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or Fyodorovich Stravinsky

简介: 中文名:伊戈尔·菲德洛维奇·斯特拉文斯基原文名:Игорь Фёдорович Стравинский国籍:俄罗斯出生地:俄罗斯奥拉宁堡(今罗蒙诺索夫)生日:职业: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代表作:芭蕾《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普尔钦奈拉》、《众神领袖阿波罗》、歌剧《夜 更多>

中文名:伊戈尔·菲德洛维奇·斯特拉文斯基

原文名:Игорь Фёдорович Стравинский

国籍:俄罗斯

出生地:俄罗斯奥拉宁堡(今罗蒙诺索夫)

生日:1882年6月17日

职业: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

代表作:芭蕾《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普尔钦奈拉》、《众神领袖阿波罗》、歌剧《夜莺》、《浪子的历程》、《俄狄浦斯王》、舞台音乐《士兵的故事》、诗篇交响曲、协奏曲《敦巴顿橡树园》、乌木协奏曲

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俄语:Игорь Фёдорович Стравинский,1882年6月17日-1971年4月6日),又译斯特拉温斯基,俄国作曲家,20世纪现代音乐的传奇人物,革新过三个不同的音乐流派:原始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及序列主义。被人们誉为是音乐界中的毕加索。

职业生涯:1882年6月17日出生于圣彼得堡附近的奥拉宁堡,父亲是乌克兰人,母亲是俄罗斯人。父亲在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当男低音歌手。自小受父亲影响展现出非凡的音乐才华。9岁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中学毕业之后进入圣彼得堡大学学习法律。

1903年,结识了著名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并成为他的得意门生,从此便开始了其作曲生涯。

1906年,大学毕业。与其表妹凯瑟琳•诺申科结婚。

1909年,第一部管弦乐作品《烟火》在圣彼得堡首演,被俄罗斯舞蹈团经理兼舞剧编导佳吉列夫所欣赏,并邀请他为其芭蕾舞团创作。

1910年,定居巴黎。与佳吉列夫长期合作,为芭蕾舞剧《火鸟》作曲,并在以后创作了大量芭蕾舞曲。

1913年,《春之祭》在蒙田大街的香榭丽舍剧院首演。观众由于这部作品的彻底反传统性而极其不满,几乎在剧场内酿成一场暴动。从此斯特拉汶斯基便成了与勋伯格一样当时最为激进的先锋派作曲家,同年结识了可可•香奈儿。

1915年,一战爆发。斯特拉文斯基所有的私人财产都被没收,从此不得不为生计而工作。作品配器方面显得十分节俭(为了避免动用大乐团),以适应当时的经济状况。

1920年代,经过一系列探索,斯特拉汶斯基创立了新古典主义,喊出了“回到巴赫的口号”。之后芭蕾舞剧的创作逐渐减少,而将创作的重心集中到歌剧及室内乐上。并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艺术家密切交往。其中对其影响最大的是艺术大师毕加索。斯特拉汶斯基在进行新古典主义创作的同时,也对爵士乐产生了兴趣。

1938年,斯特拉文斯基的女儿、妻子和老母亲相继去世,再加上希特勒侵占波兰和二战的爆发,促使斯特拉文斯基前往美国谋生。加入美国国籍之后,乐曲中爵士乐的风格越发浓郁;而在作曲上重新开始创作大型作品。在完成了歌剧《浪子的历程》之后,斯特拉文斯基开始对序列主义产生兴趣。

1950年代初,斯特拉文斯基开始运用十二音体系来写作。

1956年,开始运用整体序列主义。他将荀白克及其弟子韦伯恩的作曲技法加以改造,形成了他个人的风格。

1960年代之后,斯特拉汶斯基的作品逐渐减少。

1962年,斯特拉汶斯基重新回到俄国。与此期间,出版了大量的访谈录、回忆录。

1970年,由于健康原因,回到纽约。

1971年4月6日于美国去世,死后葬于威尼斯。

个人作品:1909年《Fireworks》

1910年《The Firebird》

1911年《Petrushka》

1917年《Le Chant Du Rossignol》

1913年《The Rite Of Spring》

1920年《Pulcinella》

1923年《Les Noces》

1918年《The Soldier's Tale》

1933年《Ragtime》

1927年《Oedipus Rex》

1930年《Symphony Of Psalms》

1945年《Ebony Concerto》

1951年《The Rake's Progress》

1957年《Agon》

1961年-1962年《The Flood》

1965年-1966年《Requiem Can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