,建立自己的选题体系,才能持续写出让粉丝喜欢的爆文。记住,竞品是老师,但不是唯一的老师,最终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公众号的选题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