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时帮不少朋友看内容运营的方案,最近被问得最多的就是:“现在 AI 取标题这么火,到底能不能指望它?” 作为每天要和标题打交道的人,我前两周专门拿了 5 款主流 AI 工具做了实测,今天就掏心窝子跟你们聊聊 ——AI 智能文章取标题到底靠不靠谱。
📊 先上实测数据:5 款 AI 工具取标题,结果差在哪?
我选了 3 类常见文章主题做测试:职场干货文(主题 “35 岁职场转型避坑指南”)、情感散文(主题 “奶奶的老藤椅”)、产品测评文(主题 “2024 年性价比投影仪推荐”),分别用朱雀 AI、易撰、新榜编辑器、文案狗、豆包的标题生成功能出标题,然后和我们团队人工出的标题放在一起,找了 100 个普通读者做打开意愿投票。
我选了 3 类常见文章主题做测试:职场干货文(主题 “35 岁职场转型避坑指南”)、情感散文(主题 “奶奶的老藤椅”)、产品测评文(主题 “2024 年性价比投影仪推荐”),分别用朱雀 AI、易撰、新榜编辑器、文案狗、豆包的标题生成功能出标题,然后和我们团队人工出的标题放在一起,找了 100 个普通读者做打开意愿投票。
先说结论:AI 取标题在 “基础合格线” 上表现稳定,但想拿高分很难。比如写投影仪测评文时,AI 生成的标题里,80% 都能精准带上 “2024”“性价比”“投影仪推荐” 这些核心关键词,像朱雀 AI 出的 “2024 性价比投影仪推荐:3 款学生党必入机型,百元预算也能闭眼冲”,关键词匹配度比我手忙脚乱想的第一版还准。
但问题也很明显。情感散文类文章里,AI 的短板暴露得特别明显。“奶奶的老藤椅” 这个主题,AI 生成的标题大多是 “奶奶的老藤椅:藏在时光里的回忆”“老藤椅与奶奶:那些温暖的旧时光”,读起来没毛病,但完全没 “钩子”—— 我们团队后来人工改的 “奶奶走后,老藤椅还在等她晒被子”,投票打开意愿比 AI 最高的标题高出 42%。
另外发现个有意思的点:不同工具侧重点不同。易撰生成的标题偏营销感,总带 “必看”“干货”;朱雀 AI 更注重关键词埋点,适合 SEO;文案狗会玩谐音梗,但经常玩脱,比如给职场文弄出 “35 岁转型?‘职’得一看的避坑术”,反而显得生硬。
✅ AI 取标题的 3 个 “真香” 优势,用过的都懂
虽然有短板,但 AI 取标题的优势确实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它能火的原因。
虽然有短板,但 AI 取标题的优势确实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它能火的原因。
第一个必须提效率。以前我们团队出一篇文章,光想标题就得你一言我一语聊 10 分钟,现在扔给 AI,30 秒能出 20 个选项,哪怕最后只挑一个改,也比从零开始强。上周帮一个美食号改内容,AI5 分钟出了 50 个标题,直接筛掉 10 个完全不搭的,剩下的稍作调整就能用,这效率对多平台更新的账号来说太重要了。
第二个是关键词敏感度。AI 对 “流量词” 的捕捉比人工准得多。比如写家庭教育文,人工可能想到 “孩子”“家长”,但 AI 会自动带上 “专注力”“内驱力” 这些最近搜索量高的词。我测试时给了一篇 “小学生时间管理” 的文章,AI 生成的标题里,有 60% 都包含 “暑假”(当时正值暑假),这是我们一开始没考虑到的,后来用这个标题发,阅读量确实比之前高了 15%。
第三个是避免低级错误。比如标题里的关键词重复、标点错误,或者漏掉核心信息,AI 基本不会犯。之前见过有人写 “2024 年笔记本电脑推荐”,标题忘了带 “2024”,结果被旧文压流量,AI 生成时会死死盯着主题里的时间、核心词,这点比粗心的人靠谱多了。
❌ 这些坑一定要避开!AI 取标题的 4 个致命短板
但你要是完全指望 AI,很容易掉坑里。这几点是我实测中觉得最需要注意的。
但你要是完全指望 AI,很容易掉坑里。这几点是我实测中觉得最需要注意的。
最明显的是缺乏 “人味儿”。AI 能抓关键词,但抓不住 “情绪共鸣点”。比如写 “北漂租房” 的文章,AI 可能会出 “北漂租房攻略:3 个避坑技巧”,但好的标题应该是 “北漂 5 年换了 8 次房,我终于学会避开中介的 3 个套路”—— 后者有故事感,AI 写不出来。我测试时让 AI 给一篇 “独居老人生活” 的文章取标题,它生成的全是 “独居老人生活指南” 这类理性标题,完全没触碰到 “孤独”“陪伴” 这些能打动人的点。
然后是同质化严重。同一主题,换 3 个 AI 工具,出来的标题可能大同小异。比如写 “减脂餐”,无非就是 “减脂餐怎么做?简单 3 步搞定”“新手必学的减脂餐食谱”,看多了读者会审美疲劳。我们团队做过统计,AI 生成的标题里,有 40% 都用 “必看”“干货”“技巧” 这几个词,用多了反而让读者觉得像广告,点开欲望会下降。
还有对 “隐性需求” 的理解为零。比如一篇讲 “职场加班” 的文章,表面是说 “加班技巧”,但读者其实可能想表达 “拒绝无效加班” 的情绪,AI 只会盯着 “加班”“技巧”,出不来 “每天加班到 10 点,我终于学会对领导说‘不’” 这种有态度的标题。这种情况下,AI 标题的打开率往往比人工低 30% 以上。
最后是容易 “假大空”。AI 为了追求 “吸睛”,可能会用夸张的词,但和文章内容不匹配。比如一篇普通的 “家常菜做法”,AI 可能生成 “学会这道菜,全家夸你是大厨”,读者点进来发现就是炒个青菜,反而会觉得被骗,跳出率超高。
🎯 这 3 类场景用 AI 取标题,性价比最高!
不是说 AI 取标题没用,关键是用对地方。这几个场景我亲测下来,AI 能帮上大忙。
不是说 AI 取标题没用,关键是用对地方。这几个场景我亲测下来,AI 能帮上大忙。
第一类是资讯类、通知类文章。比如 “公司团建时间调整通知”“本地暴雨预警信息”,这类文章不需要太多情绪,只要把 “时间”“地点”“事件” 说清楚就行。AI 生成的 “【紧急通知】本周五团建地点变更为 XX 公园,请相互转告”,比人工想的更规范,还能自动带上 “紧急”“通知” 这些提醒词,效率又高又准确。
第二类是批量产出的短内容。比如小红书的好物分享、抖音的日常片段,一天要更好几条,没时间一个个想标题。AI 能快速生成 “这个洗脸巾我回购 3 次了!柔软不掉絮” 这种简单直接的标题,虽然不算惊艳,但能保证基本流量,剩下的精力可以放在内容本身。
第三类是SEO 导向的文章。比如官网的产品介绍、行业知识科普,需要标题里包含精准关键词。AI 会根据主题自动埋入 “价格”“评测”“教程” 等词,比如写 “空气炸锅使用教程”,AI 生成的 “空气炸锅怎么用?新手入门教程(附 10 道食谱)”,关键词布局很合理,对搜索引擎友好,实测这样的标题在百度的收录速度比人工标题快 2 天。
💡 3 个小技巧,让 AI 取的标题更能打
如果要用 AI 取标题,别直接用,这几个方法能让效果翻倍。
如果要用 AI 取标题,别直接用,这几个方法能让效果翻倍。
首先是给 AI “喂足信息”。别只给文章主题,把 “目标读者”“核心情绪”“想突出的点” 都告诉它。比如不说 “写一篇育儿文标题”,而是说 “给 3 岁孩子的妈妈写标题,突出‘轻松带娃’,要包含‘辅食’”,AI 生成的标题会更精准,我试过这样调整后,合适的标题比例从 30% 升到了 60%。
其次是人工 “加情绪”。AI 给的标题基础不错,但可以加个 “钩子”。比如 AI 给的 “夏季减肥食谱推荐”,改成 “夏天穿裙子前,我靠这 3 个食谱瘦了 5 斤”,加个个人经历,打开率立马上去了。
最后是多工具对比 + 组合。用 2-3 个 AI 工具生成标题,挑不同风格的各选一个,然后拼合修改。比如一个工具侧重关键词,一个侧重口语化,把两者的优点结合,比单靠一个工具好得多。
总的来说,AI 智能文章取标题不是 “靠谱不靠谱” 的问题,而是 “怎么用” 的问题。它能帮你解决效率、关键词这些基础问题,但没法替代人工的 “情绪感知” 和 “创意钩子”。如果你是内容新手,或者需要批量产出内容,AI 是个好帮手;但要是想做出爆款,还得在 AI 的基础上多琢磨读者的心思 —— 毕竟标题的本质,是和读者 “说上话”,这点 AI 暂时还学不会。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