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d-Fi

简介: 小简介
Hard-Fi - Tonight 久违的杰作,出色的旋律。
“复古”一出即引来无数追随者,一支支打着“复古”旗号的乐队如突击队伍般地冲出来抢占歌迷的视野。在疑似的风潮兴起下面隐藏的却是随时都有可能垮台的 更多>

小简介
Hard-Fi - Tonight 久违的杰作,出色的旋律。
“复古”一出即引来无数追随者,一支支打着“复古”旗号的乐队如突击队伍般地冲出来抢占歌迷的视野。在疑似的风潮兴起下面隐藏的却是随时都有可能垮台的浮躁,任何潮流都不是成功的万能钥匙,它更像是试金石,凡是成色不纯的杂质都会被自动淘汰,如今“复古”变成时尚的标签并不全是自然所致,多少存在人为因素的作祟。在多数乐队身上很容易看到为了“复古”而复古的痕迹,而这也是他们最终失败的第一步,在视听还处在混沌时期时,他们也许会被囫囵吞枣地算作优质的一类,一旦视听恢复清晰后他们将立刻消失。优胜劣汰的铡刀时刻都悬在侥幸者的头上,但铡刀不是握在胜利者的手里,而是在歌迷的手中。
他们是所有新乐队成功的榜样,他们是一群地道的物质主义者,他们成为在Brixton Academy剧院演出的最年轻的乐队。现在用任何话语来形容Hard-Fi乐队似乎都将增添他们的闪光度,毕竟这支年轻的乐队已经是复古潮中的幸运者。出自英国并没有太多摇滚传统的小地方Staines,Hard-Fi乐队的发展道路可以用一路平坦来形容,乐队发行的第一张专辑《Stars of CCTV》就成为媒体追捧的目标,除了乐队Post-Punk加上电子舞曲的风格让人着实入迷,乐队成员年轻坦白的作风也多少获得了歌迷的亲睐。他们从不掩饰自己渴望成名的愿望,第一张专辑“Stars of CCTV”的命名就开宗明义地向世人宣告自己成名的毫言,如此接近狂妄的举动当然首先是以乐队自身的势力作保证的,虽然《Stars of CCTV》只是在一间废弃的车间里录制的,但限量发行的500张专辑却为乐队赢来了一个2005年“水星奖”的提名,而诸如《Cash Machine》还有《Tied Up Too Tight》等歌曲都也成为了打榜歌曲。随后乐队就签约大场牌Atlantic Records,从独立乐队一跃成为大场牌的宠儿,年轻的Hard-Fi仅仅用了一张专辑就完成了第一级跳跃。
乘胜追击是许多年轻乐队会选择的下一步道路,其中不但有乐队巩固自己地位的愿望需求,还有来自歌迷的深情热望。对于初尝成名滋味的Hard-Fi来说没有理由不顺势再拿出一张专辑来调动歌迷们的胃口,时隔一年,2007年乐队就带来了自己的第二张专辑《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不要误会,乐队并不是要讲关于美国西部牛仔的故事,这是一张地地道道向家乡致敬的专辑。说来也奇怪,大部分乐队都会选择在第一张专辑中就讲述关于乐队出身的故事,而Hard-Fi却选择第一张高调起步后在第二张中回到家乡,正当外界猜想乐队会继续欢快地宣传他们那套“物质主义”时,Hard-Fi的突然深沉带来不小的意外。虽然说是深沉,但作为年轻乐队Hard-Fi还是逃不掉那些牢骚式的抱怨和发泄,开场曲《Suburban Knights》在熟悉的Hard-Fi式电子后朋曲式中开始摇摆,歌曲正是讲述几位从郊区小镇走出来的年轻人的故事,“我们被忽视了,但不会被否认;重整旗鼓,我们要所有人都知道我们。”Hard-Fi强硬的自信显露无余,抱有这样信念的年轻人不在少数,Hard-Fi应该庆幸自己的幸运。虽然完成了成名的第一级跳跃但Hard-Fi仍旧处在立志阶段,乐队将大量笔墨花在了描写成名之前的奋斗和困惑上,讲述自己斗争的《I Shall Overcome》,关于青春年少对于爱情渴望的《Tonight》,诉说自我觉醒的《Watch Me Fall Apart》,还有渴望得到认可的《Television》等,连续听下来,呈现在听者脑中的是一副副泛着青春味道的斗争画面,歌曲主题的一致性保证了听者思维的一致,年轻乐队特有亲切感和单纯思维是Hard-Fi获得喜爱的资本。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基本延续了《Stars of CCTV》中的风格,Hard-Fi试图在短时间内建立自己特有的风格,毕竟在后朋复古潮里还有着不少强劲的对手,以旋律优美为主旨的Editors,以原味后朋为主导的The Cinematics都在各自风格上极力塑造特有的味道,具有足够的可识别性对于一支乐队风格塑造的重要性是毋庸赘述的,只有专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能保全乐队不至于被优胜劣汰的铡刀切掉。在保持的同时Hard-Fi也加入了新的尝试,不多的尝试也是新专辑引人注意的另一亮点,《Watch Me Fall Apart》中加入的管弦配乐,《I Shall Overcome》中短暂原声吉他的加入,《Can't Get Along》中正宗的Funky味,《We Need Love》中经典的电子音乐,Hard-Fi尽量使音乐的风格呈现多样花,而这次的尝试正是恰倒好处。定义Hard-Fi的音乐畅快的暴发最好不过,因而他们所有的亮点都在让人热血沸腾的歌曲中,而诸如《Help Me Please》和《The King 》等以抒情为主线的歌曲基本可以视作鸡肋之作,并不是Hard-Fi的抒情不到位,而是歌迷们已经先入为主地将他们归为活力的代表,因此过多的抒情自然被视为不讨好的自怨自艾。虽然在新专辑中Hard-Fi有过多抒情的倾向,但庆幸的是他们依然没有放下赖以成名的畅快的暴发,歌迷们再次抛给他们更多的喝彩也就不为过了,专辑发行第一周就空降排行榜第一位的位置就是最好的说明。
在所有乐队都在被优胜劣汰的铡刀追得精疲力竭的时候,Hard-Fi煞是轻松地坐稳了自己的交椅,他们自诩为“郊区骑士”,至少现在他们还在平坦的道路上飞奔着。
Staines, England's Hard-Fi feature Richard Archer (vocals), Ross Philips (guitar), Kai Stephens (bass), and Steve Kemp (drums). The punk-inspired indie rock quintet formed in 2002; they feature a brash mix of Dexy's Midnight Runners melodies, Franz Ferdinand hooks, and the theatrics of the Dead 60s. Hard-Fi self-released Stars of CCTV in October 2004, and all 500 copies quickly sold out. The U.K. indie imprint Necessary reissued the nine-song nugget the following June. Once again, HARD-Fi got the attention of the fickle British press and an eager British public. Singles such as "Cash Machine," "Tied Up Too Tight," and "Hard to Beat" were all chart hits, and U.K. show dates with the likes of the Bravery, the Kaiser Chiefs, and the Ordinary Boys were equally successful. Before the year's end, Hard-Fi earned a Mercury Music Prize nomination for Stars of CCTV. They had also won over audiences at Glastonbury and at the annual SXSW Festival in Austin, TX. Two Brit Award nominations followed in early 2006 -- one for Best British Group and another for Best British Rock Act. Stars of CCTV went on to earn a number one spot on the U.K. album chart in January 2006; it was released in the U.S. in March, and although it didn't make quite as big of a splash stateside, it still set up high expectations for Hard-Fi's next record,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which came out in September of 2007.

Hard-Fi的歌

推荐资讯

如何建立自己的选题素材库?让素材库成为你的第二大脑 - 第五AI

如何建立自己的选题素材库?让素材库成为你的第二大脑 - 第五AI

如何建立自己的选题素材库?让素材库成为你的第二大脑 📝 为什么每个创作者都需要专属选题素材库?做内容创作的人,大概都遇到过这种情况:灵感来了的时候文思泉涌,可没灵感的时候盯着屏幕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更...

738 2025-10-04
公众号注册的“蝴蝶效应”:一个选择,可能影响未来三年的运营 - 前沿AIGC资讯

公众号注册的“蝴蝶效应”:一个选择,可能影响未来三年的运营 - 前沿AIGC资讯

你可能觉得公众号注册就是填几个信息的事,殊不知,这里面的每个选择都像蝴蝶扇动翅膀,未来三年的运营轨迹可能就被悄悄改变了。很多人刚开始没当回事,等到后面想调整,才发现处处受限,那叫一个后悔。今天就跟你好好聊聊,注册时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选择,到底能给未来的运营带来多大影响。​📌账号类型选不对,三年运营路难

349 2025-10-04
2025公众号托管服务方案,赚钱技巧与内容代运营全面升级 - 第五AI

2025公众号托管服务方案,赚钱技巧与内容代运营全面升级 - 第五AI

📌 2025 公众号托管服务的底层逻辑:不是代运营,是 “结果交付” 这年头做公众号托管,还只停留在帮客户发文章、改排版?趁早别干了。2025 年的托管服务早就变了味儿 —— 客户要的不是 “做了什...

507 2025-10-04
AI写作如何进行事实核查?确保头条文章信息准确,避免误导读者 - AI创作资讯

AI写作如何进行事实核查?确保头条文章信息准确,避免误导读者 - AI创作资讯

上周帮同事核查一篇AI写的行业报告,发现里面把2023年的用户增长率写成了2025年的预测数据。更离谱的是,引用的政策文件号都是错的。现在AI生成内容速度快是快,但这种硬伤要是直接发出去,读者信了才真叫坑人。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AI写作怎么做好事实核查,别让你的头条文章变成 误导重灾区 。​📌AI写

636 2025-10-04
10w+阅读量爆文案例拆解分析:高手都从这5个维度入手 - AI创作资讯

10w+阅读量爆文案例拆解分析:高手都从这5个维度入手 - AI创作资讯

🎯维度一:选题像打靶,靶心必须是「用户情绪储蓄罐」做内容的都清楚,10w+爆文的第一步不是写,是选。选题选不对,后面写得再好都是白搭。高手选选题,就像往用户的「情绪储蓄罐」里投硬币,投对了立刻就能听到回响。怎么判断选题有没有击中情绪?看三个指标:是不是高频讨论的「街头话题」?是不是藏在心里没说的「抽

358 2025-10-04
135编辑器会员值得买吗?它的AI模板库和秀米H5比哪个更丰富? - AI创作资讯

135编辑器会员值得买吗?它的AI模板库和秀米H5比哪个更丰富? - AI创作资讯

📌135编辑器会员值不值得买?AI模板库和秀米H5谁更胜一筹?🔍135编辑器会员的核心价值解析企业级商用保障与效率提升135编辑器的企业会员堪称新媒体运营的「合规保险箱」。根据实际案例,某团队通过企业会员节省了大量设计费用,完成多篇内容创作,单篇成本从千元降至百元内。这得益于其海量正版模板和素材库,

632 2025-10-04
新公众号被限流怎么办?粉丝增长影响分析及 2025 恢复指南 - AI创作资讯

新公众号被限流怎么办?粉丝增长影响分析及 2025 恢复指南 - AI创作资讯

新公众号被限流怎么办?粉丝增长影响分析及2025恢复指南🔍新公众号限流的核心原因解析新公众号被限流,往往是多个因素叠加的结果。根据2025年最新数据,超过70%的限流案例与内容质量直接相关。比如,有些新手喜欢用“震惊体”标题,像“惊!某公众号三天涨粉十万”,这类标题在2025年的算法里已经被明确标记

946 2025-10-04
AI内容重复率太高怎么办?掌握这些技巧轻松通过AIGC检测 - AI创作资讯

AI内容重复率太高怎么办?掌握这些技巧轻松通过AIGC检测 - AI创作资讯

⚠️AI内容重复率高的3大核心原因现在用AI写东西的人越来越多,但很多人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重复率太高。明明是自己用工具生成的内容,一检测却显示和网上某些文章高度相似,这到底是为什么?最主要的原因是AI训练数据的重叠性。不管是ChatGPT还是国内的大模型,训练数据来源其实大同小异,都是爬取的互联

140 2025-10-04
135编辑器让排版更简单 | 专为公众号运营者设计的效率工具 - AI创作资讯

135编辑器让排版更简单 | 专为公众号运营者设计的效率工具 - AI创作资讯

🌟135编辑器:公众号运营者的效率革命做公众号运营的朋友都知道,排版是个费时费力的活。一篇文章从内容到排版,没几个小时根本搞不定。不过现在好了,135编辑器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135编辑器是提子科技旗下的在线图文排版工具,2014年上线至今,已经成为国内新媒体运营的主流工具之一。它的功能非常

530 2025-10-04